糧食供應鏈“壓力測試”:中國產糧儲量高位穩定

導讀:全球糧食市場風險正在提升,相比當前熱炒的供應不足導致的糧食安全問題,我們更應該警惕的是過度炒作擴大疫情影響,所導致的恐慌性糧價危機。


全球疫情蔓延,糧食安全成為熱點議題。


3月以來,多個國家採取了限制糧食出口的舉措,而隨著北半球各主要糧食生產國進入糧食播種季節,疫情對全球糧食生產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目前尚未可知。


作為糧食自給自足的大國,我國的糧食安全被認為是有保障的。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理數據發現,我國糧食生產量和儲量正處在歷史高點,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小麥、玉米維持著一年消費量以上的庫存。另外,近期多個南方省份還提出了在今年進一步擴大糧食種植面積的要求,部分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對我國糧食安全影響甚微。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新冠疫情對我國糧食生產和供應影響不大,但在疫情已經造成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的背景下,全球糧食減產預期不斷升溫,要警惕資本炒作等非糧因素,放大疫情影響導致恐慌性購糧需求,從而引發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的次生危機。


疫情引發多國限制糧食出口


疫情影響,蟲害隱憂,讓糧食安全問題會成為近期的輿論熱點。


首先是疫情引起的糧食恐慌和供應鏈斷裂。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不完全統計,已經有俄羅斯、埃及、越南、印度、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泰國、柬埔寨在內的8個國家宣佈或啟動部分糧食出口限制的舉措。


其中,大米主要出口國越南近日宣佈,從2020年3月24日零點開始,各種大米產品都被列入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小麥出口國哈薩克斯坦也已禁止小麥、胡蘿蔔,糖和馬鈴薯等產品出口。


俄羅斯也在此前宣佈,從3月20日起暫停蕎麥及其他穀物的出口,為期10天。此後,又有消息傳出,俄羅斯農業部門正打算對糧食出口建立臨時配額,從4月1日至6月30日將小麥、黑麥、大麥和玉米等的出口量限制在700萬噸以內。


多位分析人士均向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比起糧食生產,疫情在運輸環節的影響更為嚴重。


受疫情影響,重要的糧食出口國阿根廷,從3月20日就開始了全國範圍的封城,公路設立關卡嚴格檢查通行車輛,嚴禁違規外出。據報道,阿根廷全國有70多個城市宣佈禁止運輸穀物的大型卡車經過其轄區。儘管3月25日阿根廷交通部針對穀物運輸做出了可“免於遵守預防性隔離措施”,但隨著疫情蔓延,未來是否會繼續影響糧食運輸尤其是港口運輸,仍然引起關注。


類似情況已經引起警惕。3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各國在採取措施遏制疫情的同時,應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糧食供應鏈的衝擊,防止這場公共衛生危機引發糧食危機。


而有東部證券機構的期貨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除新冠疫情外,2020年威脅全球糧油生產的主要因素還有蟲害(非洲蝗蟲與草地貪夜蛾等)和天氣。


近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在防範氣象災害保障復工復產和春耕備耕工作情況舉行發佈會上表示,今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總體是呈偏重發生態勢,程度可能重於上年,威脅玉米生產的主要是草地貪夜蛾,威脅水稻生產的主要是稻飛蝨和稻縱卷葉螟,威脅小麥生產的主要是小麥條鏽病、赤黴病、白粉病。其中,小麥條鏽病已在9個省發生了1300多萬畝,是近10年來發生程度最重的一年。


不過,多位分析人士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病蟲害對今年的糧食生產影響有限,並且我國糧食庫存充足,足以應對病蟲害導致的減產可能。


4月2日,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在回答糧食供應的問題時指出,根據農業部相關信息分析,2020年糧食生產形勢總體向好,夏糧苗情長勢好於常年,豐收在望;早稻種植面積擴大,增產有基礎,秋糧收購價格提前確定、不斷提高。疫情期間,國家持續出臺扶持農業生產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糧食豐收是大概率事件。


糧食供應鏈“壓力測試”:中國產糧儲量高位穩定

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新華社


“恐慌大可不必”


疫情引起的糧食供應問題,會對我國的糧食安全產生造成衝擊嗎?多位受訪人士均指出,影響很小,我國完全可以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疫情不會導致國內糧食供給短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比2018年增加594萬噸(119億斤),增長0.9%,再創歷史新高。


需要指出的是,在糧食生產不斷刷新紀錄的同時,受到國人飲食結構不斷優化的影響,糧食需求,尤其是食用需求,連續多年緩慢下降。


按照中國糧油信息中心的數據,我國2019年小麥、稻穀和玉米的年產量分別達到了13359萬噸、20960萬噸和26077萬噸,消費量分別是12350萬噸、19410萬噸和27795萬噸。進口量則分別只有349萬噸、255萬噸和479萬噸,除主要用作飼料的玉米外,主要口糧小麥和稻穀均連續多年實現自給自足且有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稻穀1.94億噸的消費量中,食用消費約為1.58億噸,同比減少了50萬噸。而小麥消費,受到馬鈴薯等替代產品的影響,2019年消費量1.24億噸,同比減少了532萬噸,降幅達到了4.3%。其中食用消費9230萬噸,下降了50萬噸。


而從庫存來看,小麥、稻穀和玉米三種糧食作物在2019年年末庫存量分別為1.01億噸、1.75億噸和1.23億噸,庫存消費比分別為91.1%、86.2%和39.9%。這也意味著,我國的小麥和稻穀庫存儲備了接近了一年的需求水平。


糧食供應鏈“壓力測試”:中國產糧儲量高位穩定

資料圖


玉米情況則相對複雜,2019年我國2.78億噸的消費量中,飼用消費、食用消費和工業消費的佔比分別約為63%、6%和30%。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程國強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雖然去年玉米產量略小於消費量,但主要是為了“去庫存”,進口量佔消費佔比依然不足2%。玉米受全球糧食生產和貿易的影響仍然不大。而過去幾年玉米的需求增加,主要由於玉米用於新能源等化工產業的深加工需求增加導致的,但隨著國際油價下跌,這方面的需求自然會消退,玉米並不會供需失衡。


實際上,我國仍處在玉米去庫存週期中。過去幾年間,通過鼓勵玉米深加工、調整縮減種植面積等手段,我國玉米庫存量已經從高峰期的超過2.5億噸,下降到現在的1.2億噸左右。


4月2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強調,個別國家限制出口,對國內麵粉、大米等口糧供應基本沒有影響,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保障國內糧食供應。過度恐慌、搶購糧油,大可不必。


警惕過度炒作


儘管糧食安全總體穩固,但多位受訪人士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大豆進口,值得關注。


大豆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中,對外依存度最高的一種。2019年我國大豆消費量約為1.05億噸,全年大豆產量為1810萬噸,進口量則超過了8700萬噸,自給率不到20%。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研究員劉學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每年從二季度開始,大豆進口以南半球的巴西、阿根廷為主。數據顯示,巴西大豆3月對華裝船量創歷史新高,截至3月30日高達926萬噸,5月到港量或達890萬噸。因此,雖然近期受疫情影響,國內大豆供給略有不足,價格有所升高,但未來幾個月內,大豆供應或許相對平穩。


但到了下半年,大豆進口或面臨挑戰,主要是美國大豆生產是否會受到疫情影響,目前尚不明瞭。


位居北半球的美國,大豆以9、10月為收穫期,而5、6月則即將進入大豆播種期。2017年以前,我國每年從美國進口的大豆佔總進口的40%左右,近年來則維持在20%左右。劉學智指出,美國等地疫情目前來看仍然沒有出現拐點,疫情是否會蔓延至農村地區尚未可知,這對於當季大豆的播種,將造成多大的影響,也不得而知。


劉學智認為,不能排除疫情對美國大豆生產造成較大影響的可能性,後續可能會對我國的榨油、生豬養殖等行業造成一定衝擊。應當做好相關的預警工作,擴大大豆及其替代作物的春耕播種面積,同時積極開展國際間的抗疫合作,幫助確保糧食生產不受影響。


而程國強則指出,應當警惕從部分大豆等主要農產品開始的,對疫情過度炒作導致的糧食恐慌,從而引發的糧價危機。


程國強進一步解釋稱,相對全球交易量只有4000萬噸左右的大米來說,全球出口量在1.5億噸左右的大豆,是糧食買賣投機的主要目標。而一旦疫情對美國等地大豆生產造成了不利影響,很有可能會在過度炒作下引發糧食恐慌。當下多個國家限制出口,其實已經是輿論影響下,各國恐慌性預期的體現。


程國強表示,相比2012年,當前的情況與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的糧食危機更加類似。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流動性過剩、美元貶值、石油價格大幅上漲,流動性為了避險大量進入期貨市場,市場投機氾濫。儘管當時澳大利亞和阿根廷等國,由於乾旱產生的糧食減產幅度非常小,但在上述諸多非糧因素所形成的過度炒作下,部分產糧國開始限制出口,最終引發了全球糧價恐慌性上漲,並高位持續一年多,使37個國家爆發糧食危機,全球10多億貧困人口遭受飢餓威脅。


全球糧食市場風險正在提升,相比當前熱炒的供應不足導致的糧食安全問題,我們更應該警惕的是過度炒作擴大疫情影響,所導致的恐慌性糧價危機。在2019年產量已經達到歷史新高的背景下,四川、廣東等地在3月先後提出了今年擴大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要求,實際上是我國應對疫情帶來的次生災害所做的‘先手棋’。而針對大豆等作物潛在的風險,一定要及時準備,引導相關行業做好對沖風險的準備。”程國強說。


評論|中國糧油市場運行平穩,在此基礎上完善糧食市場體系


劉宏曼 許朝凱(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不斷蔓延,世界各國的農業面臨嚴峻形勢。全球範圍內,一些農業勞動力生產活動部分受限,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流通受阻,農產品供求對接不恰,加之擔憂糧價上漲的情緒,導致各國農業生產、物流、供銷各環節壓力驟增。在此背景下,一些國家為優先保障本國糧食安全,紛紛實施出口禁令。


3月24日零點,越南海關開始禁止大米以任何形式出口。作為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這一舉動引發了各國對糧食安全的高度警惕和廣泛關注,許多國家紛紛效仿,保衛本國糧食供應安全。柬埔寨決定從4月5日起禁止白米和稻米出口;哈薩克斯坦決定對小麥粉、紅蘿蔔、糖和馬鈴薯等11種農產品實行出口限制;塞爾維亞宣佈暫停出口葵花籽油等農產品;埃及決定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泰國宣佈禁止雞蛋出口7天;俄羅斯農業部已經提議建立糧食出口臨時配額,俄羅斯植物油聯盟已經要求限制葵花籽出口。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國印度則因為運送不出導致出口陷入停滯。


短期來看,多國糧食出口限制政策並不會對中國糧食安全構成威脅。


首先,中國主糧對外依存度較低,已經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目標。例如,2019年中國小麥、大米兩大主糧進口分別只有348萬噸和255萬噸,只佔消費總量的2%左右。我國每年進口糧食1億多噸,主要以大豆、粗糧等為主,不會對國內主糧市場供給造成影響。


其次,近年來中國糧食連續豐收,供給充裕,庫存充足。根據相關數據,中國上一市場年度水稻庫存1.75億噸,小麥庫存1.4億噸,小麥、稻穀等口糧品種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完全能夠滿足市場供應和應急保供需要。


最後,中國政府應對疫情迅速有力,加快組織春耕生產,全力保障農資流通供應,確保不誤農時,與此同時糧油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國內糧油市場總體運行平穩。


但中長期來看,也仍然需要注意到一些方面。


第一,中國是大豆的主要進口國,2019年進口總量高達8551.1萬噸,大豆的對外依賴度超過80%,進口來源地主要集中在美國、巴西、阿根廷等美洲地區。目前美洲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大豆生產流通環節制約重重,大豆進口壓力極易導致國內價格上漲,並且通過豆粕飼料價格傳導至畜牧業,最終造成國內肉類價格上漲。


第二,國際疫情態勢日趨嚴峻,多國開始實施更為嚴格的防疫封鎖措施,給糧食生產帶來了許多不確定性,或許會對全球糧食系統造成一些衝擊,加劇國際糧價波動。並且,也要防止貿易保護主義或會有所抬頭,要警惕其對中國農產品進口產生的不利影響。


第三,許多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糧食進口依賴度極高,醫療防疫體系也極不完備,一旦疫情傳染至非洲地區,將會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供給壓力。


短期內,我們應該做到:


一是要千方百計保障國內糧食生產。手中有糧,心裡不慌,保障糧食安全要堅持立足國內,充分調動糧食種植積極性,創新完善糧食市場體系,建立健全糧食科技創新體系,穩步提升糧食生產能力,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提高糧食應急管理水平。


二是要持續推進農產品進口來源多元化。對於大豆等重要大宗農產品的進口,中國應該積極拓寬進口渠道,不斷調整進口來源地結構,防範和化解進口風險,確保國內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三是要積極參與世界糧食安全治理。糧食穩,天下安,糧食安全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壓艙石”,中國要在維護世界糧食安全方面積極發揮作用,奉行自由貿易理念,保障全球糧食供應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努力構建糧食對外開放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