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后一次作业,书没选好,没读好,没读透,将就。

《尼釆在世纪转折点》上的书评

一口好牙和一个强健的胃,

一一便是我对你的期待!

只要你受得了我的书,

我们就一定合得来!

一一尼采:《我的读者》

看到这,是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样好奇,尼采是个什么的人物?写了些什么样的书?这本《尼采在世纪转折上》能回答这些问题。

这本书是中国作者周国平给尼釆写的一本传记。讲了尼采传奇的一生。他是德国一个大学教授,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一个孤独的漂泊者。

他与马克思在十八世纪,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直到至今,都是人们争议的话题。当一个思想家,是他毕业的追求。

他对当思想家这个事业的狂热,和坚持令我很受感动,有他这样的精神对待事业,我想没有不成功的事。关于这我想和所有人分享一下。

一、选定自己的事业,不惜与整个家族背叛和语言学同仁决裂。

1844年,尼采生于德国东部吕茨恩市的勒肯村。祖父是写有神学著作的虔诚信徒。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牧师。

未满五岁时,父亲病死,由母亲和姑母抚养。读了六年的帕弗达预科学校。1865在波恩大学修神学和古典语言学。

半年后,他放弃神学,专修古典语言学。这对牧师世家子来说是一个反叛的信号,后来成了基督教的死敌。

自己也变得少年老成了,整日离群索居,冥思苦想。精神第一次遭受打击。但是他还是要寻求自己真实的人生使命感。

1869,在李契尔教授的推荐下,在大学任古曲语言学教授。教授对他是赞赏有加。

他说:"…我预言,只要止天赐他长寿,他将在德国语言学界名列前茅。”并且说他是青年语言学的偶像,是奇迹。

尼采也不负所望,发表了《荷马和古曲语言学》的就职演说,使同仁们叹服。但是仅两年后,尼采出版处女作《悲剧的诞生》引起轰动。

正统语言学家的攻击,批评。一个语言家不好好琢磨柏拉图古语言的精妙,却用什么酒神精神批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荒诞不经。

同时他发现教室空了,不再有学生来听他的课。他遭受了第二次打击,但他有他的绝妙安抚自己的办法一一叔本华的哲学和瓦格纳的音乐。

原来在他的学生时代,在一家旧书店偶然购得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一书,欣喜若狂,一口气读完。他觉得叔本华就像是为他写的这部书。

当大学教授又结识了浪漫主义音乐大师,在瓦格尔身边度过他一生最愉快时光。正是在这两位的影响下,才写了这本断送自己语言学术前程的著作。第一次走上思想家的道路。

二,他脱出常规的生存方式。

他因病辞掉了了1869一1879年长达十年的教授生涯后,没有生计,没有职业,没有朋友,也不结婚,也不招门徒和弟子。

携带一把绿色的小伞,一个笔记本,漂泊于南欧的山巅海滨。写他的文字,抒他的思想。靠一点微薄的教授退休金过生活。他的思想作品,在当时根本不受欢迎,也拿不到什么稿费。

他连他以前崇拜的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思想都攻击批判。连自认一生最好的朋友瓦格尔也写书进行批判,对他的著作越是朋友越批判的狠。

比如,他酝酿了一部含蓄批判瓦格尔的书。《人性的,太人性的》寄给瓦格尔,两人从此决裂。

他对那个时代的科学家,哲学家,伦理家,道德家,社会学家都进行攻击和否定。他是形而上学的思想家。他认为人的精神层面最重要。

一切都耍以愉悦人的生命本质出发才是正确的思想。他说生命原是一股快乐的源泉,却被道德家侮蔑弄脏了。

他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他看来,进化不利于杰出个体。超人的选择要靠人工选择而非自然选择,也就是要靠人类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培养出来。

他把国家称作"新的偶像",认为国家使一切人都丧失了自己,只有消灭了国家,才开始有人。等等不合常规的思想.

把自己逼入孤独的境地,没有随从,也没友谊,受人排挤,打压。

他对他妹妹信中说:那种突然疯狂的时间,寂寞的人想要拥抱随便哪个人。

但是他又写《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对孤独的赞美。

他说孤独乃是真正思想家的命运,于是他甘于孤独,并且爱上孤独,为孤独舞蹈。

1879一1889年,是他最孤独的十年,也是

最丰产的十年,出了十二本思想著作。

他从没因人不看好他而放弃自己的思想创作。

他说通向智慧的必经之路有三个必经阶段。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创造时期。

三,他特别能抗压,有非凡的自信。

他的自信有点狂妄,狂语一大堆。他又唱又舞,说自已是死去上帝的继承人。

他单是他自己写的自传的标题就咄咄逼人: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等。

在一首诗中他写道: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有人对尼采说:“谁走你的路,必通向地狱!”尼采回答:"好吧!我愿用好的格言为自已铺设通向地狱之路。"

他对他身后的声誉充满信心:我的时代还没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

总有一天我会如愿以偿,这将是很远的一天,我不能亲眼看到了。那时候人们会打开我的书,我会有读者,我应该为他们写作。

好在,在他死前的一年,他死于1900年。他的思想著作开始被人接受,传看,被多个国家翻译,于是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人们争议的论谈。

从他短短的一生,我们看到了一个思想家不屈的灵魂,不为世俗低头,选定了自己的路,就不畏艰险毅然走下去。

正如《六便土与月亮》的主人翁一样,我想画画,谁人也阻挡不了。

如果,所有人都有他们这种精神,世上将无难事。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自己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爰,和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创业过程。

你忍过了,就是成功者。正如老师说的人没有白下的功夫,只要努力了,都会有收获。以伟人对事业的精神来鞭挞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会成功,这就是我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