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大師,到絕地反擊的時刻了嗎?

魯大師(代碼03601.HK)似乎特地選了在去年10月10日雙十的這麼一個好日子登陸港股,開盤當日股價表現也可謂驚豔,開盤4港元,盤中最高達8.7港元,收盤漲幅高達218.52%;而次日再接再厲,股價登上11.16元高點,足足是招股價2.7港元的4倍多,這樣的短期表現足以讓那些申購中籤的投資者心滿意足。然日中則昃,月盈則虧;此後的魯大師轉身開啟了下行模式,持續的走弱。直到今年的3月份跌到最低的1.88港元后才開始再次反轉。

由於平時經常用魯大師,所以在去年剛上市時,還寫了篇文章,剖析了下公司基本面,展望了下魯大師的未來。最近魯大師披露了上市以來的第一份財報,差不多業績算是如此前預期增長,但是對於股價,卻沒想到會有如此大的波動。截止xx收盤日,魯大師股價xx元,市值xx億;如今回頭再看,今日的魯大師是否比昨天更好呢?後續的股價會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還是“似曾相識燕歸來”。


魯大師,到絕地反擊的時刻了嗎?

魯大師旗下目前共有8款APP,4個子品牌,年覆蓋超過6億款硬件設備;牢牢佔據著PC/移動評測軟件相關市場第一名的寶座多年。魯大師的商業模式是通過開發一系列個人計算器及移動設備工具軟件,並免費提供予用戶以換取在線流量,從而通過在線廣告及在線遊戲業務變現及通過電子設備銷售實現進一步擴張。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於遊戲、互聯網廣告與智能硬件銷售等業務

先來看看3月30號披露的2019財報業績,看看魯大師的業績是否如此前所預測的那樣,有一個良好的增長呢?

整體上看,2019年公司總營業收入約為人民幣404.5百萬元,較2018年度增長約26.3%;淨利潤方面,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純利約為人民幣104.7百萬元,同比大幅增長45.6%多。研發開支增長16.9%至2730萬,佔整體營收比重約6.69個百分點;現金流表現良好,2019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同比增長32%,繼續維持經營性現金流流入狀況。同時上市第一年起始即開始派發年度股息,每股10港仙,雖然在目前眾多高股息的港股中,股息率不算高,但兼具成長與派息的仍然值得投資者多看幾眼。

分具體板塊業務來看,得益於行業發展環境相對平穩,用戶數量持續增加,魯大師在線廣告收入約為人民幣220.7百萬元,同比增長約26.4%;而在線遊戲業務收入約為人民幣62.8百萬元,同比大幅增長約46.5%;目前線上遊戲數量超過50款,月均上線人數超過20萬人,累計註冊用戶數超過1100萬人,單用戶消費額超過330元。電子設備銷售業務收入約為人民幣120.9百萬元,同比增長約17.7%。圍繞著魯大師智能硬件評測技術核心,小魯優選、魯蛋智能與小魯智店等實體業務持續擴大用戶規模。

而從財務結構上來看,截止19年底,盈利加上上市集資後,魯大師賬面現金達3.384億人民幣,且無任何有息負債,在近期無大的資本支出的背景下,財務極為健康。

綜合而言,魯大師19財年在幾個業務板塊均取得了相對不俗的增長,經營現金流也健康,無有息負債,賬面現金大幅增長;財報業績可圈可點。但是成績屬於過去,投資更看重的則是未來的前景;魯大師的未來會如何發展呢?

首先,從整個市場發展的大環境來看,2019年中國互聯網廣告及遊戲市場均保持增長態勢。互聯網廣告總收入增幅較2018年略有放緩,但仍基本保持平穩增長。

而2020年初,短期內受疫情影響,居民在家時間大大超越以往,所有跟線上活動相關的內容如手遊、端遊、在線教育與娛樂及網購等活動呈爆發性增長的態勢,使得與此相關的行業非但受疫情影響小,反而極為受益。因此對於魯大師這類線上業務比重佔絕大部分的企業而言,受疫情的影響要遠遠小於線下實體比重較大的公司,甚至某種程度上還大為受益。

魯大師,到絕地反擊的時刻了嗎?

其次,從用戶數量和市場份額上看,魯大師總用戶超過6億,是國內最大的硬件檢測軟件之一。魯大師PC端每年能夠覆蓋國內超過1.5億臺硬件終端,佔據桌面硬件檢測、溫控場景等市場超過90%的市場份額。截止2019年底,魯大師產品的每月活躍用戶約為169.3百萬人,包括工具軟件的每月活躍用戶165.6百萬人及遊戲庫的每月活躍用戶3.7百萬人;2019年魯大師的累計下載數高達2.4億次。

另外,從包含的數據看來看,魯大師有行業內最全面的PC硬件信息數據庫,檢測了超過25000種硬件類型(核心硬件如包括主板、CPU及顯卡);而手機版魯大師則具備手機檢測、性能評測及垃圾清理、手機加速、降溫等優化功能。硬件合作伙伴都是業界大佬,例如Intel、AMD、NVIDIA、高通、聯發科、ARM等核心硬件廠商及終端 一線品牌商如華碩、技嘉與微星等。魯大師出品總結的不少數據報告,是眾多廠商、銷售機構與消費者最重要的參考報告之一。

魯大師,到絕地反擊的時刻了嗎?

可以說,這個龐大的檢測數據庫構和知名的深度合作伙伴共同構成了魯大師最強的護城河,也是魯大師的旗幟。是公司發展的基石,也是未來繼續發展的護衛艦。

在海外市場方面,魯大師近年來也是開疆擴土;印度、東南亞及南美等新興國家及地區IT及移動市場的發展類似大陸地區較早的發展情形,魯大師在此地區用戶規模增長迅速;海外產品MAU在2019年12月達2800萬至多;海外產品收入快速增長,從2018年的2633萬增長48.3%至2019年3906萬,魯大師2019年在海外移動應用市場取得工具類產品下載量TOP5的有3款;預計2020年仍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

魯大師,到絕地反擊的時刻了嗎?

因此從各個方面來判斷,無論是行業發展的大環境,市場的規模容量還是公司本身具備的用戶基礎來看,魯大師的未來一段時間都不會太差。具體的發展方向上,簡單歸納了下主要有幾點:

首先立足於硬件檢測這個公司賴以發家的大本營上繼續開拓,增強與硬件廠商的合作。2019年,魯大師組建中國智能硬件測評基準聯盟,聯盟初始會員囊括AMD和Intel等在內的一流廠商,建立一個評測方案公認的平臺,提升公司的專業口碑,繼續鞏固公司護城河優勢。

其次,通過升級優化軟件產品及豐富產品矩陣進一步擴大PC端、移動端及遊戲端業務用戶數量,增強用戶黏性。同時利用個人計算器及移動設備硬件和系統評測及監控專業知識開發創新產品、加強變現能力;例如電競、大型遊戲等對硬件要求頗高,魯大師可以憑藉對硬件的深刻認識,推出適合此類玩家的硬件組合,促進電子設備銷售

此外在遊戲業務方面,公司可以考慮把魯大師產品和用戶的遊戲屬性結合MCN和電競,打造“評測-遊戲-直播-銷售”一體的魯大師遊戲生態;魯大師目前也與部分頭部MCN機構和主播達成了合作意向。

最後,持續擴展海外移動用戶市場,例如上文提到的印度、南美與東南亞等地區都是有廣闊用戶,且用戶對魯大師這一類軟件、APP等有較大的需求;魯大師在這些地區的發展空間廣闊。

從30號第一份年報業績發佈後(當日收盤價2.36港元),市場的反映情況來看,截止4月2日收盤,魯大師股價3.2港元,短短3個交易日區間漲幅達35.6%,而如果從最底部的1.88港元算起,最大漲幅更是超過70%,甚至有點妖股的味道。

魯大師,到絕地反擊的時刻了嗎?

總之,對於魯大師而言,一方面面臨相對有利的的行業發展環境,而另一方面在本身已具備較好發展基因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發展的措施,未來的業績,至少今年仍可以大概率保持一個較高的發展速度。而股價,起起落落,我確仍無法捉摸市場的脾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