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卧底经济学4:世界经济运行的真相》

关于作者

蒂姆·哈福德,经济学家出身,后来专职写作。他主笔的专栏是《金融时报》有史以来关注度最高的专栏之一,他擅长用最新的经济学理论为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提供轻松诙谐的经济学解读,所以被誉为是“最幽默的生活经济学大师”。

关于本书

本书是蒂姆·哈福德卧底经济学家系列的四本书中的第四本。前三本的风格是身边的经济学,这本书略有不同,这本讲的方向是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很多,但是从根上来说,其实都源于两大流派,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这本书从两大流派的争论出发,探讨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核心内容

一、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争论的焦点在于对经济衰退的成因有不同看法。

二、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争论没有对错,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

三、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解决的是宏观经济增长问题,这能提高个人幸福感。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或者转发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和你分享的书是《卧底经济学》。这本书的作者是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这本《卧底经济学》是他卧底经济学系列的四本书的最后一本。

听过前三本的同学可能很熟悉蒂姆·哈福德了,他是一位幽默的生活经济学大师,擅长用经济学理论解读日常生活问题。不过呢,这本《卧底经济学》和前三本的方向略有不同,这本主要是讲宏观经济学,距离个人日常生活可能稍远一些。不过从风格上看,这本书还是和前三本一脉相承,轻松幽默、深入浅出。

虽然这本《卧底经济学》不能直接指导你的生活,但是它让你对宏观经济的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这能让你比身边的人更准确地预判经济走势,而这往往意味着你可能成为一个做事更有前瞻性的人,有更大概率捕捉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卧底经济学》讲了宏观经济学的很多方面,比如价格体系、就业、利率、货币等等,很繁杂,好在书里有一条暗线能把这些内容串起来,这条暗线就是凯恩斯主义和古典经济学派之争。了解经济学的都知道,这两派经济学观点的争论可以说是绵延至今,贯穿了整个宏观经济学史,理解了两派的争论,就找到了宏观经济学的法门。

具体来说,这本书是怎么展现两派相争的这条暗线的呢?可以分成三个方面:

第一,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争论的焦点在于,两者针对经济衰退的成因有不同的看法;

第二,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争论没有对错,两个流派的理论都不完美,而且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

第三个观点是前面两个问题的延伸,不管是凯恩斯主义还是古典主义,解决的都是宏观经济增长问题,这不仅给个人带来财富,还能提高个人幸福感。

第一部分

先看第一个观点,凯恩斯主义和古典经济学派争论的焦点在于,两者针对经济衰退的成因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都知道这两个学派有争论,但他们到底在争什么,大部分人可能有误解。

对中学学的历史有印象的可能还记得起来,1929到1933年期间发生了金融危机,股市暴跌、经济崩溃,老百姓失业,排着长队跟政府领面包。美国政府当时采纳了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建议,出手救市,政府花钱建很多公共工程,修桥、补路、建广场,这样就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工人又有工作了,然后慢慢熬过最难的时候,渡过了经济危机。

那古典经济学派就不同意了,他们特别强调市场的作用,体制内的决策效率和正确率,肯定比不上体制外嘛,所以你政府就别瞎调控帮倒忙了,市场是有自我平衡能力的,危机了就别管它,它会重新达到平衡的,之所以经济危机了,就是你们干涉太多了。所以,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所谓的凯恩斯主义有点像我们政治课本上讲的“国家宏观调控”,古典经济学派代表的是自由市场,两个派别其实是政府和市场之争嘛,一派说经济需要政府管,一派说把经济交给市场。

那真实的争论是不是这样呢?并不是。蒂姆·哈福德说,凯恩斯主义把经济衰退的原因归咎为需求不足,而古典经济学派把经济衰退的原因归咎为供给不足。宏观经济学比较晦涩,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两个学派的主张,我们说两个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听完这两个故事你就知道他们在争什么了。

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美国曾经成立过一个叫“国会山保姆合作社”的组织。这个组织是干吗的呢?就是在美国国会山上班的一些公务员,他们发现自己有时候晚上或者周末有应酬,没空在家看孩子,临时找保姆又很麻烦,也比较贵,那怎么办呢?那就找同事相互帮助嘛。但如果经常有应酬,老是找人帮忙也不是个办法啊。于是有人就提议成立了这么一个保姆合作社,大概有两百多个家庭加入进来,大家互帮互助。但是光成立这么个组织还不行,大家找人帮忙的频率不一样,有些人帮别人多有些人帮别人少,时间长了大家心态就不平衡了,最后肯定维持不下去,必须设计一套激励机制,鼓励大家尽可能多地相互帮助。

于是呢,他们就发明了一种类似货币的“保姆券”,有点像咱们中国以前的粮票布票。每一张保姆券能换到别人半小时的保姆服务,当然根据供求关系,高峰期的时候要涨价,一张券只能换到15分钟的服务。合作社给每个家庭发了40张保姆券,行了,你们拿去消费吧。

你看,这东西设计得特别像一个缩小版的市场经济吧?这么有意思的设计,结果怎么样呢?很遗憾,根本没有人消费这些保姆券!为啥呢?注意咱们刚才说的几个数字,你算算账就明白了。一个家庭40张保姆券,每张能买半个小时的服务,那你总共也就只能买到20个小时的服务,如果买周末这种高峰期的时段的话就更少了,只有10个小时。

像某个周末的时候,你想带着爱人出去吃个饭看场电影,这怎么得花掉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吧?这样周末玩两把之后,下周你临时受邀出席某项重要活动,紧急需要保姆服务,保姆券可能就不够了。这么一想,不行,周末还是别出门了,保姆券得花在刀刃上,先给别人服务,多攒点保姆券再花。这想法很合情合理吧,但问题是,所有成员都是这么想的。于是呢,大家都不花保姆券,也就没有人需要服务,你想攒保姆券也没人可服务,没人服务你保姆券还是很少,你还是不敢浪费保姆券,于是恶性循环了,就没人用这个券了。

如果把合作社看做市场的话,你会发现这个市场上的供给是充足的,每个人都可以为别人看孩子,但需求是零,没有人愿意购买服务,于是合作社半死不活,其实就相当于经济衰退了。这怎么办呢?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多印点保姆券。合作社又印了很多保姆券发给大家,大家一看券多了,随便花,有买有卖,合作社的模式一下就被激活了。

是不是觉得这个模式有点眼熟?没错,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各国经济都不行了,政府们一致干了一件事,开动印钞机!多印货币来刺激经济。这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逻辑,经济出问题,是需求不够了,多印点货币刺激一下就好了。

为什么多印货币能刺激经济呢?经济学的解释叫价格黏性,就是说,政府多印了钱,钱会变毛,但老百姓一时半会感觉不到钱毛了,他只知道手头钱好像多了,于是他很开心地出去消费了,大家都花钱,经济就变好了。但是这个法子有没有问题呢?当然有,我先说这个故事的结局吧,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合作社最终搞砸了。为啥呢?因为他们印了太多保姆券,最后大家手里很多券、随便花,所有人都想让别人来帮着看孩子、自己出去嗨,却没有人愿意去服务别人挣保姆券了。你看,拿多印货币刺激经济太狠了,经济也会完蛋。

这是凯恩斯主义的逻辑,经济出问题去刺激需求。下面我们看看古典经济学派,他们也喜欢给别人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在德国的战俘营里。虽然各个国家在打仗,但是还是讲人道主义的,各国都允许红十字会把募捐来的物资送到战俘营。于是呢,战俘营里的人就有了很多面包、香烟之类的日用品。但是呢,红十字会发给大家的东西都是标准化的,每个人的都一样,但大家的需求不一样啊,有人更需要剃须刀,有人更需要肥皂,有人吃得多,更愿意要食物,于是大家就相互交换,各取所需。

随着大量交易的发生,市场机制就自然地形成了。但是市场经济得有货币啊,他们用什么当货币呢?答案是香烟,香烟方便携带,质地均匀,还比较保值,真是硬通货啊。

比较诡异的是,除了这些之外,战俘营经济还出现了出口,战俘营向德国市民“出口”商品。原来啊,红十字会向囚犯提供的很多东西,比德国平民用的都好,甚至很多东西在德国都很难买到。于是就有些商人铤而走险,想各种理由去战俘营把东西买出来,然后倒手卖给德国平民,你看,这不就是典型的出口贸易吗?更诡异的是,战俘营还出现了期货市场:面包一般是每周一发放,但有些人熬不到下次发放就吃完了,于是每周日晚上面包价格都会上涨,不仅“面包现货”价格涨,“周一的面包期货”价格也跟着涨,简直了。

可是呢,这个战俘营市场经济最终也崩溃了,因为货物源头后来没了,红十字会毕竟是公益组织,捐赠的东西也不稳定,后来断货了,就没有然后了。古典经济学派拿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呢?就是说,经济衰退的发生,其实是因为某个外部因素影响了供给。现实中比较类似的例子是70年代的石油危机,海湾国家集体不卖石油给西方列强了,于是各国能源供给断了,就陷入了经济危机。

从两派最推崇的故事可以看出,两派的争论其实不是什么市场化和政府调控的争论,其实是对经济衰退的原因有不同理解。

第二部分

第一个观点我们简单说到这,接下来我们深入分析,一起来看第二个观点,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争论没有对错,两个流派的理论都不完美,而且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

我们前面谈了两派的争论,是关于经济衰退的原因理解不同。那两派究竟谁说的对呢?其实你要是听明白了两派的观点就会发现,其实两派观点都不是绝对正确的。经济体有时候遭受需求冲击,有时候受到供给冲击。

如果你认为我们正在遭受凯恩斯主义经济衰退,那么你的补救措施很简单:用扩张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多印钞票,如果你担心这可能还不够,那就减税或增加政府的支出,来鼓励消费。另一方面,你觉得基本问题是供给问题,那就是古典主义经济衰退了,你的解决方案就是削减支出和提高税收,因为经济潜力已经萎缩,你最好调整适应新的现实,并且要思考是否有什么措施可以扩大经济的长期供应潜力。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观点是否有用,这取决于所处的环境。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大部分理论其实是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之间的综合。那怎么判断什么时候用凯恩斯主义,什么时候用古典主义呢?说实话,宏观经济学家整天争,其实就是争这个事儿,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太过复杂了,连经济学家都达不成一致。

不过,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来调和这两个观点。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短期内凯恩斯定律更适用。许多经济衰退是由于需求不足,而且需求不足可以通过正确的政策来解决。同时,从长期来看古典主义更有效,最终的经济产出是由供应商品和服务的能力来决定的,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需求将会迎头赶上,潜在产出也将会实现。

当然这也不绝对,像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发生得非常快,是短期问题吧?但它们属于古典主义问题,凯恩斯的改善需求方案并没有帮助。不过,总体来说,“短期凯恩斯,长期古典主义”仍是一个不错的经验法则。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我们还是举一个例子好了。大家知道,经济衰退会造成大面积失业,政府应该用什么措施解决失业问题呢?这要看失业的类型而定了。经济学上把失业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周期性失业,也就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造成的失业,比如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会造成很多行业下滑,造成很多人失业。周期性失业怎么解决呢?我们看看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总统奥巴马是怎么做的。

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政府给搞职业培训的企业减了很多税,鼓励他们给下岗再就业的员工培训,然后还在全美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失业半年内员工还能拿到在职工资的四分之三。然后还有更狠的,如果哪家公司敢顶风作案,在这个节骨眼大规模裁员,那政府会让你交重税。这还不算完,政府还亲自投资搞了很多公共事业,直接创造就业岗位。

这几套组合拳下来之后,奥巴马任职8年期间,创造了14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那我们看他这个措施,很明显,这就是凯恩斯主义,完全靠政府的强力调控,甚至直接介入市场,亲自创造就业岗位。这在古典主义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这是干扰市场的行为啊。

而凯恩斯主义认为,这种失业是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这时候劳动力供给是没问题的,就是劳动力需求出了问题,都不招人了,而且问题很紧迫,必须快点见效,提振大家的信心,让老百姓放心消费,企业放心投资生产。这时候你如果用古典主义那一套,上千万人失业还不天天闹幺蛾子,这会打击市场信心,所以周期性失业,就改用凯恩斯主义出一个短期效果。

除了周期性失业,还有一种结构性失业,就是说因为一些长期原因,造成某些特定人群失业,这种失业是一些不合理因素长期积累造成的,最常见的就是产业结构调整,老化的产业被新兴产业淘汰掉了,那就会失业好多人。这种失业用凯恩斯主义就未必好使了,需要按照古典主义的思路,用市场化的力量慢慢引导。

比如说吧,美国这种产业更替很快的国家,就有很多结构性失业,像咱们得到说书之前就提过美国汽车工业,蓝领汽车工人失业是因为汽车行业技术进步,像特斯拉之类的新兴汽车企业,人家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生产汽车了,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失业,就是结构性失业。

美国减少这类失业采用的是一种“快进快出”的政策,就是说制定一些法律政策,规定招聘和解雇的流程都要很短,这样人们可以瞬间被解雇,这当然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但人们也可以瞬间被雇用,这样失业的劳动力能尽快从劳动力过剩的产业出来,投入到劳动力相对缺乏的行业,保证了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充足,这种政策虽然是政府制定的,但和凯恩斯主义的直接上手干涉微观经济活动不一样,这其实是在帮市场扫清障碍,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力量来调整供需平衡,把结构性失业压缩掉。

这种办法就是明显的古典主义做法了,所以说,长期经济结构调整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得用市场解决。如果非要这时候用凯恩斯主义的做法,强迫通用、福特这些大车企不许裁人,或者逼着特斯拉这种工厂必须雇用蓝领工人,那就会造成劳动力被禁锢在本不那么需要劳动力的行业,而其他行业却劳动力匮乏,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不足,最终经济会进一步走向低谷。

这就是周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解决思路,如果这两种失业的办法用反了,就会造成重大错误。这方面也有教训。比如说,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他们本来应该按古典主义的思路,顺应市场的力量,让市场高效地自由匹配劳动力,就不会出现很严重的结构性失业。但是他们在这个时候为了追求更低的失业率,用了凯恩斯的办法,人为提高了劳工保护门槛。

比如在西班牙,标准的雇用合约规定,如果要辞退员工的话,工龄每增加一年就多获得45个工作日的遣散费。那你如果在一家公司工作8年,老板解雇你的时候就需要多支付给你一年的工资。这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劳动力市场僵化,因为企业几乎不可能解雇老工人,而且在雇用新人的时候极为谨慎。所以,这造成了经济情况好的时候年轻人居然很多失业。

紧接着,前两年欧债危机了,经济一下变糟了,大面积的周期性失业出来了。按照咱们前面的分析,政府这时候应该大刀阔斧地上宏观调控手段,结果他们却又突然尊重市场了,基本没做任何改革,放任现状,让市场自己去消化这些失业,结果事情变得更糟了,经济一夜回到解放前,而且这些年轻的工人承担了全部的打击,因为他们工龄短,老板先解雇的是他们。欧债危机期间,上面这几个国家的青年失业率超过了50%,并且直到现在,五六年过去了还没什么改善。

这就是完全把经济政策用反了的典型。所以说,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都不能算完全正确,两种思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一般来说,凯恩斯那一套适合解决短期问题,古典主义那一套适合解决长期问题。

第三部分

下面我们再看第三个观点,这个观点是前面两个问题的延伸,不管是凯恩斯主义还是古典主义,解决的都是宏观经济增长问题,这不仅给个人带来财富,还能提高个人幸福感。

前面我们说了两大经济学流派在供给、需求问题上的不同看法,你会发现,这些都是特别宏观的东西,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一个和大家关系很密切的问题,也是一个终极问题:你们这些宏观经济学家,又是凯恩斯主义又是古典主义的,我也不管你们什么立场,你们关心的问题都是经济数据怎么增长,市场怎么供需怎么平衡,这些东西能解决我们个人幸福的问题吗?

那我们接下来就谈谈这个终极问题,看看凯恩斯和古典主义倡导的宏观经济和个人幸福究竟有没有关系。

可能大家会觉得,凯恩斯和古典主义构建出来的宏观经济学,就是创造出了一堆概念和数字,数据涨了跌了的,好像我们个人生活变化也不大。甚至,我们经常看到舆论上有这样的声音:整天谈 GDP 增长有什么用,GDP 能衡量幸福吗?高楼大厦平地起,我们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这样的说法大家都不陌生吧?微博上从来都不缺这种论调。我们就理性地来分析一下,到底宏观经济、GDP 这些东西,能不能给你带来幸福。

一般来说,经济学家认为有三种方法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幸福。

第一个是国民账户,通过这个你可以看看人均有多少资源消耗、交通占有等等,也就是说物质层面你能感受到的那些经济强大带来的东西。这个我想大家都不否认,我们能看到经济发展带给我们方便的高铁、繁华的商业街、高档的苹果手机,但这一点却是最被大家无视的,大家觉得司空见惯了,你通常评价自己的幸福感的时候,不会把这些考虑进来。

第二个衡量幸福的方法是看个人有关的全部相关数据,从预期寿命到谋杀率,从贫富差距到抑郁症的患病率等等,绝大多数的文明国家都会有这样的数据,但质量参差不齐。这些东西也能反映你的幸福度,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经济越发达寿命约长、犯罪率越低,所以理论上来说,GDP 增长确实也带给了你这方面的幸福感,但这一点大部分人还是不太放在眼里,我们不看重这些。

第三种衡量幸福的方式是直接问人们的感受,经济学家把这种方法称为“主观幸福感”。最受欢迎的测量方式是最简单的那种,就是央视在大街上的调查“你好大爷,请问你幸福吗”?大部分觉得 GDP 增长没带来幸福感的人,都是主观幸福感不高。不管基于什么样的心理,大家普遍认为宏观经济学家说的上面两种衡量方法都不可信,别拿整个国家的数字平均到我身上,那代表不了我的幸福感,我们更相信自己心里的主观感觉。

那我们就抛开前两种你不怎么信的客观指标,只谈谈这种主观幸福感。

首先,你觉得主观幸福感到底是什么?畅销书《思考,快与慢》的作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说过,“幸福”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他认为主观幸福感包含两个部分:首先是主观总体感受,也就是说你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其次是持续的情绪流,比如疲惫、欢笑、压力、快乐和激动等等,这些情绪累积起来,得到的就是我们说的生活快乐或者不快乐。那我们分别来谈谈这两部分。

先来看看主观总体感受。大部分人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不满在于,发展越来越快,我却压力越来越大,没有满足感,老被社会推着跑。但是我们想想那些媒体报道,什么10大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20大幸福感最强的城市之类的排名,他们是怎么得到这些结论的呢?其实就是给你一个调查表格,问你你觉得幸福吗,从0分到10分,打一个分数。

这么打分有什么问题吗?当然有。密歇根大学有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细微的场景变化就会直接干扰主观评估结果。他要求被调查者在办公室环境下完成一份生活满意度调查,然后他故意让一半人填表之前捡到一块钱,另一半人没有捡到钱。结果,捡到钱的人明显幸福感好得多。也就是说,你调查之前的状态直接决定了你给自己打分是高是低,所以你让我怎么相信这类粗糙的调查结果呢?

然后是持续的情绪流。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内曼做过情绪流的研究,他们用“一日重构法”去研究情绪办法,就是说他要求人们逐件回忆前一天的事件和当时的情绪,比如激动、无聊、欢乐、愤怒,然后记录每一种情绪的时长。

结果按记录情绪流得到的结果,和打分做出来的生活满意度调查结果完全不同。法国的一项调查发现,生活在俄亥俄州的美国女性对生活非常满意的人数是法国女性的两倍。但是,从情绪流的研究上看,法国女性比俄亥俄女性每天有更多的时间是保持好心情的。也就是说,人嘴上说自己满意度很低,但实际上却每天都有很多好情绪,这也佐证了满意度调查的不准确。很可能,你比你自己想象的要快乐满意得多。

卡尼曼还做过一项研究,是关于金钱和幸福的关系,他发现,不论你已经有多少钱,收入变高,生活满意度就会变高。但是,去记录他们的情绪流会发现,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的时候,收入再增加就不会让你情绪更好了。所以,金钱能不能买到幸福呢?其实取决于你怎么定义幸福,如果幸福是满意度,那金钱是能买到的,如果幸福是情绪更好,也是能买到的,只不过有上限,不能无限多地买到。

英国有个经济学家叫安德鲁·奥斯瓦尔德,他做过一项研究,他发现人们遭受不幸后的糟糕情绪给钱后真的可以弥补,最后他甚至很精确地得出一个表格,你可以在表格上查到多大创伤要多少钱可以弥补。

总的来说,主观上对不幸福的感觉未必是准的,而经济学家对金钱和幸福感的研究证明,金钱是能买来满意度和好情绪的,金钱还可以消除坏情绪。而金钱是宏观经济发展、GDP 增长带给你的主要东西,那你怎么能说宏观经济、GDP 增长和你的主观幸福感没关系呢?所以说,虽然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都是在解决宏观经济增长问题,但它可不仅给你带来了物质财富,还能切实提高个人幸福感,这么说来 GDP 真的是个好指标。

总结

到这里这本《卧底经济学》就全部讲完了。总结一下,本书告诉我们宏观经济学上的三层意思:第一,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争论的焦点在于,两者针对经济衰退的成因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第二,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争论,不是对错之争,两个流派的理论有不同的应用场景;第三点是在上面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做的延伸,不管是凯恩斯主义还是古典主义,解决的都是宏观经济增长问题,这不仅给个人带来物质财富,还能切实提高个人幸福感。

金句:

1. 基本上存在两种类型的失业:伴随衰退而生的周期性失业,以及更加持久的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各种因卧底的经济学因素共同造就的产物,有些不可避免,有些是失业保障和最低工资等政策带来的不受欢迎的副作用,还有些是亨利·福特式的效率工资的结果。结构性失业不一定是永久的,例如,如果它会带来旧产业的萎缩和新产业的成长,我们预期人们可以重新接受培训,并在适当的时候找到新的就业机会。但是,即使是暂时的结构性失业也无法通过需求刺激政策来解决。

2. 价格临时性地大幅提高将惹怒潜在客户,而排队却不会。相似的,后来预料之内的降价也将惹怒之前以更高价格购买的客户。苹果公司曾做出过尝试,2007年,在销售 iPhone 的最初版本时,在销售半月后,他们将价格从600美元下调至400美元。怎么会这样呢?之前的购买者非常生气,尽管高价可能缩短了排队时间,也提供了足够的供给。这成了苹果公司的公关噩梦,苹果公司迅速发放面值100美元的凭证,以补偿高价购买者的损失。

来自得到每天听本书,知识分享,源于生活。

| 孟佳解读

撰稿:孟佳

脑图:摩西

转述:怀沙

好文《卧底经济学4:世界经济运行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