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人物篇:杨金水,一个最有前途的太监

大明王朝的权谋玩家,大致可以分为三档:玩弄天下于股掌之间的嘉靖;三足鼎立的严(嵩)、徐(阶)、吕(芳);以及众多实力非凡,却还有待磨练的中流砥柱。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

而这些处于第三梯队的人物,就是大明王朝未来的掌舵人。

大明王朝人物篇:杨金水,一个最有前途的太监

可是,他们总是欠缺点什么。比如,“严党”胡宗宪,虽然权谋格局一流,但是心不够黑,手不够硬,面对嘉靖多次暗示,却始终不忍背叛“恩师”严嵩,最终只能跟着严党一起陪葬;又或者清流赵贞吉,权术心机都是上上之选,但是偏偏格局不够,想做嘉靖忠实的“狗腿子”,却放不下自己的清名,想要做一个理学名流,又太在乎仕途,最终只能里外不是人。

大明王朝人物篇:杨金水,一个最有前途的太监

看来看去,在这些人里,似乎只有一个人可以担当大任,他就是掌握着嘉靖私人小金库的织造局监正,吕芳最为钟爱的干儿子——杨金水。

很多人会说,杨金水不是被逼疯了吗?他怎么能算是“厉害”?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在小编看来,杨金水起码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明晰站位,政治正确

杨金水曾经非常直白地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就是皇上就是老祖宗派到浙江的一条狗!我不能看不住这个家!”

这个比喻虽然比较粗俗,但是却非常恰当。而且纵观全剧,杨金水一直都在践行着一条“看门狗”的职责。他知道,自己在浙江任务只有一个——看好织造局的摊子,给嘉靖输送更多的利益。

所以,严党毁堤淹田,杨金水推波助澜,至于是否会官逼民反。“那是你们地方衙门的事,我只管给宫里织丝绸。”一句话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只对皇帝负责,你们爱咋折腾咋折腾。

大明王朝人物篇:杨金水,一个最有前途的太监

毫无疑问,杨金水的做法极其自私、极其无耻,但是对嘉靖来说,却是最大的忠诚。所以,嘉靖给杨金水的评价是“办事得力”,并且让吕芳“暗地里赏点什么”。

后来,东窗事发,杨金水装疯卖傻,受尽折磨,却还是一个人抗下了所有,保护了嘉靖与吕芳的清名。所以,尽管杨金水罪过滔天,嘉靖还是网开一面,并且最终默许了吕芳“救走”杨金水的行为。

可以说,杨金水的站位正确,让他得到了大领导的认可。杨金水可以算是嘉靖皇帝为数不多的“自己人”。

第二,能力突出,长袖善舞

杨金水最初出场时,小编对于这个颇显孱弱的太监非常不以为意。直到他将奢侈品丝绸卖出了逼格,小编彻底跪了。

杨金水笑得更矜持了:“真正的贵人换了衣服是不愿意让人家一眼看出的。仔细看才知道一天换了四次衣服,这才是贵人。”

果然,对于这样的营销手段,外商很是买账,一口气就签下了五十万匹的大单。说杨金水是“金牌销售”,一点也不为过。

而杨金水的待人接物更是厉害。

谭纶派兵搅黄了马宁远的“马踏青苗,改稻为桑”,杨金水虽然对胡宗宪的拉偏架很是生气,但是在临走时还不忘给这位“太子”的红人施礼示意。

大明王朝人物篇:杨金水,一个最有前途的太监

更不用说,他三两句话就让马宁远背着胡宗宪上了贼船,带头毁堤淹提;又或者一顿酒,就可以让李玄甘愿赴死,背下黑锅。

综上所述,不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御下用人,杨金水都堪称一流。

第三,权谋高超,心机深远

说起权谋,杨金水更是可圈可点。

毁堤淹田时,三言两语将胡宗宪的心腹马宁远收至麾下,死死拿捏住了消极对待“改稻为桑”的浙直总督;变卖沈一石家产,又将急于解决军需粮草的赵贞吉引入蛊中。

不管是严党主政浙江,还是清流上位理政,作为皇权在浙江的代言人,杨金水都紧紧地将他们拿在手心里。可以说,在他这一辈中,论权谋水平,杨金水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更为重要的是杨金水的心思缜密,内心坚韧。说实话,要不是吕芳最后点明,小编真的以为杨金水是疯了。

当海瑞这把大明利剑闪耀出他应有的光芒时,杨金水确实慌了,于是他几度昏厥。但是,这并不是杨金水定力不够,而是对手海瑞不按常理出牌,打了杨金水一个措手不及。

大明王朝人物篇:杨金水,一个最有前途的太监

可是,一旦杨金水弄清了状况,他的自保自法就已成竹在胸。

依小编看来,杨金水的装疯,简直是神来之笔。首先,疯掉了的杨金水彻底切断了,浙江贪腐案与内廷的关系,有力地保护了吕芳与嘉靖,也就是保护了自己;其次,杨金水借助“沈一石还魂”的风言风语,为自己与吕芳做出了最好的辩白,真正的完成了自我救赎。

很难想象,一个人要有多大的智慧与毅力,才能在在那样的危局下,谋划好这一切;并且忍受住了非人的折磨。

可以说,杨金水的权谋、心智,都是超一流的存在。

不管是政治站位,还是用人办事,杨金水的表现都无懈可击,更为主要的是,他还有着同龄人没有的心机与韧性。如果没有海瑞的“搅局”,杨金水回京升职,最终成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绝对都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杨金水,一个大明王朝里最有前途的太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