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到底该怎么做呢?


——父母和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到底该怎么做呢?

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书目《增广贤文》里面有句话说过:“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苛求和责怪别人的心来要求、反省自己,用宽恕、体谅自己的心去宽容体谅别人”。原谅自己的同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的去宽容他人的感受即换位思考。

近日,心理学家乔志宏建议,疫情期间孩子无法返校,长期在家上网课,孩子和父母的相处都应做出调整:家长们不要对孩子抱过高期待,要换位思考,保证情绪稳定。

细想一下,也不无道理。突如其来的网课,给了家长和孩子一个“突袭”,导致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就顺利的接受了网课。从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情况来看,并不是十分乐观。

——父母和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到底该怎么做呢?

有此可见,家长和孩子相处时间长了,不但感情没有增进,反而产生了“厌烦”。这个信号很危险,作为家长,不得不引起重视。那么究竟如何和孩子正确相处呢?

换位思考,学会包容

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光应该是很美好的。虽然短暂的相处确实美好,但是时间长了,难免就会出现“厌烦”,甚至影响和孩子亲子关系。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的亲子相处,孩子第一次上网课,遇到学习上的困难,难免会出现心理烦躁、急躁的情况出现。当心里发生变化,不积极的变化,对学习而言,就会产生极大影响。更何况是网课,遇到的问题会出乎我们意料。

——父母和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到底该怎么做呢?

此时此刻,作为家长,就要发挥其及时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帮助、引导孩子就是考验家长沟通方法的时候。很多家长可能都会急于指责孩子的错误之处,越是这样,反而更会激起孩子的不好情绪“爆发”。

孩子此时需要父母的真心关爱与包容。家长在帮助、引导孩子往积极心态调整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不要一味的用大人思维去说教孩子,站在孩子的思维上,用大人理智的思考方法,去引导孩子调整情绪。只有理解孩子此刻烦躁、急躁的内心,才能真正做到换位思考,用包容的心态去引导孩子积极心态!

——父母和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到底该怎么做呢?

关心关爱,大爱无声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老禅师,发现他的弟子经常深夜外出,他却假装不知道。并且还关心的对弟子说天凉注意添衣,给了弟子一次自省的机会。

其实我们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犯错时,就不问青红照白,对着孩子就是一顿“说教”。作为家长,真应该学习一下那位“装傻”的老禅师,大爱无声,宽容的背后,是无声的教育。

对孩子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宽容,只有这样其乐融融的相处,才能促进亲子关系,还能拉进彼此距离。当孩子遇到困难犯错时,先倾听孩子的内心,再帮助分析问题原因,最后再以引导方式,解决孩子面对的困难。

——父母和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到底该怎么做呢?

大爱无声的背后是需要家长对自己有长期的自我反思与终身学习的态度,只有这样不断的“修练”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内功”,才能真正有效和孩子相处融洽。

亲子互动,鼓励表扬

父母和孩子相处,需要通过互动来增进情感的融合,达到融洽的状态。亲子互动,是一个家庭和谐与和睦的基本保障。孩子本身就是家里“开心果”,如果父母能正确的处理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更能有效促进家庭和睦与幸福。

疫情期间,孩子网课学习,单调、枯燥,父母需要主动调整好和孩子的互动方式。通过一起做家务,一起看有益的、励志的电影,敞开心扉的聊天,来进行互动交流。

——父母和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到底该怎么做呢?

在和孩子互动过程中,定要用赞许、鼓励的语言来认可孩子的观点,利于孩子促进学习的动力和激发思维逻辑能力。赞扬孩子的同时也表达了父母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更能消除因长时间相处而带来的心里“隔阂”。

智慧教育,幽默沟通

美国著名的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他小时候,他的母亲经常教育他——人生如打牌,既然发牌权不在你手里,那么你能做的就是把手里的牌继续打下去,并努力打好!除此以外,你没有别的选择!后来,艾森豪威尔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盟军总司令,战后的美国总统。

艾森豪威尔他的一生波澜起伏,但面对困境,他从未抱怨,而是始终践行着母亲的智慧教诲。

——父母和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到底该怎么做呢?

孩子和父母相处,父母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应该学习艾森豪威尔的母亲,用智慧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源动力”。而不是干瘪的说教式教育。

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幽默也是一种乐观心态。父母和孩子在相处时,也要学会用智慧的、幽默风趣的教育来和孩子共同沟通与交流。一味的“一本正经”,会随着相处时间的移动,变得越来越无趣,甚至生疏关系。

——父母和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到底该怎么做呢?

父母和孩子正确的相处,可通过包容的换位思考、贴切的关心关爱、真诚的赞扬鼓励、智慧的幽默教育来消除因长时间相处而导致的“相看两生厌”的不好情绪产生。方法的灵活,更有利父母和孩子融洽、愉快的默契相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