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铭鉴:他的心中有盏灯

悼念铭鉴:他的心中有盏灯


▲郝铭鉴在家中书房(2018年7月20日,上官消波摄)

昨天上午10时12分,上海文艺出版社原副社长、副总编辑,上海文化出版社原总编辑,《咬文嚼字》创办人,著名出版人郝铭鉴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76岁。

郝铭鉴,1944年12月生,江苏建湖人。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68年分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后借调至市文教办公室工作。1978年5月重新分配至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理论编辑室,参与编辑《文艺论丛》等期刊和文艺理论图书,策划“文艺知识丛书”,责编《朱光潜美学文集》、李泽厚《美学论集》等。1985年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参与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文艺探索书系”“世界文学金库”“文艺鉴赏大成”“文化鉴赏大成”等。1999年任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兼任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1994年创办时尚刊物《HOW》,1995年创办语文刊物《咬文嚼字》,曾任《文化与生活》《旅游天地》《编辑学刊》《美家》及《HOW》《咬文嚼字》主编。历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上海市语文学会、上海市编辑学会副会长,并获“上海出版人奖”金奖、“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郝铭鉴先生是我馆馆刊《新闻出版博物馆》编委,一直关心支持我馆筹建工作。2011年4月,在他创办的《咬文嚼字》出版两百期之际,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和上海市编辑学会共同举办了“郝铭鉴与《咬文嚼字》座谈会”,现场嘉宾发言整理成文以《小杂志 大事业》为题刊登在本刊第15期上。这本敢于挑战权威、不断推陈出新的小丛刊,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语文生活,而郝铭鉴先生笔耕不辍、尊重文字、“优雅地运用我们的母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的精神,将为读者所铭记。在此,我们节选座谈会上郝铭鉴先生发言,再次聆听他的声音。

先生音容宛在,风范永存。一路走好!

悼念铭鉴:他的心中有盏灯


悼念铭鉴:他的心中有盏灯


两个小时,脸皮发热,心跳加速。用我们刊物的一个栏目来说,自己觉得是“众矢之的”。现在除了向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同行表示衷心的感谢之外,我想披露一下自己的心境。为什么要办《咬文嚼字》?我觉得有两点:一点是兴趣,因为我愿意做教师,做语文教师,这和我的个人经历有关。我小时候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读不了书。七岁想读书,不行;八岁想读书,也不行,家里没有钱。我九岁读书,我妈妈把过冬的棉衣当掉以后,说是可以读书了,交了学费。从进学校那天开始,我就暗下决心,将来读了书以后,我要做教师,我来教别人读书。所以给学校上课,我从来不计较有没有钱,钱多钱少。在华师大上一学期课,我拿了1800元,最后请学生吃了一顿饭,全部用光,一分不剩。为什么要请他们吃饭?这是朱光潜先生告诉我的,朱光潜先生说他在欧洲读书,最后一节课,必然是老师请学生吃饭,我说怎么会这样呢?他说老师要感谢学生,是学生让他的智慧得到了梳理、激发,所以应该衷心感谢这些学生。所以我上了一学期课以后,也请学生吃了一顿饭。

我在卢湾中学上课,校长觉得莫名其妙,怎么有人要来上课。我打电话过去,问能不能有一个班级让我上语文课,我不取任何报酬。我当时想借此了解现在中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状况。校长觉得不可能,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不理我。后来我连续打了几次电话,他说让语文教研组去看看这是一个什么人,你给他一个班级上一课看看。我去上了,那个教研组组长对我很好,他说你就上下去,我就上了一个学期。

上了一学期课,班级里的同学不知道我不是这个学校里的老师,我每次去上课,上完就走了,用的是自编的教材。到最后一课,我告诉同学,到此结束,请你们每人给我写一封信,做一个练习。我想看看同学在写信中会存在什么问题,给他们做最后一次讲解。但同学信的集中内容,就是下学期你还能不能来上课。现在办这个刊物,相当程度上就满足了我做教师的愿望。我觉得好像在更大的课堂里,跟更多的人在进行交流,有一种满足感。

另一方面就是责任,我觉得我一个文科背景的人,一个从事人文科学图书编辑的人,在文化博弈中,需要一种力量,让那种不把文字当回事的人,知道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你。我们是小刊物,但要起大作用,在博弈中代表一种社会责任。

真正要办好这份刊物,能够有今天的影响,我深深地感到绝不是个人的作用,绝不是个人的功劳。我昨晚睡在床上想,十多年办下来,我突然发觉这么小的一个刊物,有这么多人在呵护她,有那么多双眼睛在关注她,真的让我感到吃惊。这个小刊物,联系的方方面面各个层次,出乎我的意料。

我是1994年开始筹办《咬文嚼字》,9月份决定办这个刊物。我首先想到的是国家语委主任许嘉璐,我不认识许嘉璐,但知道他是刚上任的语委主任。我一个电话打到北师大,因为他是北师大校长,我说你能不能把电话转给许嘉璐先生。果然转到他家里,我跟他说,你是新上任的语委主任,我准备新编一本语文刊物,我们能不能留个纪念,你给我写一篇序言,我就这样跟他提出要求。许嘉璐真是爽气,他说好,这个国庆节交给你。国庆期间他给我写了创刊号的序言。作为国家语委主任,他非常支持我们这本刊物。我们刊物开始没有刊号,五年以后才拿到刊号,拿这个刊号很不容易,全国当时批了五家。上级把我叫到北京去,李岚清同志办公室专门跟我说,李岚清副总理对你们的刊物很重视,他做了社会调查,现在学生的刊物很多,教师的刊物很少,但是提高一个教师的语文水平,就可以提高一批学生的语文水平。所以李岚清副总理建议你们,把教师作为《咬文嚼字》的第一读者。原来我们预设的读者是编辑、记者、校对……现在教师是第一读者。有一天,许嘉璐突然打电话来,说你知道温家宝吗?他说温家宝想看《咬文嚼字》,明确告诉我他想看《咬文嚼字》,当时温家宝是副总理,我们马上给他寄刊物。他跟许嘉璐谈到《咬文嚼字》,许嘉璐告诉我温家宝是读书人,他非常关注我们国家的语言文字。另外中宣部刘云山部长2006年批示,要推广《咬文嚼字》的办刊经验。

中宣部出版局的同志告诉我,全国就开了两次会议,《咬文嚼字》是其中之一,这些领导非常关注。在上海,汪道涵市长,只要我们一出合订本,汪市长必然要我们的刊物。那一年他在瑞金医院治病,把我找去,说我们来谈谈《咬文嚼字》。我以为一般领导就随便讲讲的,但那一天我去了一看,汪市长真的对语言文字非常熟,他拿了一本书,里面都是讨论语言文字的文章,他跟我讨论这个字的读音,那个字的用法,讲得非常细,让我觉得我们做这项工作的价值感充分体现出来了。他说:“你们做的是一字一词的纠错,实际上是在维护中华文化的大厦。”一下子就提得很高。

我在创刊以前拜访过吕叔湘先生,那天他在生病,本想不打扰他了,下次再去。但吕先生从病床上披了一件衣服起来,一定要跟我谈《咬文嚼字》。他说他就想办这么一本刊物,但他没有精力办了。他说你要办就把它办好,对我们寄予很大希望。所以我们一开始为要不要点名,如果点名可能要伤一些人而顾虑。偏偏第一期要点的就是华君武。我们给华君武写信,说能不能点你的名?华君武的回信,真是直抒胸臆,后来公开发表了。他说你们尽管点,我决不做死不改悔的错别字派。尽管我经常写错别字,但我是愿意改正的。批判的是我的差错,就像医生给病人开刀,你能责怪医生吗?他是给你治病。

这些前辈说的话,坚定了我们办刊的信心,增加了办刊的勇气。所以直接点名、毫不留情成为我们刊物的一大特色。包括王蒙,在医院里接到我们批评他的材料。他看完以后,说十条材料我九条赞成,剩下一条我有保留意见。我问他是哪一条,他说你们尽管公布,我自己再想一想。最后证明那一条我们是咬得不对的,王蒙的回应体现了大作家那种泱泱大度。虽然我们一开始很担心,但后来在咬嚼中,恰恰跟很多文化人、前辈、知名人士结下了很深的友谊。

刊物能走到今天,跟读者的支持是绝对分不开的。成千上万的读者来信,看了以后眼泪都要掉下来。我们的读者那么认真,那么虔诚地来支持我们的刊物。有一次,我收到广西北海一位读者的来信,他给我寄来一本印得歪歪斜斜的《咬文嚼字》合订本。他在信中说,我在广西工作,非常喜欢《咬文嚼字》,每年父亲都给我买《咬文嚼字》,但今年父亲过世了,《咬文嚼字》看不到了。妈妈觉得要满足儿子的心愿。他说我那77岁的老母亲,从静安寺出发,沿着南京路去买《咬文嚼字》,老太太从来不知道《咬文嚼字》为何物,但是她一路走过去,看到书摊就问,有没有《咬文嚼字》?见到书店就进去问,有《咬文嚼字》吗?最后终于买到一本《咬文嚼字》,给儿子寄去。寄去之后,儿子发现印歪了。他说你能不能帮我换一本。我看了这封信非常感动,马上把好的书给他换过去。这位读者也真是了不起,马上寄来四百元钱,说你买合订本帮我送给希望小学。这些故事很多很多。一想到有这么多读者支持,我们没有理由不办好这个刊物。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

今天开这个会,我觉得不是对一个人的肯定,甚至不是对一个刊物的肯定,它表现了我们文艺总社、文艺集团一种文化理想、文化追求,是对编辑精神的肯定。这个会议之后,作为我们编辑部的人,应该知道感恩,那么多人在关心我们,支持我们,确实恩重如山。我们要知恩图报,要知命,这个命是使命。这个刊物不是一般的刊物,不是随便消遣的刊物,它承担着历史使命,有没有这个刊物,对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我们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使我们的刊物办得更好。另外,我们要坚持。十多年办下来,《咬文嚼字》到了一个攻坚阶段,它跟初期不一样,初期说什么,读者都要听的,但到了这个阶段,就需要更大的编辑智慧。编辑工作没有智慧不行,那时候一个小刊物要亮相,怎么亮相?全国8000多种刊物,你一个小刊物,人家怎么来关注你?我们天天想,想到“向我开炮”这么一个点子。从读者的心理来说,如果他一个差错都查不到,这场活动你好像自己很得意了,我没有差错。但实际效果不好,读者觉得失望。就是要有差错,但这个差错不能是实质性的差错,关键词语的差错。如果那样,传开以后,《咬文嚼字》很坍台。你自己都搞不懂,怎么纠错。所以我是天天想,最后想到在封面上留一个差错,这个差错就是拼音差错,但这个差错是有话可说的。咬文嚼(jiáo)字,还是咬文嚼(jué)字。我因为听过很多专家说过,咬文嚼字念jiáo,是北京人的话,根据他们自己的读音习惯定的,其实不应该念jiáo,应该念jué。但文件规定了,所以我们要听它的。我们定了这个差错,后续还发表一篇文章,讲念jiáo还是念jué,告诉大家语言文字的道理,提升这篇文章的可读性。所以文章出来以后,在很多高校引起反响,觉得这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我们承认一个差错,让读者觉得《咬文嚼字》说话算话。古人说“移木建信”,一个木头搬过去,把信誉建立起来。我们也是,愿意出点钱,但要买一个关注,买一个读者的眼球。所以,办刊没有智慧是不行的。现在需要更大的智慧,更多的智慧,怎么让读者持续关注一本刊物,仅靠热情是不行的。一定要让读者觉得你这个刊物是可以亲近的,你的刊物对他来说非常有价值。这方面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现在走到这一步,对我来说,我是全力以赴,问心无愧。但刊物要真正进一步地向前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社会那么关心,领导那么支持,但我们自己今天做到现在还是一本小刊物,确实也有愧,并没有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今天编辑部的几位年轻人都来了,我希望以这个会议为转折点,下一步应该是年轻人站到第一线,年轻人把这个担子挑起来,把《咬文嚼字》进行到底。下次我们开会,不是开“郝铭鉴与《咬文嚼字》”,而是“《咬文嚼字》与中国语文”,“《咬文嚼字》的团队与中国出版”,真正发挥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作用。非常感谢,谢谢大家。

悼念铭鉴:他的心中有盏灯


悼念铭鉴:他的心中有盏灯


▲郝铭鉴与吕叔湘(1994年)

悼念铭鉴:他的心中有盏灯


▲郝铭鉴与巴金

悼念铭鉴:他的心中有盏灯


▲郝铭鉴与丁景唐(2003年6月)

悼念铭鉴:他的心中有盏灯


悼念铭鉴:他的心中有盏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