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机和子弹的速度相等,且两者平行时,如果在飞机上用手去拿子弹,能拿到吗?手会受伤吗?

冷静的帅锅


会,但是这件事不可能。

有题主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个法国飞行员在飞行的时候从脸上拿下来一个子弹的故事。

在W君看来就是尽量说些不存在臆断的事情啊。

脑子是好东西啊。不能人云亦云。

法国在一战期间综合性能最好的战斗机是纽波特17,在现在看来甚至比村里面洒农药的农用飞机还要简陋。

简单说下数据。

纽波特17装备110马力发动机最高时速为177公里/小时,这个最高时速是在加大马力俯冲的时候得到的,时速再高飞机就解体了。因此常用的平飞速度限制在90-120公里/小时。现在我们在高速公路上深踩一脚油门的速度都比纽波特17快。

再说纽波特17的爬升速度,大约是每秒3.2米。爬到这架飞机最大飞行高度上需要半个小时。而且纽波特17在1500米高度以上就很难操纵了。因此通常的情况下一战的战斗机空战的高度范畴基本维持在300-900米的高度,在2000米高度上基本上没战事。

再说下一战典型的空战战术:从对方六点钟方向接近向上仰攻或者是在对方上空向下俯冲攻击,平飞咬尾狗斗的方式实际上并不存在大家几乎都是不断的做前滚翻或后滚翻。原因有二,一是一战期间机载武器精度都很差,也没有hud等辅助瞄准设备。因此大部分时候总是要在目标投影面积最大的方位开火;二是飞机性能问题很难让一战的飞机作出小半径的转弯,过小的转弯半径会使飞机立刻失速坠毁。

因此在一战的空战战术中子弹很难出现沿着飞机平飞方向飞行的状态。

另外,即便是子弹的速度和飞机的速度相同。简单的计算大约是100公里/小时吧。换算成米/秒大约是27米/秒的速度。一战的机枪性能低咱们按照最低的420米/秒的膛口水平速度计算依靠空气阻力减速到水平27米/秒大约需要13秒左右。13秒的时间会将子弹经过重力加速度加速出一个127.4米/秒的垂直向下的速度,子弹根本就不会出现在飞行员的脸边。

至于一战法国飞行员2000米高空处抓住在脸边蠕动飞行的子弹这件事恐怕是某个二把刀初中物理老师给学生讲相对运动的时候遍的,不足为信。

抓住飞行的子弹真心的只能存在于纯物理理想环境的假说中。


另外,一战的时候机枪普遍已经带有膛线了。

膛线就是这种从机枪枪管看进去螺旋的线,膛线会使子弹在射出的时候旋转,其转速等于速度除以缠距。现代高速步枪子弹的转速可以达到30万转以上,在一战的机枪射出的子弹也在12万转到15万转之间。一只人肉长成的手怎么能握住旋转的那么快的物体呢?即便是降低到1万转也是很难的吧。


军武数据库


你的手不会被子弹打伤,但却有可能被空气吹断。

一个典型的子弹,其速度在一马赫上下。所谓一马赫,就是一倍音速(按340m/s算)。在这个速度下,空气不光会和一般情况一样,产生阻力,还会由于达到了音速,使得密度急剧上升,产生「音障」。

上图就是一架战机在突破音障时产生的水雾。注意白色的水雾本身不是音障,而是空气压缩、减压之后降温产生的凝结水雾。音障很难直接看到,在上图中,音障会以激波的形式在机头开始。

回到正题,说说音障有多厉害——最早试图突破音障的飞机,在空中解体了。

这种情况下,你把手伸出飞机外,很有可能手就没了……

而且机身破了一个口,会引发连锁的破裂,说不定飞机也解体了……

回到相对运动的问题上,很显然飞机和子弹之间是没有相对运动的,这样即便飞机碰上了子弹,也不会有任何伤害。

前面有朋友说,要看方向。其实在物理学中,速度是矢量。速度一样,就意味着速率和方向都一样,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心迎面相撞的问题


章彦博


题主这个事儿应该是想说一战时法国飞行员用手抓子弹的事儿吧,这个例子被放在中学的物理教材里去解释相对速度,意思是高速飞行的子弹和飞机相对禁止,所以飞行员可以伸手把它抓住。这个例子吧,笔者觉得怎么都有点儿假。

一战时期法国纽波特-17式战斗机

首先说这里面大家普遍关注的“手能不能随便伸出来抓子弹”、“子弹旋转会不会让手废掉”这些问题。那个时期的战斗机,飞行速度差不多也就是每小时100公里左右,也就是每秒钟二十多、将近三十米。这就说明把手伸出来是没什么问题的,这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跑个上百迈的速度,如果路上只有你一辆车,你把手伸出来,肯定不会因空气阻力而把手吹断。飞机上也是如此,况且那时候还有敞篷飞机呀,所以把手伸出来也不会怎么样。

笔者为什么觉得这个有点儿假呢,飞机每秒飞三十米,那子弹也得飞那么慢。可如果子弹飞那么慢,那只能是飞行末端的子弹了。这飞行末端的子弹,每秒飞三十米,估计都快掉到地上了,如何在高空与飞机“并驾齐驱”,也就是在一条线上同向飞行呢?做不到这一点,就别谈什么速度相等!(而且,就算不考虑速度,子弹都和飞机飞到一条线上了,这飞行员还有机会、还有心思伸出手来,这哥们儿也是够牛逼的)

所以,那时候的飞机,与子弹相对静止是不可能的。咱们抛开以上这些问题,假设飞机和子弹真的相对静止了,也就是说飞机飞到几百米每秒的速度与子弹持平(这种情况在今天是有可能发生的),那子弹旋转的问题你总得考虑吧?很多人说子弹飞行到末端,旋转速度不大,而且飞行员都带着手套呢,注意哈,现在的前提是子弹以几百米的速度飞行,那旋转速度得有多高?你确定你的手套能搂得住吗?而且,飞机飞到几百米每秒,你的手伸出来可真的是要被吹断的哦!


兵说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法国一飞行员在战斗飞行时,发现附近有个小东西在动,他以为是个虫子,就用手抓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枚德军的子弹。

当然这个故事是上世纪早期的,那时的飞机也都是低速敞篷的,早期飞机上没有装备有空中武器,主要做侦查等使用,互相在天空中碰到,也是相安无事。后来发生了敌对侦查飞机相遇,飞行员互相拔出手枪互射的战例。

这下,飞行员为了自身安全,也都把地面上的轻武器带上天了,所以子弹飞到驾驶舱里也是会发生的。慢慢飞机上也装备上各种轻重武器,发展出了战斗机,飞行员们一开始互相扔手榴弹,也发展出了轰炸机。

那么这个手抓子弹可行吗? 理论上讲,如果子弹飞行时和飞机具有相同方向和速度,子弹对于飞行员就可能是静止或者轻微的抖动,这个时候,飞行员用手去抓也是有可能的,虽然子弹可能在不断旋转,与空气摩擦也会发热,但带有飞行手套的手去抓,应该也不会受伤。


欢迎评论,关注量子实验室。


量子实验室


其实,在我们初中的物理课本上,曾经记载过一战的时候,一国的飞行员感觉脸上有苍蝇,于是用手去拍,结果发现是一颗子弹。因为子弹和飞机的速度和方向相同,所以理论上子弹相对于飞机来说,就是静止的

这个故事在关于战争历史的书籍里屡见不鲜。想来是事实的可能性很大。

据说,就是由于这次事件,使得后来的飞行员都开始携带手枪,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空军。而在这之前,飞机只是用来侦查而已。

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飞机的方向和子弹的方向是相同的。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子弹射出的时候,有没有旋转?

只要枪管含有膛线,那么子弹就会旋转。只有后膛枪和和枪管里的膛线更配。膛线又名来复线,虽然很早就被发明出来,但很迟才普及。因为如果是前膛枪,子弹从枪口进入有膛线的枪管会极大减慢子弹的装填速度。影响战场实战的发挥。

所以,为什么早起西方军队打仗,为什么要排着整齐的队伍互相射击而不寻找掩护?因为那时候用的是前膛枪。枪管大多没有膛线,子弹射出的时候自身并不快速旋转。(如果你看过陀螺,就知道越高的的旋转,越是会带来一种稳定状态。)

而正是由于没有膛线的前膛枪射出的子弹,其方向不容易确定,所以只有靠“排队枪毙”的方法,才能提高子弹的命中率。这样不稳定的子弹,就谈不上所谓“和飞机的方向一致了”。

而在一战的时候,后膛枪已经被普遍使用。子弹倒是可以稳定地保持方向和速度,但如果真的有飞行员拿手摸,会不会出现弹跳呢。

你可以想象你用手去摸一个飞速旋转的陀螺,看看会怎么样。一般情况下,陀螺失去了旋转的力量后,就变得东倒西歪,然后就慢慢停了下来。这类似于飞行员手摸子弹后产生的弹跳。

所以,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在一战中,那颗和飞机并驾齐驱的子弹飞到飞行员脸上的时候,自转已经开始减慢,所以变得有点不稳定。给飞行员的感觉就像一个苍蝇一样小虫子在脸庞躁动。此时飞行员用手拍它,不会感受到子弹太大的自转

正所谓事有凑巧,所以一战时候的那个飞行员应该是接到了子弹,手也并没有受伤。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镁客网


我们以前都听过一个这样的小故事,在一战的时候,那时候一名飞行员驾驶着飞机在天空飞行时,突然发现耳朵旁有一个小东西,用手一抓,竟然发现是一颗子弹!当时以为这是真的,那么用现在的思维来考虑,这有没有真实性呢?

首先,飞机飞行员如果可以做到抓到子弹,那么肯定要和子弹相同的速度,不能快也不能慢,而飞机在天上飞行时,子弹从后方追上,那么到飞行员旁边时的速度正好跟飞机相同,这种概率是特别小的,而且子弹发射如果是从地面往天上发射,那么也几乎不可能和飞机平行。在者,那个时代的飞机制造水平和如今没法比,当时的飞机大约速度是一百公里每小时左右,换成秒也是二十多米每秒,而子弹的初速度大概几百米每秒,如果速度真降到三十米,那么估计早就掉到地上了。还有,子弹发射出来以后其实并不是直着往前飞,而且旋转着前进,同时还伴随着高温和空气摩擦等,如果贸然用手去抓,那么免不了会皮开肉绽或者被烫伤,所以说,这个传说真的可能性并不大,估计是发生了类似的事情然后经过添油加醋以后传开的。

如果这种事情放到今天,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如今的飞机不像以前敞篷式,因为现在的飞机速度太高,甚至可以超音速,如果不封闭那么驾驶员早就承受不住,第二如今飞机高度极高,一般子弹也达不到这个高度。


诸葛小彻


只要子弹不是会爆炸的子弹,在题主假设的情况下尽情的去抓好了,根本不会受伤。也许有的人不认可,但是难道你们没有看到过有人在站立静止的情况下用手抓射出的箭的视频吗?射出的箭的速度并不比普通的子弹慢多少,甚至还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手去抓射出的橡皮子弹,都是有成功的记录的,当然,火云邪神玩的就有点儿不着调了。

相对来说,题中假设的条件比这些都更容易多了,两个事物速度相等,同向而行,那它们两个跟静止的没什么区别,所以只要距离够近,人想抓住子弹不过是一伸手的事情,只要风不够快,就没有任何危险,因为人和子弹的速度是一样的,这就跟把子弹放到桌子上一样,想拿的时候一伸手拿住就可以了,是不会受伤的?



在飞行的飞机上拿飞行的子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风速了,现在的战斗机速度都非常快,大部分都是可以超音速的,可以说比子弹还快,即便在亚音速状态下,飞机的飞行速度也很快,在这样的速度之下,人是不可能离开飞机的驾驶舱的,不然风速就会让人受不了,那么就是边上有一个子弹在飞行,也根本无法去拿,因此题主这样的条件只能是像以前的那种速度很慢的可以敞篷的飞机,就是人的飞机上做动作表演用的那种,速度最快时也就和子弹差不多,这样的肯定是可以的。



而且现实中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飞机首次登上战场,飞行员都是拿手枪互相射击的,据说就有一个飞行员,在飞行的过程中觉得脸上贴了个虫子,用手一摸抓住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这故事并非杜撰,当时是被新闻广泛报道的,并且在道理上也都是说得通的。


科普大世界


首先提出这种问题只能以假设的形式进行,假设子弹也飞行在数千米甚至数万米的高空中;假设子弹和飞机的轨迹是平行的;假设飞机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可以伸出手去;假设你伸出去手时不影响飞机飞行的速度;假设飞机的速度真的和子弹的速度一样。

不知道聪明的你是否还记得初中物理课学习相对静止时,经常讲的一段小故事,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一手抓住德军的子弹。

这时候我们的初中学习的物理知识就派上用场了,子弹相对于飞机那就是静止的。(当然,并不包括子弹本身转速或特殊类型的子弹)人又在飞机上,那么用手去拿子弹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就等同于在地面上捡一个硬币一样,要知道地面也是自转的,引用毛主席的诗句那就是“坐地日行八万里”。我们和硬币相对于地面来说那也是静止的。

这么说是可以抓到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大部分枪都有膛线,目的就是让子弹出膛的时候可以高速旋转,子弹的高速旋转可以让子弹飞行更加稳定,提高射击精准度。子弹在高速的旋转,徒手贸然的去碰旋转中的子弹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戴手套都不一定好使,至于能不能拿到还得取决于子弹的旋转速度,摩擦力等一些因素。

再说了,你有没有想过,你在飞机上哪来的子弹?是你坐的飞机敞篷吗?那样你不觉得脸吹的火辣辣疼吗?不被风吹跑就算上天恩惠了,还能顾上问手会不会受伤吗?

所以综合看来,目前来说在我们的现实中还是很难办到这样一件事,但是以理论来说这些是可以做到的,至于需要付出的代价那是另一回事。


留白说


这个问题涉及到物理学中两个概念:

其一是相对速度

假设战斗机飞行的速度和子弹飞行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根据物理学中相对速度的原理,战斗机和子弹此刻的相对速度为零,即相对静止,就像火车上的乘客可以随便走来走去,就是因为乘客相对火车是静止的,所以在理论上如果速度相同,徒手抓子弹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实际操作有难度。

教科书中为了说明相对速度的概念,还专门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行员开着敞篷飞机抓飞虫抓到德国士兵子弹的故事,如果这个故事为真,说明德军士兵真是胡乱来了一枪,敞篷飞机速度不可能太快,说明这时子弹速度已经很慢了,子弹慢了会有一个明显的抛物线效应,即如果德军士兵瞄准的是飞行员,这时子弹根本不可能打到飞机上,所以德军士兵是胡乱开枪的,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德军士兵考虑到了子弹抛物线效应,枪口微向上开枪。

中期结论:如问题中假设的情形下子弹可以被抓到。

其二是陀螺稳定效应

实战中,为了更准确的击中目标,提高子弹飞行的稳定性,枪管内刻有膛线,子弹射出枪口的一瞬间是高速旋转的,利用陀螺稳定效应,子弹就会更准确的击中目标。这个旋转的速度在强大的火药推动下并不低,网上查询到的旋转速度入下:

M193式5.56mm步枪弹,15万转/分,相当于2500转/秒;SS109弹头,20W/分,相当于 3333转/秒,AK47的转速是2958转/秒,合17w转/分,45mm口径的柯尔特手枪,转速为327转/秒(不到20000转/分钟)。

普通电钻的角速度大概是1500转每分钟左右,如此高的转速,角速度方向是无法抵消的,如果徒手去抓,大拇指和食指将会同时消失。

中期结论:即使飞机飞行速度和子弹飞行速度相同,徒手转子弹也是不切实际的。

最终结论:按照问题中所假设的条件,徒手抓子弹是无法实现的。


核先生科普


当飞机和子弹的速度相等,且两者平行,如果在飞机上用手去拿子弹,不能拿到。而且手不会受伤。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子弹为什么会伤人、甚至杀人主要是由于子弹在被枪击发后具有极高的动量。普通的人被子弹击中后,子弹的动量在极短时间内由极大值变为零,此时:

Ft=mV1-0,(其中,F为子弹对人体冲力;t为子弹击中人后动量瞬间变为0的时间;mV1为子弹击中人前的动量)所以:

F=mV1/t,而时间t极小,所以相应F就会变成一个特别大的值,人体被击中的部位的器官和组织就会被严重损伤,甚至致命!

而如果飞机和子弹速度相等,而且两者平行,则在飞机上用手去拿子弹时,就和人在静止时直接拿自己同样静止的水杯一样,没有动量差距,则:

Ft=m1*0-m2*0=0

则F也为0。

所以手当然不会受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