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三) 清明



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三) 清明

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三) 清明

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三) 清明

① 清明: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古代有踏青、掃墓、插柳的習俗。

② 斷魂:形容十分憂愁悲傷。

③ 借問:請問。

④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在這首詩的影響下,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三) 清明

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的行人像斷魂一樣惆悵了。請問牧童哪裡有酒店呢?牧童指了指遠處的杏花村。

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三) 清明

杜牧(803-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人稱“杜樊川”,京兆(zhào)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晚唐詩人。杜牧的現存詩篇中,詠史詩最為出名。與晚唐詩人李商隱齊名,合稱為“小李杜”。

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三) 清明

《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淒冷,歷來廣為傳誦。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第二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悽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提出瞭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詩運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人教版小學1-6年級必背古詩75首標準朗誦版(三) 清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