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改上市公司的併購重組熱情。
按首次公告日計算,年內已有329家公司發佈併購計劃,其中近15%的併購已經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併購公告多集中在醫療領域。這是否意味著,疫情正為併購重組創造窗口期?
醫療業併購潮澎湃
在329家公司發佈的363份併購計劃中,醫藥生物、醫藥商業、中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醫療領域的公司數量較多。
3月31日晚間,主營醫療器械的萬邦德(002082)就公告了併購計劃,表示將以現金5.3億元收購萬邦德醫療49%股權。收購完成後,公司將持有萬邦德醫療100%股權。
據瞭解,萬邦德醫療是一家專業從事高端醫療器械研製、醫療設備服務和提供醫院工程服務的新型國際化企業,主營骨科植入器械、醫療設備及醫院工程服務等,2018年、2019年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4971.75萬元和6704.35萬元。
隨著完成對萬邦德醫療的收購,萬邦德在醫療器械領域的行業競爭力、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或將得到提升,醫療器械業務將和公司此前新增的醫藥製造業務協同並進。
除萬邦德醫療外,同日,華仁藥業(300110)也公告指出,將加快醫藥大健康產業併購,加大在醫療器械、防護用品、供應鏈金融、功能食品等方面的投入,並圍繞醫藥健康全產業鏈尋找優質併購標的,培育新增長點。由此可見,上市公司積極投身醫療業併購已非一日之功。
相關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國內併購市場的併購數量、交易規模在2月份雙跌,直抵近一年來的最低谷。但即便在這一背景下,醫療健康行業仍躋身全行業併購數量“前三甲”,佔總併購數量的比重超過12%,交易金額高達14億元,併購潮洶湧澎湃。
“2020年醫療業併購頻發,主要原因在於近年來各國對醫療衛生領域的重視程度都有所提高,尤其是近年來疫情的持續不斷讓各國都發現了因醫療領域投入不足所帶來的困境,因此全球醫療業併購都駛入‘快車道’。”川財證券首席投顧李松澤對中國財富表示。
太平洋證券財富管理中心首席投資顧問郭樹華同樣認為,疫情加速了醫療業併購重組的進程。此外,他還進一步提到,老齡化社會的加劇、醫療產業改革的助推以及互聯網醫療的興盛都讓醫療業併購愈發風生水起。
成也疫情,敗也疫情
疫情是否為併購重組創造出窗口期?似乎並不盡然。
3月17日晚間,紅宇新材(300345)、建投能源(000600)相繼公告,因受疫情影響,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事項。
紅宇新材指出,由於疫情影響,標的公司預計完成2020年及2021年業績承諾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公司與重組相關方審慎研究,決定終止本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
上市國企建投能源同樣表示,本次交易歷時較長,其間外部環境發生一定變化,尤其近期受疫情影響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環境壓力加大,公司決定不再繼續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形式推進本次交易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因疫情而敗走併購之路的並不只有上述兩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問答和對監管層問詢的回覆中,國泰集團(603977)、美吉姆(002621)、萬馬科技(300698)、中裝建設(002822)、中設股份(002883)等多家公司都因疫情而業績承諾承壓,受到投資者和監管層質疑。
“由於疫情影響的持續時間不確定,導致全球經濟復甦不及預期,給併購重組也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但如若公司在此期間能繼續推進併購重組,反而有望成為市場焦點。”李松澤認為,這當中醫療業或許就有機會喝下頭啖湯。
當前,隨著疫情在海外繼續蔓延,醫療業的高投入、規模化效應正日趨明顯,尤其是原研藥的高門檻在阻擋一批中小企業入局的同時,也不斷加速大企業通過併購進入細分醫療賽道的進程。
“未來,考慮到醫療行業門檻越來越高,建議投資者從行業龍頭和領軍的優秀企業去尋找做大做強的機會。”李松澤說。
郭樹華同樣指出,隨著醫療業高速整合,各細分行業龍頭將進一步分化,建議投資者關注其中的優質高成長公司,如業績穩定的醫療器械個股,創新藥、生物疫苗個股,以及藥房銷售個股。
閱讀更多 中國財富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