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魚殺魚要小心:手被魚刺傷,竟不幸離世!

福建漳州市漳浦縣60多歲的林老伯宰魚時不小心刺傷手指沒想到竟引發了嚴重的

海洋創傷弧菌感染

海魚殺魚要小心:手被魚刺傷,竟不幸離世!

3月25日早上八點左右,林老伯在家宰殺一條羅非魚時,不慎被刺傷了左手小指。由於是一個很小的傷口,出的血也不多,林老伯沒太在意,只用清水衝了衝。誰知,當天晚上林老伯開始出現左上肢紅腫、疼痛,並伴有體溫升高症狀,在當地醫院治療後,次日18時40分轉入第909醫院繼續治療。

入院時,通過進一步檢查,林老伯被診斷為膿毒血癥、膿毒性休克和軟組織感 染,醫務人員立即實施了清創、床邊封閉創腔持續負壓引流。

當晚23時許,林老伯又出現重度代謝性酸中毒、電解質紊亂等症狀,在對症治療無效的情況下,緊急採取氣管插管、深靜脈置管、持續性血液淨化等搶救措施。

3月27日,林老伯的生命體徵依舊沒有平穩,且左上肢腫脹、紫紺明顯,經重症醫學科和骨科聯合會診,為避免毒素繼續吸收,在徵得家屬同意後實施了左手截肢。

但遺憾的是因為病情仍然嚴重

4月1日

林老伯已經不幸離世


海魚殺魚要小心:手被魚刺傷,竟不幸離世!

海洋中的無聲殺手一旦感染,也可能是件要命的事情!

下面兩個人都不小心被海鮮扎到了手,同樣的遭遇,不一樣的結局,讓人惋惜……

被海鮮扎手,一死一活

01螃蟹扎手,救治成功

72歲的陳先生,在清洗螃蟹時不小心被紮了一下左手拇指,當時只是滲了一點血,於是就用紅黴素軟膏塗了一下傷口。誰知幾天後,陳先生的左手拇指突然腫脹發黑,皮下積液流膿,整個左手掌及前臂紅腫發熱,疼痛難忍。怎麼辦?去醫院!陳先生轉院後,經過急診檢查,發現白細胞計數高,肝腎功能均受損。還好經過了救治,最終度過“一劫”。

02蝦尾扎手,不幸身亡

王女士在洗蝦的過程中,不小心右手中指被蝦尾刺破了。她簡單用水清洗了一下傷口,繼續做飯。

第二天,王女士的右手中指開始腫脹疼痛,她沒有太在意。

再過兩天,王阿姨開始發燒,下肢腫脹並且伴隨大面積血性大皰。家人這才發現事情不妙,趕緊就是往醫院送。送到醫院時候,已經多臟器衰竭了,加上王阿姨本身肝臟不好,情況危急。可惜經過奮力搶救,還是沒有救治過來。令人惋惜……

為什麼海鮮扎一下這麼要命?

原來,他們都感染了一種叫作“海洋創傷弧菌”的細菌,如果不及時處理,死亡率極高。有研究發現,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時內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海洋創傷弧菌”正如它的名字,只能在海水中存活,不會在河鮮的身上。

海洋創傷弧菌,是一種棲息于海洋中的細菌,一旦感染上,發病急,病情發展很快,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時內因多臟器功能不全而死亡,被稱為"海洋中的無聲殺手"。像海魚、牡蠣、螃蟹、貝類和鯨體等海洋生物都可能會攜帶,由於毒性太強,在業界被稱為“海洋中的無聲殺手”。

每年3月至11月是海洋創傷弧菌的最佳生長和繁殖季節,一旦出現感染,細菌會經破損的皮膚進入人體內快速擴散,引起肌炎、肌膜炎導致壞疽,進而出現敗血症。因發病急、進展快,多數病例會死於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達75%。

感染海洋創傷弧菌主要有兩種途徑,一類通過破損的肢體接觸海水或海產品刺傷皮膚引發感染;另一類在進食生的或未經加工熟的貝甲類海產品造成感染。

在處理海鮮時應儘量佩戴手套,到海邊遊玩需做好保護措施,食用海產品或水產品前要充分煮熟、蒸透,尤其是肝功能不良或身體有傷口的人群,更要多加防範。倘若出現身體感染的不適症狀,應儘早就近尋求醫。

2010年9月,鄞州人老李和北侖人老張,感染海洋創傷弧菌,一個差點被截肢,一個差點沒命。

2011年9月4日,一名19歲的象山小夥子因此喪命。

2012年8月15日下午,69歲的陳老漢,去象山縣人民醫院就診。當時,他的腿上長了很多水泡,有些發燒。醫院皮膚科陳主任看到老人症狀,懷疑他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隨即被送往寧波市級醫院ICU搶救。

2017年1月10日傍晚,廣州男子洗魚被紮了下 半條手臂沒了. 廣州朱儁傑的妻子買回一條太陽魚,朱儁傑在處理魚的時候,右手不慎被魚刺紮了一下。一家人並沒有重視及時處理傷口,以為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沒想到,第二天朱儁傑就突發高燒、右手發腫發黑。12日晚,朱儁傑在醫院確診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並於次日凌晨進行了緊急截肢手術。

被海鮮扎傷怎麼辦?

如果不小心被蝦、蟹、魚刺傷,應該將血擠出,然後用清水沖洗。

如果出現疼痛、瘙癢、腫脹、腹瀉或發熱等症狀,就必須馬上到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