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國醫生”致敬!!

醫者有仁心,慈悲濟世人。

懸壺輕功利,德品勝黃金。


國外疫情爆發的時候,韓國出現護士辭職,然後其他國外的醫生護士也陸續出現了辭職上街抗議。


向“中國醫生”致敬!!


他們把醫生當做職業,這並沒有做錯什麼。我們不能道德綁架他們。可是恰恰說明了我們中國的醫生護士捨己為人的精神,他們是真正的把醫生這個職業當做了自己的使命。


向“中國醫生”致敬!!


可是,我們要知道醫生並不是神,也不是真正的“天使”,他們只是和我們一樣,只是一個平凡可愛的普通人​。


2019年上線的紀錄片,《中國醫生》把鏡頭對準了中國醫生的職業,真實的表現出了有溫度有責任有矛盾的醫生與患者的故事,真實地展示了中國醫生救死扶傷的生活。​


向“中國醫生”致敬!!


我們之前過度的神話了醫生這個職業。我們認為他們是病毒的剋星,什麼病都是能治好的神人。但是遇到了醫院裡生命的逝去。


我們就會把失去家人朋友的生氣,不接受不理解,發洩在醫生身上,醫患矛盾也就這麼越來越多。


《中國醫生》的開篇就是這麼個事情。


向“中國醫生”致敬!!


我信任你,我也覺得你醫術高超,但是你沒有救活我的家人,我還是恨你​。這個複雜又無可避免的人性。使得醫生這個行業的壓力是十分大的。


還有前段時間報出來的是殺害楊文醫生和陶勇醫生的手致殘的種種醫鬧新聞,讓無數醫療行業從業者心寒,也震驚了無數人。


向“中國醫生”致敬!!

(陶勇20年1月20日,北京朝陽醫院眼科的陶勇醫生,左手手掌被砍斷,前臂肌腱受傷,以後無法拿起手術刀)


我們可能不知道培養一個醫生是需要大量的時間,成本和精力。一般醫學生要讀5年本科,然後要三年規培,並且要考取執業醫師資格證,才能行醫。


向“中國醫生”致敬!!


醫學生學生的科目作業又十分的繁多加上長期的實習,工資少壓力大,二十六七歲,只能拿到兩三千微薄的工資。


培養一個像陶勇醫生,楊文醫生的優秀醫生,也要國家經過25年的培養,才能培育出一個優秀的主任醫師​。所以啊。

向“中國醫生”致敬!!

(2019年12月24日,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的楊文醫師,倒在了一片血泊之中)


而醫生的工作強度之高也是行業少有的。根據《白皮書》中26~35歲的醫生平均工作52.43個小時,按照每天8個小時的工作來算,他們一禮拜要工作6:55天。即使休息也要24個小時,隨叫隨到。


向“中國醫生”致敬!!


之前在網上大火的,下班回家在電梯裡困的站不住,走到車庫倒地磕了牙的醫生。都是這個行業高強度,超高工作量的體現。


向“中國醫生”致敬!!


外國網友感慨“中國醫生都是天使”


這就是現在醫生這個職業的現狀,他們明明本該是受人尊敬,受人愛戴卻是成為了擔心生命安全的“高危”職業。


但當疫情爆發的時候,人人都想逃離,都想遠離這個地方,在所有人人自危的情況下,全國的醫生護士,冒著生命危險,主動請纓,前往一線對抗病毒。


向“中國醫生”致敬!!


她們按著請戰書的紅手印

“不計報酬,不圖名利,義無反顧”


向“中國醫生”致敬!!


突然想起那句話


“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好好的”


我們不能過於神話醫生護士,他們也是普通人,我們要知道這個職業上的困難和醫學還達不到的瓶頸。


向“中國醫生”致敬!!


但是我們真的要感謝那些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守護我們的那些“英雄”


向“中國醫生”致敬!!


我們也要明白生命是脆弱的,而不是將生命的脆弱責怪到醫生這個職業上面。我們要學會熱愛生命,尊重每一個職業從業者,用力活出自己的人生,這才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


對於醫生這個職業的紀錄片幾乎年年都有,比如《人間世》《人間世2》《中國醫生》《手術兩百年》等等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去了解醫生這個職業。


向“中國醫生”致敬!!


又突然想到魯迅說過那麼一句話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現在,

海棠花開了,

有些人把我們送到了春天,

而把自己卻留在了冬天,

我們不會忘記,我們永遠都會記得。


向“中國醫生”致敬!!


向那些用生命守護家園的英雄和烈士

致敬


為不幸被病毒感染的同胞和親人

默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