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三針對椎間盤突出症根性痛鎮痛技術


課題名稱:踝三針對椎間盤突出症根性痛鎮痛技術

項目負責人:周友龍

項目簡介:

本研究依據經絡皮部理論,結合神經分佈區,按照“循經分部,通督化瘀”的原則,採用“以經刺皮”的針法,結合臨床療效,反覆實踐,篩選出一組最佳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根性痛的穴位,將傳統針灸療法與現代鎮痛機理的有機結合。操作簡便,痛苦小,即時鎮痛效果顯著,在臨床中可以取代鎮痛劑。

疾病簡介:

腰椎間盤突出症(LIDP)系由於腰椎間盤纖維環退變或外傷發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使髓核等椎間盤組織向正後或後外方膨出或突出,刺激、壓迫脊神經根,進而導致神經根炎症、神經根營養障礙和傳導特性損害,出現腰痛、坐骨神經痛,甚至明顯的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是根性坐骨神經損傷最常見的原因。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的改變,該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據統計全國腰腿痛患者約3~4千萬人,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患者就診。椎間盤突出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工作能力都顯著下降,給患者與社會所帶來的問題日益突出,腰推間盤突出症屬於中醫腰痛範疇,其病因病機中醫認為,一為感受風寒,或坐臥溼地,風寒水溼之邪浸漬經絡,經絡之氣阻滯而發病;二為閃挫撞擊,積累陳傷,經筋、絡脈受損,瘀血凝滯所致;三為正氣虛,腎精不足所致。

適應症:

1. 年齡20~65歲之間的患者。

2. 腰椎間盤突出症並件有根性痛者。

3. 疼痛程度評分標準≥3分者。

4. 只要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均有顯著的鎮痛作用。

禁忌症:

1. 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2. 合併有心血管、腦血管、肝、腎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神經官能症及精神病患者。

3. 腰椎間盤突出症突出物鈣化,椎管狹窄,梨狀肌綜合症,乾性坐骨神經痛者,腫瘤、結核、腰椎滑脫。

4. 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但不伴有根性疼痛患者。

特 色:

療效確切,選穴少,操作簡便,痛苦小,即時鎮痛效果顯著,在臨床中可以取代鎮痛劑。

1.針具選用“三元牌”針灸針: 0.35mm3寸(陝西三元現代針灸器械有限責任公司出品)。

2.患者取側臥位。

3. 取穴:踝三針定位: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踝上四寸,每條經脈循行線上各一穴,分別是根痛1、根痛2、根痛3。L3/4椎間盤突出症,取根痛1;L4/5椎間盤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間盤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根據具體情況,綜合選穴。

4. 醫生左手固定進針點上部(拇食指拉緊皮膚),右手持針,針與皮膚呈15度角,快速進入皮下,然後針體貼近皮膚表面,沿皮下刺入,進針長度為2.5寸,針刺方向朝上。快速捻轉2OO~3OO次/分,不提插,幅度360 ~720度,每次連續捻轉3min。每10min行針一次,留針30min,每48小時針刺一次。

注意事項:

1. 向患者作好解釋工作,消除緊張情緒,避免滯針。

2. 臨床以臥位為主以避免暈針。

3. 嚴格消毒,避免滯針。

意外情況及處理:

暈針、滯針按常規處理即可。

實驗過程未發現其他不良反應及事件。

臨床療效評價:

研究結果顯示踝三針、正常體針、藥物來比林三種治療方法起效時間的中位數分別為6min、27min、18min;三組鎮痛的維持時間分別踝三針組24h、正常體針組8.9h、藥物來比林組6.36h,三組經F檢驗具有極顯著差異(P<0.0001),經兩兩比較檢驗踝三針組與其他兩有顯著差異,而正常體針組和藥物組無顯著差異。三組治療後各時點評分變化趨勢的比較、以及各組各時點變化的前後對比均有極顯著差異(P<0.001)。三組治療後各時點鎮痛的評分變化趨勢及各時點各組前後的比較均有極顯著差異(P<0.0001)。臨床觀察、統計結果均證實踝三針對椎間盤突出引起的根性痛具有起效快,鎮痛維持時間長,各時點鎮痛動態評分與治療前相比療效明顯,與其它兩組治療方法相比顯著優於正常體針及來比林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