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生吳一凡把魯迅作品改成rap歌曲,網友:不愧是北大學子!

北大學生吳一凡把魯迅作品改成rap歌曲,網友:不愧是北大學子!

在大多數人的學生時代,接觸得比較多的是魯迅先生的散文、小說、雜文,對先生的《野草》這一散文詩接觸得比較少。但只有讀過《野草》,才更能由衷地體會到魯迅先生的偉大和珍貴。

在大多數人的經驗裡,魯迅先生常常被看作是冷眼怒目的金剛之身,他的每一個字也都被當作尖銳凌厲的“投槍匕首”。過多的解剖,過度的拔高,常常讓年輕的我們望而生畏,敬而遠之。

北大學生吳一凡把魯迅作品改成rap歌曲,網友:不愧是北大學子!

昨天,北京大學的金融系學生吳一凡將魯迅所寫的數篇散文詩進行了改編,寫成一首與《野草》同名的說唱歌曲。這件事在不同社交平臺的網友反映大有不同,有人說這種行為是對名著“碰瓷”,是玷汙經典。

也有人說:“原本不聽rap的我把這首歌單曲循環了好久,個人讀了魯迅比較長時間了。魯迅的詞句確確實實是這首歌的亮點,當然作者配樂以及個別單詞的修改也很有功夫。”

北大學生吳一凡把魯迅作品改成rap歌曲,網友:不愧是北大學子!

大一時讀完了《野草》,從此由衷地親近一個曾經誤讀很深的靈魂,讀《野草》時,我常常想要去擁抱一下魯迅先生。鬱曾評價魯迅說他是“20世紀中國最憂鬱的靈魂”。在《野草》中我們將看見這個光明戰士筆下一個鮮為人知的“鬼氣幽深的悲慘世界”。

魯迅的文字是凌厲如刀卻不動聲色的,是內心灼熱卻又表現冰冷的,如果真的選一種音樂來映襯,rap是最好的選擇,其他終歸是不夠銳利,或是過於瘋狂的。

北大學生吳一凡把魯迅作品改成rap歌曲,網友:不愧是北大學子!

嘻哈音樂誕生的時候是邊緣向主流發聲、對抗,是一種fight、struggle的姿態,他們的很多態度是真的應該respect。“fight 、struggle”一聽起來,就覺得這磁場和戰鬥力爆棚的魯迅先生很合。

況且這種多元的融合再創作,本身就可以迸發出新的生命力和內涵。個人認為,貶低這首歌的無非是被商業化的劣質嘻哈歌曲蒙了眼,可以理解。

北大學生吳一凡把魯迅作品改成rap歌曲,網友:不愧是北大學子!

回到這首歌本身,串的蠻好,整篇結構看下來很有心,也很有意境,吐詞清晰,有爆發點,能共情,音樂角度來看這首歌起碼在及格線上很多了。

這首歌前段確實還少一點感覺,第一次聽感覺有點不對,但是第一段快完的時候忽然感覺魯迅的感覺一下就上來了,後面的詞和腔確實很棒。《野草》和其他針砭時弊的文章不同,如果說後者是將攻擊的堅槍對準敵人,那麼《野草》則是以解剖的利刃劃開自身,讓讀者得見他那黑暗而又明亮的動人真誠。

北大學生吳一凡把魯迅作品改成rap歌曲,網友:不愧是北大學子!

吳一凡同學因為對魯迅先生的敬仰和興趣,寫出了一首致敬經典的說唱歌曲,流行與名著的結合使得經典流傳下來,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很希望類似改編的作品變多,不希望氾濫,但是現在這樣的創作還是不夠。

未來的人們應該明白,魯迅的作品可以靜靜地讀,可以拍桌蹬地地讀,可以憤怒咆哮著讀,但唯獨不應當被束之高閣奉為經典卻沒人去讀,也不讓人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