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核心---生命教育

為什麼有一些父母沒有受過什麼教育,甚至文盲也可以把孩子教育得非常優秀。而有一些來自於高知家庭,父母受過極好的教育,卻可能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有很多麻煩。也就是說你受過很好的教育,但不等於你能把孩子教育好。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

我們總是在說教育,親子教育的範圍是如此之廣,有育兒知識,有學前教育,有各種各樣的特長班,有各種升學培訓,提升成績的,有教育孩子聽話的,戒網癮的。有提高孩子記憶力和智商的,五花八門,再加上大量培訓機構為了商業利益的宣傳,各自強調各自的重要性,讓家長無所適從,無法判斷,那麼什麼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呢?

其實作為一個父母,教育的核心,是對孩子進行人格的教育,習慣的教育,品行的教育,人生志向的教育。教育的重點不是在知識方面。當你思考了這個問題之後,就能明白,這就要我們回到父母這個角色中來。家庭教育沒有開始,如果有開始,這個開始就是生命教育。

家庭教育的核心---生命教育

前陣子,我在網絡上看到一則讓人心痛的消息。南京大學一個物理學科的博士跳江自殺了。這個南京大學的博士,據說是遇到了很大的壓力:一個壓力是,他的科研成果,很難得到驗證,不能完成博士論文。另外一個就是這個孩子在讀書過程中,他的博士生老師對他的批評非常嚴厲,這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他在參加完學院碩士生畢業典禮之後,當天晚上自殺了。他的家長在跟他通電話的時候,就發現他有異樣。他跟家長通話流露出他可能完不成學業了,教授罵他沒有出息,家長聽了以後,非常緊張,當天就趕到了學校。但是家長並沒有找到孩子,孩子的母親在電話裡還跟他說:如果你感覺有壓力的話,就不讀博士好了,你就回家吧。但是孩子說:我一定要把博士學位拿下來。

其實有時候,家長都會遇到孩子成長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從這個孩子來說,你看他讀到南京大學的碩博連讀,也就是本科讀完以後是保研的,碩博連讀。那麼從社會評價尺度來說,南京大學在中國是很厲害的大學,211,985類的大學,重點大學中的戰鬥機大學。碩博連讀,應該說,這在很多人眼中已經是很成功的教育案例了。

這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始終對學業都是非常的看重,人品方面也沒有瑕疵,性格開朗樂觀,樂於助人。但是當他遇到學業挑戰的時候,你看他跟父母是怎樣訴苦的?只是跟父母說:他可能學業完不成。他的教授對他不滿意。可見,這個孩子平時是不會訴苦的。其實父母已經警覺到孩子情緒有問題。也就是說此時,他在博士學位的獲取上,遇到了人生的挑戰。媽媽跟他說,要不然先不讀了,回家。但是孩子呢,不願意放棄學業。他不願意放棄學業,又願意放棄什麼呢?願意放棄生命。

家庭教育的核心---生命教育

下面我們再看另外一個案例,前天我看了一篇文章,說的是一個叫魏士傑的老人,1964山東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分配到青海核工業原子彈實驗基地,隱姓埋名在那裡為國家的原子彈、氫彈實驗工作。1966年,他戀愛了,未婚妻被調到了北京工作。說好的暫時分離,誰知卻成了永別。一個工人不慎墜崖身亡,當時被定性為謀殺,而他竟成了嫌疑犯,被關在一所小屋裡折磨得體無完膚。面對無休止的審訊和批鬥,遠在北京的未婚妻成了支撐他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依靠著對未婚妻的懷念,他熬到了1971年,終於洗脫了“謀殺”的罪名。然而重獲自由後,他卻接到一個更大的噩耗!未婚妻早在一年前就因一次核洩漏事故,遭到嚴重核輻射不治身亡。之後,他和另一位女子走進婚姻的殿堂。這位女子,替他照顧年邁的父母,帶給他曲折人生中最多的溫暖。

可是,當隱姓埋名26年的他準備退休之時,卻發現命運帶給他的打擊,其實才剛剛開始。兒子生下來一直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當他退休回到青島後才發現,十幾歲的兒子,說起話來,居然還和六七歲小孩差不多,在醫院檢查後,結果竟然是先天性智障,而且根本沒辦法治療。

就在他和妻子好不容易接受這個不幸時,又一個不幸卻又接踵而至!2000年,他的女兒因為工作和愛情的雙重打擊,突然開始夜裡睡不著,出現了幻聽。經醫院診斷,女兒得了精神分裂症!

可是,命運的殘酷還遠遠沒有結束!

面對這樣的生活境況,妻子終於經受不住這一系列的打擊,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原本幸福美滿的一家四口,瞬間成了最不幸的一家人!面對如此殘酷無情地打擊,一個年過60歲的老人,非但沒有被擊垮,反而頑強地扛起了照顧全家人的重擔!

照顧家庭這些年,他也從沒有忘記當年的“禁地”生活。他寫下了:《東方蘑菇雲》《隱姓埋名的人》等幾篇長篇紀實小說,而《禁地青春》一書,更是在網絡上引起大量關注,這時所有中國人才瞭解到,這個普通的老人,竟為祖國的兩彈科研隱姓埋名26年!

去年他登上了《朗讀者》,他的故事聽哭了董卿,聽哭了現場觀眾,一直遭遇無情打擊的他,卻還是那麼地樂觀!他笑著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我覺得一個人一生中,要能夠給社會留下一點東西。我覺得我這一生,活得還是很有意義的。”

為什麼這個老人在面臨這麼多磨難的時候,還會有如此堅韌的毅力?

家庭教育的核心---生命教育

90年以前大學的錄取比例是非常低的。一百個人裡面大概就能錄取十幾個。跟今天錄取比例80%以上是無法比較的,那時候實際上讀大學是非常艱難的,但是那時很少聽說學生自殺。可是現在,我們經常聽說孩子自殺事件,而且還是一個普遍的事件。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變化?

所以當我們思考家庭教育,思考父母的責任,思考我們跟孩子交流家庭文化的時候,要從家庭教育的層面反覆叮嚀,就是所有的父母,你努力的目的都要體現在生命第一個這個理念上。生命最為可貴。其實作為一個父母,教育的重點不是在知識方面。教育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