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500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的英法,为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输给了德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让英法率先强大起来,借助强大的国力,英法在全世界抢到了面积最大的殖民地。英国占据了3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法国占据了1200多万平方公里。巨大的殖民地,可以让英法轻松掠夺原材料、廉价劳动力,即使使用旧设备也可以轻松获取巨大利润,这让英法两国政府和资本家缺乏革新设备和技术的动力。

有500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的英法,为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输给了德国

而作为后期之秀的德国和美国,没有广阔的殖民地可以掠夺,就更多把精力用于国内的发展和技术革新,因此,反而成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者。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有500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的英法,为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输给了德国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80年代德国人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了成功,

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人类由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机和内燃机的时代。

有500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的英法,为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输给了德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了世界各国国力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的工业产值超过了世界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贸易额超过了世界的五分之一,英国人垄断着世界的工业、贸易、金融和航运,英国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霸主。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比例降到了14%,而德国为15.7%,美国则超越所有欧洲国家,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作为后起之秀的德国、美国力图改变英法主导的世界秩序,获取更多殖民地和利益,诱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