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以不屈的灵魂冲向注定的宿命

23年后,你在法庭上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当时我妈被打之后当场晕过去,是在我家门口。我父亲就将我妈抱去王家门口。当时王家有人,我父亲说,‘你打的,你给看(伤)。’我妈在王家门口躺着,王家人能看见,但没管。我妈后来清醒后爬回家……我爸爸看见后把我妈扶过来,当时我妈坐也坐不住,就在我家门口躺地上了。”

张扣扣,以不屈的灵魂冲向注定的宿命

23年来,你肯定无数次在心里想起这个场景,当你在法庭上描述这件事情的时候,犹如发生在昨天那样历历在目。

可以想见,23年来,你承受了怎样的痛苦,我认为这样的情景留在一个13岁少年的记忆里之后,是很难通过其他方式来消解的,这是一个很难去触碰的记忆,每一次去回忆,都是一次巨大的痛苦,都会让复仇的种子更加强大。

你又说,“我妈死时,我对天发誓要报仇,后来一直没见过王正军。2018年春节前,我在我家楼上发现王正军回家了。我看到他的瞬间,就想起我妈被打死的场景。

当法官问到你为什么没有结婚时,你回答:“我不想有后顾之忧。当我妈死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会有今天这一天。我每年给我妈上坟,都会说要给妈妈报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报仇,我不结婚,不想让我妈白死。王家老大还经常向我挑衅。我有一次在家门口站着,王老大带着他老婆从我家门前过,挑衅我……停在我面前,冲我点头,用挑衅的眼神。我当时没有作出反应。”

是可忍孰不可忍?

2018年的除夕,你终于等来了机会,带着一把刀,犯下命案,连杀三人。

这是一场命运的纠葛,是因缘的际会,因的种子一旦种下,就等着去开花结果。

站在公平正义的角度,我们可以谴责法律的无情;站在法律的角度,我们可以谴责疯狂的杀戮;然而站在生命终将消亡的角度,似乎无可谴责,遵从内心的指引,无愧于心就是选择。

生命就像是一段旅行,不论旅程充满了多少变数,过程是如何的精彩,最终发现,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件,赤裸裸的生,又赤裸裸的死。你的选择没有错,面对一个无法消解的心结,遵从自己的心是你唯一的选择。

你是一个很特殊的人,23年前发生的那件事情,让你超脱了生死,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

你没有一般的死刑犯那种惶恐、焦虑和绝望,服刑时你仍然在坚持锻炼和阅读,仍然面带微笑;很多被告人听到法院死刑立即执行几个字的时候,精神都会瞬间崩溃,但你处之淡然,坚持认为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对于任何结果都能坦然接受。与生死相比,似乎你更关心别人对你的评价。

你最后的遗言:“爸爸,没事的”是一种看透了生死之后的超脱。

张扣扣,以不屈的灵魂冲向注定的宿命

回顾整个事情,法律自始至终没有错,张扣扣的行为也是不值得提倡的,死刑也是他必须为之付出的代价。我写此文,不是赞同你的行为,而是敬你那不屈的灵魂面对宿命时的挣扎,是看透了宿命又义无反顾的冲上去的那种决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