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快遞外包裝要消毒嗎?張文宏最新提醒來了!

小夥伴們你是否有這些疑問

拿快遞要不要都噴一遍酒精?

共用電梯怎麼防疫?

預防病毒煮大蒜水,吃洋蔥有用嗎?

哪些人群比較容易感染新冠肺炎?

張文宏教授給你來解答了

外包裝是否有傳播病毒的機率?

有沒有必要噴一遍稀釋酒精?

在張文宏看來,這種風險非常低,在乾燥的環境裡病毒存活的時間比較短暫,有時候是幾個小時,有時候是一天,一般來說超過一兩天就沒有了,“你正好碰到被有病毒的人接觸過又放回去,病毒還存活的概率微乎其微。”

張文宏介紹,在上海和武漢都沒有這樣去做(對外包裝進行消毒),疫情都控制得挺好,所以大家都沒有對此有擔憂,“我個人收快遞都是毫不猶豫地拆開,有一個建議就是把外包裝拆開後扔掉,就可以解決擔憂,處理掉之後洗個手就好了。

對於是否需要用酒精去噴外包裝?張文宏說,用酒精把外包裝全部噴一遍蠻費的,但是非要去噴也沒有意見,但是作用非常低。

“如果你做了消毒,獲得心裡的安慰,那我覺得心理安慰也是重要的。”張文宏說自己不會去做,但是不反對別人去做,多消毒總歸是有好處的,但是對於防治新冠肺炎病毒意義不大。


共用電梯的你怎麼防疫?

國外很多華人社區感染率極低,因為做到了這幾點

張文宏表示,不論是中國還是法國,都強調“social distancing”,即保持非常足夠的社交距離,但這一點在家庭中很難做到,要在家裡戴口罩也很難。

“但是我能教你一個辦法,如果你的鄰居得新冠了沒有告訴你,或者他是一個無症狀感染者,共用電梯的你怎麼防疫。”張文宏介紹了兩個步驟。


第一,出門戴口罩。“我也瞭解到有些華人在外戴口罩可能會受歧視,那麼你就在進入電梯的時候戴一下口罩,出去的時候再摘掉。”張文宏建議到。

第二,電梯裡的按鈕不都是安全的。因此,張文宏建議袋子裡放幾枚牙籤或者餐巾紙,用牙籤按電梯,用完就包起來扔掉,不用手去接觸。

不接觸任何東西,口罩戴好,再得新冠肺炎的風險是很低的。”張文宏表示,出了門之後,這個手就不能再摸鼻子嘴巴,回家之後立刻把手洗乾淨,能夠做到上述的步驟,那麼從鄰居那裡感染新冠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如果你自己不被感染也就不可能感染家人。


張文宏也瞭解到目前國外很多華人社區新冠病毒感染率極低,甚至為零,也是因為做到了這幾點。


預防病毒煮大蒜水,吃洋蔥有用嗎?

有法國留學生向張文宏提出,預防病毒煮大蒜水,吃洋蔥有用嗎?有什麼辦法讓自己不得新冠肺炎?

張文宏指出,完全不需要恐懼。如果整天呆在宿舍裡,得新冠肺炎的風險就是零,但是人會傻掉的。我給大家幾種出去的方法,超市必須要去的,每次出去買充足的食物,我覺得大蒜、洋蔥比較好,冰箱裡放的時間比較長。我覺得洋蔥炒雞蛋這個菜特別好,洋蔥維生素比較高。但是洋蔥是不是能預防流感現在說不清,但是營養均衡很重要,其他的蔬菜同樣有價值。

什麼時候出去,起個大早,沒什麼人的地方出去,在空曠的地方跑步鍛鍊身體,人多了起來以後就回家。超市選擇人少的,用自動付款機付款,不會有很大的問題。

這次抗疫之戰就是在家“悶”,在家戰鬥。我們在很短時間內攻克病毒。


坐飛機被氣溶膠感染風險極低,要防“隔壁鄰居”

對於飛機上的空氣過濾器很先進,回來時為什麼還會有人發生感染的提問,張文宏回答,這個其實不太好講。回國的人員大多數是在落地篩查的時候篩查出來,或者在隔離的時候出現。大部分人經過30多個小時的飛行,會認為是飛機上感染了,其實未必。病毒接觸以後,有個複製過程,這需要時間。所以很難判斷是否在飛機上還是在其他地方被感染,只不過在落地時被檢測出來的,這是大概率事件。

張文宏進一步提出,但是不能排除在飛機上是否被周圍乘客感染,這個風險依然存在。“你問空氣過濾器的問題,其實是在問氣溶膠的問題。在這裡說明,飛機的氣溶膠每個小時過一遍,我認為沒有感染的風險。”張文宏說,如果飛機的過濾器不夠,有氣溶膠在機艙裡形成,那麼感染的就是整個機艙的人,而不是零星幾個人。氣溶膠在醫院裡發生過,而在生活當中,遇到氣溶膠的概率很低,再加上現在坐飛機,大家防護得很好。在這種情況下,被氣溶膠感染的風險極低。“就算在飛機上有感染,可能是被坐在旁邊的兄弟感染的,你們兩個有摘下口罩、密切交談的情況,好得不得了。”

張文宏特別提醒,“大家始終要記住,兩個人好得不得了的時候,往往是風險最高的時候,特指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坐飛機的時候,防火、防盜、防隔壁“鄰居”。兩個人講話,必須有一個人戴口罩,記住一點,兩個人不許同時吃飯,同時吃飯風險極高。”


哪些人群比較容易感染新冠肺炎?

有人提問,近期身邊有些同學反應有輕微症狀,不知道是普通流感還是新冠肺炎,是否有區分兩者的方法?

張文宏表示,對沒有學過醫學的人來說,很難區分普通流感還是新冠肺炎,即使學過醫學的人也區分不了,所有呼吸道疾病感染時都有相同的症狀,發燒、咳嗽,還有全身痠痛等。

這種情況下,除非進行核酸檢測或者做CT掃描,但去了醫院也不一定會給你檢測。因為做這個檢測需要符合一定標準,在法國是要求有新冠肺炎的一些臨床症狀。在國內,也並不是給所有人都進行核酸檢測。

張文宏表示,法國、德國等大多數年輕人感染的都是通過聚會傳染的,疫情爆發後老年人都待在家裡了,但年輕人經常在外吃頓飯就是幾個小時,社交是這些人感染的主要原因。

這個病毒是第一次來到人類社會,大家對它都沒有抵抗力,不會因為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所以接觸到都會感染。但老年人重症的多,感染率本身是一樣的。現在之所以看到幾個重症都是年輕人,是因為只有年輕人還在出去社交,老年人都不出來了。

特別要注意,吵架天昏地暗的時候,如果不戴口罩,1.5米的距離是不夠的,可能5米都不夠,需要6米。好好說話的時候,1.5米是夠的。美國現在號召大家戴口罩,德國現在倡導醫院裡戴口罩,因為醫院裡人群很多。我也希望法國華裔、留學生們也能戴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