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驱逐舰和护卫舰为何越造越大?

装甲掷弹兵\n


驱逐舰和护卫舰是目前各国海军的主战舰艇,按照目前的发展现状,驱逐舰已经达到10000吨级,而护卫舰也已突破7000吨,其功能和体型早已突破了各自传统定义上的界限,如果单从战斗力上来说,现代驱逐舰和护卫舰的杀伤力和防护(主动防护,非类似战列舰上的装甲防护)能力足以挑战二战时期的战列舰、巡洋舰等大型舰艇。现代驱逐舰和护卫舰的吨位越来越大,一方面与现代舰艇的级别划分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现代海上对抗日趋严苛的需求。


舰艇命名“随意化”

的典型代表,日本27000吨的“出云号”“载机驱逐舰”!
我国052C/D和055驱逐舰,大型化趋势明显

目前全球范围内各国装备的主战舰艇中,除了各型航母以外,吨位最大的主战舰艇是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满载排水量达24000吨;其次是美国DDG-1000驱逐舰,满载排水量约15000吨;再次是俄罗斯的“光荣级”巡洋舰,满载排水量约11500吨,再之后就是韩国11000吨吨“世宗大王级”驱逐舰、日本10500吨的“爱宕级”驱逐舰、美国10000吨级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等;护卫舰方面德国F-125“符腾堡”级达到了7000吨、西班牙F-100护卫舰6500吨级、荷兰“七省级”护卫舰6000吨级、我国的054A护卫舰也达到了4200吨,初次以外英国正在研发的26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达到了8000吨级!驱逐舰、护卫舰大型化的趋势愈加明显。
24000吨的“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


15000吨级的DDG-1000驱逐舰
我国12500吨的055驱逐舰也即将加入海军序列
德国7000吨级的F-125“符腾堡级”护卫舰
我国054A护卫舰吨位也达到了4200吨,比051型驱逐舰还多了500吨

现代驱逐舰、护卫舰之所以越来越大,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执行的功能和面临的危险越来越大、需要装备的武器和舰载设备越来越多,导致舰艇尺寸和吨位也不得不往大了发展。以我国052D驱逐舰为例,其装备了64具大尺寸垂发、346A大型相控阵雷达、130毫米主炮、730/1130近防炮、24联装近防导弹、2座3联装324毫米鱼雷以及1架舰载直升机等,这样的火力携带量和舰载电子设备,不仅需要足够的空间,也需要有足够的动力配置,都对舰艇尺寸提出了严苛要求,相对于052D强大的火力密度和系统配置水平,其7500吨的吨位在全球同级别舰艇中已经是属于“小号”的了!
我国驱逐舰发展图谱,052C的吨位比第一代“四大金刚”驱逐舰大了4倍多,战斗力提升了可不止40倍!



试航中的052DL,估计吨位接近8000吨055驱逐舰的吨位超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2000多吨

现代舰艇不仅要执行反舰任务,还需执行难度更大的防空、反潜等,不论是驱逐舰还是护卫舰,这三方面的功能都需要考虑。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任何一方面的难度都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先进设备、仪器、武器等都需要装备,而且还有保正一定的火力持续性和电力需求。功能要求高、武器携带量大、动力需求多,这些方面作用到一块就是舰艇尺寸吨位不断增大,从跟不上来说现代舰艇吨位不断增加是海上对抗形式不断进化的结果!
“现代级”驱逐舰上琳琅满目的各种武器、雷达等

055驱逐舰结构简图,虽然高达12500吨,但没有1吨是多余的!


威呐解析


战后水面舰艇的发展,还真有舰艇越造越大之发展态势,二战时满派排水量仅1万余吨的护航航母消失了,舰队航母则发展成排水量2万余吨的轻型航母、4-6万吨级的中型航母,以及10万吨级的重型航母。

同时,巡洋舰都已经不再发展,美军新型伯克级驱逐舰排水量都已超越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俄罗斯为数不多的几艘光荣级和基洛夫级巡洋舰,也都是苏联红海军传承下来的老旧舰艇了,可见巡洋舰作为一个舰种发展越来越式微。

而驱逐舰包括护卫舰则越建越大,美海军还在打造全宙斯盾化的伯克级驱逐舰,用来取代研发年代已经久远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已服役金刚、爱宕和摩耶级等驱逐舰;韩国海军服役的世宗大王级驱逐舰等,都是满载排水量将近1万吨或超过1万吨的全宙斯盾化驱逐舰,事实上就其排水量而言,已经是妥妥的二战时期巡洋舰的水平。

现在,强国海军驱逐舰其排水量不到1万吨级,都不好意思说是驱逐舰,包括055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1.25万吨,甚至DDG-1000级朱姆沃尔特级满载排水量高达1.45万吨也被命名为驱逐舰,其实,此两型舰都是重型巡洋舰的水准了。

护卫舰的情况也大致相同,由二战时期参与护航的800-1000余吨,进而发展到2000-3000余吨、3000-4000余吨、4000-5000吨级,欧洲国家海军的护卫舰动辄排水量6000吨级,英国海军新建的26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7000余吨,许多军迷纳闷这还是护卫舰吗?比一般的驱逐舰排水量都还要高呢!

至于现代驱逐舰和护卫舰为何越造越大,也是比较好理解的,水面舰艇的排水量大,说明其舰体体积大,能够容纳更强劲更先进的燃气轮机等动力系统,赋予舰艇30节以上的高航速,此其一。

其二,反舰、防空、反潜,乃至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的上舰,取代舰炮成了海战最主要的作战武器装备,特别是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要占据舰上宝贵的发射空间,以一组8单元为模式,要塞进去4组、6组、8组,甚至14组、16组等,所以水面舰艇的排水量得以放大,才能容纳如此数量众多的导弹。

其三,舰载雷达、火控系统、电子战系统等越来越多,必须加大舰体内部空间,才能安装下那么多的计算机设备设施、电器设备控制箱,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等,水面舰艇有非常明显的大型化发展趋势。

其四,现在水面舰艇除了防空对海作战以外,特别重视对水下潜艇的打击,水面舰艇大型化发展趋势,显然是和反潜作战的需求分不开,大排水量的水舰舰艇,可以提供更大的直升机起降平台,甚至有的舰艇会设置双机库,增加舰艇的航空反潜能力。


国平军史


二战后,传统的战列舰时代“大炮巨舰”被航母所取代,战列舰逐步退出战争舞台。战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大踏步到来,传统较为严格的吨位划分舰艇类别的惯例被打破,舰艇的吨位越来越大,作战功能也逐步推向统一化。诸如英国新一代26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接近8000吨,超越了好多国家当前驱逐舰的水平。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诸多,不同历史时期原因也有显著差异,其发展态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美苏冷战时期争霸

美苏冷战期间,双方除了大力发展核武器之外,在常规领域也取得显著突破。苏联开发出来采用核动力的巡洋舰“基洛夫”级,无论从舰艇外形设计延续苏式暴力美学的同时,舰载武器从质量到数量都发生了质的升级,基洛夫级单舰携带数百枚各类导弹,活脱脱的一个移动武器库。

美国海军理念与苏联不同,主要得益于美国在太平洋战争时期对于航母的认知,其主要侧重发展航母,随着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美国航母用核动力替代了常规动力,航母的吨位发展到近日的10吨级,成为不折不扣的海上巨兽。

由于美苏主战舰艇的吨位被成倍几何数的放大,传统的驱逐舰、护卫舰的吨位也随着被放大,其作战运用由二战时期的保障型向主战型发生转变,成为战列舰时代终结后的主要海战武器。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左右,国际上主流的驱逐舰吨位增至八九千吨,护卫舰吨位也达到三四千吨;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苏联现代级驱逐舰排水量8000多吨,美国阿利伯克级达到9000多吨,美国佩里级护卫舰满载排水量4100吨等等。

美苏争霸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军水面舰艇大型化发展,在那个时代,体量和数量成为武器装备发展主导的关键词。

第二阶段: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的出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雷达电子技术发展迅猛,新体制的相控阵雷达面世,从探测距离到多目标处理能力都实现质的提升,对于现代海战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生重大影响。新型雷达在性能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其体积和重量也同步增大,小型舰艇很难承载这种主流装备;为此它最早应用到大型水面舰艇,比如美国现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这两型主战舰艇吨位满排都在万吨。

随着相控阵雷达技术逐步成熟和运用普及,护卫舰也开始安装此类高端装备,诸如俄罗斯22350型防空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约4500吨,舰载雷达电子设备和舰载武器系统可用残暴形容毫不过分。传统一两千吨级的护卫舰很难承载这些高端玩意,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放大吨位,目前国际上,安装相控阵雷达的护卫舰吨位至少在4000吨以上。

伴随宙斯盾系统出现的还有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导弹时代舰艇携弹量偏少的现实问题,解决了传统导弹发射装置占据甲板空间较大的问题。有限的空间携带更多数量的导弹成为现实,想要携带更多的导弹,就需要更大的空间容纳这些发射模块。相控阵雷达同时也为携带更多导弹提供了运用便利,毕竟相控阵雷达直接提升火力通道数量,而且是成倍的提升。

在抗饱和打击理论的驱使下,驱护舰自身的导弹数量在不断提升,随之舰艇的吨位也被放大。比如韩国“世宗大王”级垂发单元数量达到128个、“提康德罗加”级112个、我国055同样是112个;反观护卫舰我国排水量4000吨的054A导弹护卫舰搭载了32单元垂直发射单元。

此外,还有一种打擦边球存在的四不像国家,诸如日本的24DDH排水量2万多吨,却被冠以直升机驱逐舰这一独特称谓,能起降直升机甚至F-35B这样的固定翼战机,按常理称谓准航母,但日本处于各种考量,以打擦边球的方式命名为驱逐舰。这种典型的睁眼说瞎话的四不像命名都能说得过去,传统驱护舰吨位被放大也没什么不妥的。

总结

在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成为主流的大背景下,抗饱和攻击能力成为现代水面舰艇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导弹数量的增加,随之而舰艇的吨位必然需要与时俱进。再加上海军吨位认知普遍模糊化,现代驱护舰吨位越来越大,甚至出现类似26型满排达到8000吨仍被冠以护卫舰之名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了。


鹰鸽分析


海军舰船的发展趋势都是大型化。

鱼雷艇催生驱逐舰,从几百吨发展到几千吨。

护卫舰从不到一千吨发展到几千吨。

巡洋舰从几千吨发展到过万吨。

航空母舰从一万多吨发展到10万吨。

但是对小型军舰的需要总会推出新型的军舰。二战时期的护卫舰(护航驱逐舰),现在的小型护卫舰接替了原来的护卫舰,护卫舰接替了驱逐舰,驱逐舰接替了巡洋舰。

根本原因就是威力致胜。要想战胜对手,就要比对方强大。而大型化是最简单、最有效、最可靠的办法。

自然界的动物进化也是动物大型化。只有靠隐蔽的动物才小型化。


一叶枫流


概括:现代驱逐舰和护卫舰吨位越来越大,是为了提高其作战能力而逐步提高了,吨位越大代表了其可搭载先进武器和装备更多,自然作战能力就上去了。

首先无论驱逐舰和护卫舰吨位大是好处多多的。就拿我国最新的055型驱逐舰来说,该舰排水量达到了12000吨,安装了112单元出发系统,安装了130舰炮,S波段雷达,L波段雷达,X波段雷达,C波段雷达,红旗10近防导弹系统,综合桅杆等,航速可到30节以上,双机库设计,可搭载多架直升机,兼具防空,反潜、反舰,对陆攻击等能力,性能优异,攻击力强大。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肯定无法安装数量众多的导弹,雷达,双机库,各种先进的系统等,有了足够空间,无论是驱逐舰或者护卫舰战力都将倍增。


其次驱逐舰和护卫舰吨位大了,自然其航程和运载就增加了。驱逐舰和护卫舰是目前各国海军装备的主力舰艇,在全世界执行各种任务,一个有吨位大航程远战力突出的军舰,更是各国海军喜欢的类型了。每一个大国海军都很重视海权,跑的远,能力强,才能充分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尤其是我国海岸线长,加之南海,东海方向战略压力大,必有打造一支海军,才能有效维护国家的主权利益,保证御敌于国门之外。

再次也不是所有的舰艇吨位越大越好,可根据作战范围,选择适当的建造吨位。例如近海防御完全可以使用小吨位的舰艇进行防御,更大吨位的负责远海防御和进攻,相互配合,小舰发挥小灵活性,大舰发挥综合能力,才能事半功倍。


蓝海梦想666


现代军舰越造越大,说明世界的局势依然不是很稳定,充满了各种变数,尤其是世界警察四处干涉别国事务,经常引爆他国战争。

驱逐舰和护卫舰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极易被敌方击沉,因此必须一方面加强防空力量,安装更多的舰对空导弹,一方面要安装更多、更精良的军事装备,以提升对水下潜艇的侦测和对水面目标的打击能力。

二战之前的舰艇,都是采用安装巨炮来打击敌方舰艇,炮弹占用空间相对较小,一般护卫舰300-1000吨,驱逐舰1500-3000左右就够用的了。但是小吨位的舰艇也只能是近海防御,蓝水海军就需要更大型的舰只。

二战后,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大多数国家的驱逐舰和护卫舰都是采用导弹作为基本武器来打击敌方军事目标,为了提高导弹的射程和威力,导弹的长度和直径也在增加,这样就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安装各类导弹和储存导弹,维护保养也是需要一定空间的。

因此,现代的驱逐舰和护卫舰越造越大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例如:我国要完成祖国统一,维护国家领空领海的完整,保障海上航运通道的安全,建设蓝海海军是当务之急,海军需要增加建造万吨级的驱逐舰也是大势所趋。

这里,还是要拿航空母舰来比对一下,看看军舰大型化的发展趋势:



一战时期的航母非常简陋,直接在军舰或商船上方安装简易夹板作为飞机的起降跑道,由于吨位小,跑道不够长,战斗机经常出现冲出跑道的事件。


二战后,航空母舰是越造越大,吨位有的超过了100000吨,可以装载战斗机、预警机、侦察机等机型百余架,打击能力十分强悍,但是造价昂贵,一般国家装备不起,目前仅仅有美英法中俄有装备和制造能力,印度、意大利、泰国装备了美俄退役的航母,而印度是购买了俄罗斯淘汰的旧航母,在改装中还出现了失火的情况。


俄罗斯的航母,战斗机要靠前面翘起的跑道才能够起飞,相对比较落后,也造成甲板上不能停放更多的战机。而美国的航母是采用蒸汽弹射起飞,这就要安装大型的蒸汽弹射系统,必须增加航母的吨位。



一经发现


越大打起来越牛🐮x啊


ChenShuai2016


文字游戏,你也可以把驱逐舰叫战列舰,把护卫舰叫做巡洋舰,名称是主观定义的,不必非得再找个客观理由解释


60均线


国家要维护远海权,并且要有一定的远程打击能力,所以要造大舰


非常数码人


需求,往一舰全能方向靠近。不过一些近海防卫就不用太大,反而越少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