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考試也作弊,歷史上最牛槍手溫庭筠,一場考試幫八人完成科考

溫庭筠精通音律,詞風綺麗,語言精煉,才思敏捷,是花間詞鼻祖,詩文大多是閨詞。傳言他生的醜陋,不修邊幅,人稱“溫鍾馗”,但卻風流多情,愛夜宿青樓,正宗的窮屌絲一枚。但這樣的人卻受到唐朝科考官員的特殊照顧。

為啥溫庭筠能受到特殊關照,主要是這位考生太熟悉了,年年應考,年年落榜,著名的科考釘子戶。

溫庭筠這些年頻繁參加科舉考試,不是為了考取功名,而是來專門充當搶手,替別人作弊的。人稱“溫八叉”。據說能“八叉手成八韻”,做八次拱手就能寫好16句詩。而前幾年,大唐曾發生過一起科考洩露案,當年的考生成績全部作廢,而那次的高考滿分中文,傳言就是溫庭筠代寫的,但是缺乏證據,溫庭筠逃過一劫。但這次科考主考官對溫八叉特殊照顧。

“那個人你座位調到我前面來”主考官親自盯梢,把溫庭筠的座位換到自己眼皮子底下。

就不信看你這次怎麼作弊。

古人考試也作弊,歷史上最牛槍手溫庭筠,一場考試幫八人完成科考

被作為特殊關照對象,溫庭筠很生氣,在一雙監視眼下,無計可施,只得匆匆答完試卷,提前離場。主考官洋洋得意,小樣這次無計可施吧。

但第二日,坊間傳聞,溫庭筠還是在考官的眼皮子底下,暗中幫了八個人的忙。“槍替”技藝可謂出神入化,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爐火純青的境界。

《新唐書·溫庭筠傳》記錄了這次作弊事件的始末:“大中末,試有司,廉視尤謹,廷筠不樂,上書千餘言,然私佔授者已八人。”

古人考試也作弊,歷史上最牛槍手溫庭筠,一場考試幫八人完成科考

溫庭筠這麼有才,為啥自己每次落榜,為啥不為求取功名,偏要替別人當“槍手”。說起來也是一個笑話。溫庭筠本是名門之後,祖上溫彥博曾在唐初做過宰相。作為官宦後代,溫庭筠自幼飽讀詩書,才思敏捷,是遠近聞名的才子。《唐才子傳》中稱其:“少敏悟,天才雄瞻,能走筆成萬言。”

參加科舉考試,從鄉試開始,溫庭筠一路過關斬將,所向無敵。在詩詞上溫庭筠和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詩辭藻華麗,格調清俊,花間詞派鼻祖。

但這人敗就敗在行為作風上。溫庭筠平素放浪酒色,恃才自傲,嘲權諷貴,從來不把領導放眼裡,不知道無意間得罪了多少人。

唐文宗開成四年,27歲的溫庭筠第一次進京赴考。

溫庭筠素來放浪形骸,進京後,別的考生都抓緊最後時間衝刺,溫庭筠則終日與京城官二代紈絝子弟混在一起,縱酒放浪,嫖妓賭博,混跡煙花柳巷。這其中,包括當朝宰相的兒子令狐滈。

高考在即,如此放縱,自然是胸有成竹,初試成績揭曉,溫庭筠名列第二。但誰也沒料到,最後禮部複試那一天,溫庭筠居然缺席棄考了。當有人問起溫庭筠緣由,溫庭筠支支吾吾的不肯說,這件事確實也丟人,考試前一天晚上,在怡紅院喝多了,夜宿青樓,第二天早上睡過頭,沒有起來。

你牛逼。

古人考試也作弊,歷史上最牛槍手溫庭筠,一場考試幫八人完成科考

錯過了科考,溫庭筠瀟灑慣了,反正小爺有的是才,大不了明年重頭再來,二戰唄。但是不是每個人復讀二戰都有好結果,機會一旦錯過,那就是真的錯過了。

溫庭筠雖然行事乖張,但狗火旺,當朝宰相令狐綯愛惜溫庭筠之才,就將溫庭筠留下。

宰相的兒子一起備考,

就這樣,溫庭筠留在了同學家。

按理說有才又有門路,應該很快就會飛黃騰達吧。但溫庭筠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典型的自毀型人格。典型的腦袋缺根筋。

有一次,唐宣宗在宮裡搞晚會,需要為《菩薩蠻》樂曲填詞,宰相令狐綯為了拍馬屁,就讓溫庭筠寫了一首,然後進獻給宣宗皇帝,謊稱是自己的作品。

事前再三告誡溫庭筠不要說出去。

皇帝拿到詩詞後大聲稱讚,交給演員排練,當天晚會的壓軸曲目,就是這首《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表演贏得滿堂喝彩,滿朝文武和唐宣宗一起,都誇讚宰相詩詞功底深厚,文采斐然。令狐綯也很高興過了把才子癮。

按理說就這樣,宰相重視,繼續備考,挺好的。但溫庭筠就是缺根筋,沙雕青年。開始洋洋得意,到處和朋友說,那首《菩薩蠻》的原作者是我。弄得天下人皆知,這,這不是讓宰相難看嗎,宰相也很生氣。

古人考試也作弊,歷史上最牛槍手溫庭筠,一場考試幫八人完成科考

還有一次,唐宣宗作了一首詩,裡面有“金步搖”一詞,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對仗語,請教才子宰相,宰相裝才子,但是沒有才啊,自然答不出,回家就問溫庭筠,溫庭筠馬上對以“玉條脫”。

令狐綯不知出自哪裡?就問溫庭筠,溫庭筠回答說,出自《南華經》。然後老氣橫秋的來一句:“《南華經》並不是什麼冷僻的書,大人在處理公事之餘,也應該讀點古書啊。”這把宰相氣的啊,我一堂堂宰相卻被後生教訓。老子在養你就是犯賤。

由此,令狐綯覺得此人情商過低,完全不通人情世故,太過張狂。然,這種人即便從政,也是個傻逼,宮鬥戲裡就是被秒殺的份。

所以,在之後的每一次科舉考試中,不論溫庭筠成績如何,令狐綯都從中作梗,堅決不予錄取。

溫庭筠離開了宰相府,復讀多年,屢試不第。後來在別人的點撥下,才算明白了事情的起因,一聲嘆息,作詩感慨:“因知此恨人多積,悔讀南華第二篇。”

看來空有才還是不行滴,情商也很重要啊,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