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這6個小舉動,暗示“智商”發育不錯,看看你家孩子佔幾條

寶寶的聰明與否,一直是家長密切關注的話題,畢竟誰不希望自家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

因此,從孕期那一刻開始,父母就想方設法給孩子補充營養提升智力,不過,孩子的智商除了跟遺傳有關係之外,後天的培養也是很重要的。

但事實上,寶寶聰明不聰明,從小就有看出一些徵兆,無論是言論還是行為,都比與同齡人“特殊”,若你家寶寶有這6個小舉動,暗示“智商”發育不錯,哪怕中一條也不錯!

寶寶有這6個小舉動,暗示“智商”發育不錯,看看你家孩子佔幾條

寶寶有這6個小舉動,暗示“智商”發育不錯

1、愛問“十萬個為什麼”

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媽媽,為什麼天會下雪?媽媽,為什麼小狗不會說話?媽媽,為什麼鳥能在天上飛,我們不能飛?媽媽媽媽.......

如果你家孩子是一個“小話癆”,並且時不時地愛問你莫名其妙的問題,這個時候父母千萬不要不耐煩,因為這對寶寶來說這是好事。

根據研究表明:大部分0~6歲的孩子說話都是磕磕巴巴的!

如果你家孩子3歲左右就能提出問題,說明在語言能力方面發育很好,這種孩子擁有很強的思維能力,對周圍的事物感到好奇,明白如何去思考問題,是寶寶智商高的一種信號。

寶寶有這6個小舉動,暗示“智商”發育不錯,看看你家孩子佔幾條

2、寶寶很愛笑

孩子天真爛漫的笑容,是世間最好的治癒良品之一。

有的小孩子特別喜歡笑,看到外面景色會笑,聽到父母說話時會笑,看到好玩的玩具也會大笑。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醫學專家研究發現:越早會笑、笑容更多的孩子通常都很聰明。

正常情況下,寶寶出生後的十天就會微笑,三個月時能夠笑出聲音,美國兒童專家伊林沃夫曾經做過這樣一份調查:產後第三天就會笑的寶寶,在6歲的時候智商能夠達到180左右。

寶寶有這6個小舉動,暗示“智商”發育不錯,看看你家孩子佔幾條

根據兒童心理學來看,寶寶是因為外界帶來的刺激而笑出來的,這也可以說明寶寶正在開啟社交意識的萌芽,更是情商、智商高速發育的信號,一般高智商的孩子,可以更好回應外界帶來的刺激,愛笑就是最好的表現之一。

而且,我們從現實中也可以發現,一般愛笑的孩子,通常都是陽光開朗、情緒穩定的人。

千萬不要小看愛笑這件事,愛笑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

寶寶有這6個小舉動,暗示“智商”發育不錯,看看你家孩子佔幾條

3、愛模仿

愛模仿的孩子往往頭腦會更聰明,研究表明:在新生兒出生後最初的4個小時中,就已經具有模仿能力了。

嬰兒出生之後會對周圍人進行簡單的模仿,比如父母的表情、說話時的語氣、生活中的習慣等等,這都會對孩子產生最直接的影響。通過模仿的方式,去認識和學習外界的事物,因此,模仿能力越強的孩子,他的大腦就越發達。

家長必讀講堂田先老師說過:要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父母首先要為孩子樹立一個積極正面的榜樣,讓孩子在模仿父母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習慣,樹立正確的三觀。

寶寶有這6個小舉動,暗示“智商”發育不錯,看看你家孩子佔幾條

4、愛聽音樂

聽到身邊有人唱歌,孩子立馬就瞪大眼睛仔細盯著;本來正在大哭大鬧呢!但是孩子一聽到音樂就瞬間安靜下來了;而且聽到有節奏感的音樂,孩子就會跟隨韻律歡快擺動四肢。

寶寶所有智力活動都需要左右腦共同發揮的,而音樂不僅能夠刺激寶寶的右腦,能夠促進左右腦之間的聯繫。

寶寶有這6個小舉動,暗示“智商”發育不錯,看看你家孩子佔幾條

育兒心理學家證明:孩子配合音樂做出反應的同時,需要調動了自己的動力系統、本體感受系統(對身體位置的認知)、前庭系統(對運動和協調能力的感知)、視覺系統以及聽覺系統,寶寶等於做一次全腦瑜伽。

所以,對音樂的敏感度越高的孩子,腦部力量越活躍,智商越具備優勢。家長可以多給孩子聽一些舒緩的音樂,還可以促進睡眠。

寶寶有這6個小舉動,暗示“智商”發育不錯,看看你家孩子佔幾條

5、愛使喚人,發號施令

男孩爸爸說:“你在家使喚媽媽就得了,還出門帶領別的孩子搗蛋,看我怎麼收拾你!”

有的孩子天生都有一種領導能力,你總會看到他簇擁著幾個孩子,在中間去指揮孩子去做遊戲,簡直就是個“孩子王”。

在家長的眼中,這樣的孩子是不尊重人的,往往會搞一下惡作劇,不過,孩子愛使喚人、發號施令,真的只是調皮搗蛋嗎?

寶寶有這6個小舉動,暗示“智商”發育不錯,看看你家孩子佔幾條

美國的心靈導師泰勒·哈特曼在他創辦的色彩心理學中,把人的性格分為紅、藍、白、黃四種性格,而上面那個小男孩就是典型的黃色性格。

黃色性格的寶寶多半缺乏耐心,有著很強的領導力和掌控欲,在社會中往往這類小孩子做事情更加果斷,是不可多得的領導人才。

所以,調皮、愛發號施令的孩子來說,他們有著自己的優點,家長若能夠正確的引導孩子,充分給他自由,慢慢就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寶寶有這6個小舉動,暗示“智商”發育不錯,看看你家孩子佔幾條

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這種情況,孩子在前面開心的玩耍,家長則是在後面跟著,趁孩子不注意時喂兩口飯,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會讓孩子的獨立性下降,失去自理、自立的能力。

我曾經看到這樣一段視頻:一名考上大學的學生,20好幾了連基本的穿衣、疊被都得母親伺候著,這樣的孩子就算學習再好,將來步入社會也會處處碰壁。

其實有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則是父母將孩子想的太弱了,認為孩子做不好只能一切包辦。

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獨立最關鍵的一步,獨立的時間越早,對孩子成長就越有利,因此,家長一定要多多訓練,在可控的範圍內,讓孩子自己穿衣、吃飯、疊被等等,也可以利用繪本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寶寶有這6個小舉動,暗示“智商”發育不錯,看看你家孩子佔幾條

一個人的智商,除了遺傳因素,還與後天的成長環境和家庭教育息息相關。我們不能改變自然規律,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教育的方式。多做開發右腦的遊戲,鍛鍊孩子的右腦思維,激發孩子的大腦潛能。通過找鞋子、找位置、拼積木、部件組合等小遊戲提高孩子的“藝術思維”,讓孩子的思維發散,並且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專注力以及觀察力。

寶寶有這6個小舉動,暗示“智商”發育不錯,看看你家孩子佔幾條

這套《幼兒左右腦潛能開發遊戲書》就寓教於樂,讓孩子在很輕鬆、愉快的遊戲中開發了左右腦,激發大腦的無限潛能,提升了孩子的智力水平,讓孩子更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