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旺長不結塊根怎樣處理?

星火284699191


紅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有益健康的食物,生吃脆嫩爽口,烤熟香濃軟糯。而由於紅薯的市場價格也不錯、產量又高,因此它也是農作物種植中的明星品種之一,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對於紅薯種植來說,品質和產量是最重要的,如果它只旺長而不結塊根怎麼辦呢?

紅薯的旺長,就是指紅薯在各種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出現莖葉發育過旺的現象,旺長會導致大量的養分被消耗,使得真正需要的塊根卻因缺少養分而發育過緩甚至不結塊根,那麼紅薯旺長是如何發生的呢?




一、紅薯發生旺長的原因


1、澆水過多

紅薯比較耐旱,土壤的含水量控制在60%-70%為宜,如果澆水過多或遇到雨季沒有及時排水,造成田間積水,使得莖葉體內吸收水分過量,產生過快生長,同時大量的水分壓縮了空氣佔據的空間,從而使紅薯的根系活力減弱,對於養分的輸送和調節功能下降,就很容易出現旺長。

2、施肥不合理

紅薯的生長髮育離不開氮肥,氮肥也是植物離不開的三元素——氮、磷、鉀——中需求量最大的一種元素,它主要的作用是促進莖葉生長、提高蛋白質含量,也正因為如此,如果氮肥施用過多或過勤,就會導致莖葉營養過剩,從而發生旺長現象。


3、環境溫度過高

當溫度比較高,特別是在夜間溫度比較高的時候,會使紅薯莖葉的呼吸作用加劇,養分的消耗出現過量增長,從而導致旺長的發生。

4、過於密植

如果紅薯在栽培的時候過量,間距太密,出苗以後會使得莖葉之間互相擁擠遮擋,出於本能,它們並不會謙讓,從而出現爭搶養分、水分和光照的情況,要想搶得贏那就只能使勁長個子,於是就旺長了。




二、紅薯出現旺長導致不結塊根的解決措施


當紅薯出現旺長的情況時,一般都不是某一個單一原因造成的,而多是多種因素相結合面導致的,基本的一些解決措施可參考:

1、控制澆水量

雖然說紅薯是一種植物,是植物就離不開水,但是不能習慣性的覺得只要澆水就是正確的,也要對水進行控制。可以在上午的時候捏一下葉片,如果發軟,就表示缺水了,如果看著土是乾的但葉片還是挺有彈性,就說明並不缺水,土只是表面看著幹而已。

2、控制氮肥,增加鉀肥

氮肥主要針對紅薯莖葉的發育,鉀肥在紅薯生長前期主要針對根系發育,在後期則為塊根的生長提供能量,在追肥的時候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適度增加鉀肥的用量。

3、採取措施加強田間通風,控制溫度

適宜紅薯塊根形成所需要的溫度在25度左右,膨大時適宜的溫度則在22-24度之間,如果氣溫過高,需加強田間通風,比如摘去枯葉、病葉,根據長勢進行提蔓、適量用水噴霧等。

4、栽培時控制密度

紅薯栽培時一般株距以35-45公分、行距55-65公分為宜,可以株間交錯。另外根據不同品種、環境和需要,在密度的控制方面也有所區別:

  • 葉片大的品種,間距要大,葉片小的品種,間距可以縮小一些,密集一些。

  • 土壤肥沃的,間距要大,土壤肥力不足的,間距要小一些。

  • 光照強的地方,間距要大,光照弱的地方,間距要適量縮小。

  • 如果紅薯為食用型的,間距要大,主要為製備澱粉用的,間距可以小點。



5、適當提蔓

紅薯的枝蔓接觸地面,很容易萌發側根,甚至長出小的紅薯塊根,使養分消耗巨大,影響主塊根的發育和膨大,也是旺長的一項因素,可以在紅薯塊根生長和膨大期根據長勢情況進行1-2次的提蔓。

提蔓,也就是將紅薯的莖蔓輕輕提離地面,扯斷萌發的側根,再將莖蔓放回原位即可,這樣即可以使養分集中於塊根的供應,也能有效的控制莖葉旺長。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進行翻蔓,否則容易對莖葉產生損傷,也會打亂葉序,影響光合作用,勞動強度也比提蔓的高很多。

6、適度打頂

打頂也稱為摘心,也就是在主莖長度達到一定程度後,將其頂端摘去,促進生成新的分枝,然後在新分枝長到一定長度後,再次摘去新分枝的頂端,以控制旺長,有利於塊根膨大。

7、藥物治理

採用藥物進行治理作用明顯、見效快,主要有矮壯素、多效唑、縮節胺等,屬於生長延緩劑,抑制紅薯莖葉的長勢。

但注意不要過量使用,避免出現藥害,也要注意不宜復配的物質,需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操作。




三、紅薯控旺的適合時期


對紅薯進行控旺也不是想控就控,也要根據長勢以及多方面的情況綜合考慮,一般來說,在莖葉快速生長期、塊根膨大期和封壟期這三個時期是比較適合進行控旺的。

1、莖葉快速生長期:在出苗後60天左右,是紅薯莖葉快速生長的時候,也正值雨季,氣候高溫高溼,非常容易發生旺長,是控旺的重要時期,如果旺長厲害,可以噴施藥物進行控制。

2、塊根膨大期:進入塊根膨大期時,紅薯莖蔓開始從壟上下垂,是地上分枝、地下結薯的關鍵時期,也適合進行控旺。

3、封壟期:封壟,也就是紅薯莖蔓完全長開了,將整個地面都遮擋住了。這時也是紅薯再一次努力膨大的時期,可以說是衝刺階段,要重點進行控旺,可以採取提蔓和藥物相結合的方式。注意在雨天不要進行提蔓,一是田間泥濘不好操作,另一個是提蔓後多少會對莖蔓產生損傷,容易感染病菌。




【總結】紅薯出現旺長並不是不可控的,應多方分析,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旺長的控制,使養分不出現過度消耗的情況,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均衡、健康、有序的生長,促進塊根的發育與膨大,提升產量。


一曲煙雨


紅薯不喜歡太肥沃的土地,那樣容易出現旺長,旺長後的紅薯,結瓜少,甚至不結瓜。那麼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根據我種紅薯的經驗來看,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紅薯種植應該選擇山嶺地,沙性土壤種出的紅薯個頭適中,糖度高,非常好吃。

二是紅薯栽植的時候秧苗不要栽的太深,太深了紅薯下扎太深,容易形成“跑瓜”,導致收紅薯的時候很難,而且紅薯容易長大長個,不討人喜歡。


三紅薯秧子長長以後,要及時翻秧子,防止秧子往地下紮根,造成營養分散,營養一分散,紅薯的個就長不起來,容易長成根條狀,影響商品價值。

四儘量選擇好的品種栽植,像老品種696,紫薯1號,西瓜紅等品種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董青島供稿。


京漂追夢人




由於雨水條件、肥力狀況及品種特性,過紅薯葉子徒長是多見而平常的事,葉子徒長浪費養分,遮蔽光照,還容易造成下層葉生長細弱、腐爛,還容產生病害等。

所以在紅薯生長期間,需及時控旺,宜早控早佈局。可採取以下方法:



一、合理密植

在薯苗長20-25釐米,有6-8張完整葉片時,可以剪苗栽種大田。栽種時,將4個節位水平插或斜插入土中,乾旱時將兩葉一心露出地面,其餘葉片埋入土中,以利薯苗成活和結薯分散均勻,提高商品率和產量,種植密度4000株/667平方米,株距20釐米。

二、打頂、摘心

1、在紅薯的第一次膨大期,當紅薯主莖長至50釐米時,選晴好天氣上午摘去頂芽。

2、分枝長至35~40釐米時,繼續把頂芽摘除。這樣可抑制莖蔓徒長,避免養分消耗,促進根塊膨大。

3、蔓長80公分左右,基本上已經封壟,此時是紅薯發育的黃金期,應重控。

如果高溫多雨,紅薯長勢很旺,可以適當再增加一次。



三、及時翻藤

1、翻藤的意義

紅薯的藤蔓不定根發達,其貼近土壤的地方,會分化出不定根,扎入土壤形成新生根系。由於植物營養同側就近供應的特性,紅薯主體營養受到分流,導致養分損失。所以,生長期內正常偏旺株體宜防止不定根發生。

2、方法

當藤葉出現旺長時,將藤蔓輕輕自地面提起,再放置原處,不扭轉莖葉,不打亂藤葉秩序,不折斷藤葉。這樣可以抑制莖節產生不定根及藤葉旺長,可每10~15天提藤1次。也可將藤蔓輕輕提起後,向同一方向翻倒,當翻過的藤蔓不定根開始扎土生長時,再向另一方向翻動藤蔓,如此拉動藤蔓2~3次即可。

土壤貧瘠不宜翻藤;山坡地、風口地不宜翻藤。



四、噴施葉面肥

在藤葉封壟之後,畝用磷酸二氫鉀半斤兌水30~40公斤進行噴霧,每隔15天噴一次共噴兩次。在陰天或晴天下午噴施,每畝50~60公斤。這樣可使莖葉增粗增厚,從而抑止藤蔓徒長,有利薯塊膨大。

如雨水過多,種植密度過大,或N肥施用過多必要時可噴矮壯素控長。

五、適時收挖



由於紅薯的塊根是無性營養繁殖,沒有明顯的成熟標準和收穫期,收穫的早晚對紅薯產量、留種、貯藏、輪作倒茬都有密切的關係,收穫過早會降低產量。因此當紅薯表皮老化,即可收穫。


菜刀砍螞蟻


紅薯是我們這裡農村常種的作物,現在農村條件好了,紅薯早就失去了它的糧食屬性。常用來做副食比如烤地瓜、粉面、粉絲、澱粉等,大塊的紅薯煮熟後切片曬筋幹食,小薯塊煮熟後餵豬,是農村家養豬提膘很好的食物。紅薯嫩莖還可以用來炒菜,口感爽滑營養豐富。即使紅薯收穫後,枝蔓曬乾磨糠也是家畜很好的幹混飼料,還是我們這裡特色美味“餄鐒面”的秘製原料,可以說紅薯全身都是寶。不過,如果紅薯只長莖葉不結薯,那就失去了種植的意義。那麼紅薯旺長不結薯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有什麼呢?

紅薯旺長的原因有哪些。

  • 我們這裡大多種植夏紅薯,多在7月份左右種植,而這個時期正是高溫多雨的季節,紅薯是耐旱作物,水分過多會造成紅薯的瘋長,這是紅薯旺長的外部原因。

  • 使用氮肥過多也是紅薯旺長的主要原因,俗話說“氮長棵子,鉀長果”,當紅薯氮肥過多時,葉片大深綠色,莖蔓柔軟易折斷,根部吸收的營養都走到了地上部,塊根營養受到抑制,造成不結薯或薯塊很小。

  • 紅薯是喜鉀的作物,鉀是促進紅薯地下塊莖膨大的重要元素,如果缺鉀基本上又兩個原因造成,一是土壤中缺鉀,這個只要備地前用足基肥或者適期適量根外噴施也行。二是土壤不缺鉀根系吸收能力差,造成根系吸收能力差的原因一是土壤板結或深耕不夠,還有氮肥過多使用。

採取哪些措施來控旺促產呢。

  1. 紅薯秧插栽的時候,栽植的坑裡放點草木灰,草木灰是天然優質的有機鉀肥,既能補肥,又能殺菌消毒驅蟲,也可以在定植之後整地撒施,不過比較浪費。定植後,苗恢復的差不多10天左右的時候進行蹲苗,不澆水不施肥不管理,促進苗根下扎,從最開始就防止紅薯旺長的趨勢。

  2. 合理使用氮肥,最好使用三元複合肥,如果單純使用尿素,一畝地也不能超過3公斤,底肥足的地塊用量酌情減量,分枝結薯時也可以用上促下控葉面肥,管理上要看天看地看長勢。

  3. 適當的提蔓,如果種植的面積較小在封壟後,有不定根長出的時候及時的提蔓。初次提蔓動作要輕,因為這個時候主莖水分含量大易折斷,將紅薯根莖輕輕提起不定根拔起後再放下,半個月一次,2到3次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控旺效果。不建議翻蔓容易破壞葉子的均勻分佈,造成厚此薄彼光合作用受阻,如果蔓子長得太旺時,可以將生長過長的蔓子掐去嫩尖,一定要適度不要太狠。

  4. 為了有利於紅薯塊莖的膨大,種植模式上建議採用大壟栽的方式,最好用梯形壟。有利於增加土層的厚度,給紅薯膨大創造了更多空間。增加壟間和土壤的通透性,有利於根系伸展和吸收從而高產。

以上就是紅薯旺長和不結薯塊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簡單總結下:紅薯結塊很容易,少氮多鉀來配比,適時蹲苗不嬌氣。提蔓要比翻蔓好,不傷莖葉光合利。梯形壟栽好建議,膨大高產不由己。

我是情耕農,在農村,種家常菜,嘮家常話。關注我,一起發掘不一樣的農村素材。

情耕農


紅薯為什麼旺長不結塊根呢?那是管理不善,以為種下去生長了大吉利事任其蔓地伸長生長生野根造成的。要想結塊豐產,第一是單壠條溝種植,薯苗心向南向方向放置於壠上淺條溝上。然後施上腐植酸肥拌上少量的磷肥覆蓋於苗藤上,澆足定根水再覆土,《注意要窩心,以利下雨天壠上藏水》再覆蓋乾的雜草,如茅草或稻稈。第二,待薯苗生長起來大致一、二尺長時澆施人糞尿50%的溶液或20%的複合肥溶液施於壠上薯苗壓土層上,苗蔓下溝後絕不能任其蔓延生長,一定要將薯苗牽動拉伸於壠上,而且多次,待苗蔓老熟地下結塊根大至5公分大時方可放任,這樣地瓜結的塊棍多而大。本人十三歲參加農事勞動,現已七十老人,以上是本人的實踐經歷,供網友們參考,不對地方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