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份“請戰書”嗎?南方醫院援武漢醫療隊今日回院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李曉姍

4月5日,廣東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終於完成為期14天的休整後返回醫院,所有醫務人員零感染。他們臨危受命,除夕出征,在武漢戰疫長達73天,經歷過武漢的艱苦歲月,有隊員說“能活著回來真好”。

還記得那份“請戰書”嗎?南方醫院援武漢醫療隊今日回院

南方醫院第一批醫療隊隊員休整14天后返院

一份“請戰書”感動全中國

還記得1月23日,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以下簡稱南方醫院)那份感動全中國的“請戰書”嗎?24個紅手印,來自原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2003年赴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醫療隊24名隊員的請戰書。

還記得那份“請戰書”嗎?南方醫院援武漢醫療隊今日回院

圖/羊城晚報資料圖

17年前曾帶隊前往小湯山的“抗非”隊長郭亞兵坦言,當年參加抗擊非典的人員,現在大多是科室業務骨幹,手下都管理著一個團隊,想抽調當年的“原班人馬”參與抗擊新冠肺炎,這不現實。

但作為一名老隊員,他可以帶隊,到一線指導新醫生,幫助他們更好適應工作,避免感染。

於是,57歲的郭亞兵,成為了廣東支援湖北疫情防控第一批醫療隊隊長,帶上“原小湯山非典醫療隊請戰書”中的李利和史麗莎,再次組建一支全新的年輕隊伍,共24人,“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義無反顧前往湖北支援。

還記得那份“請戰書”嗎?南方醫院援武漢醫療隊今日回院

隊長郭亞兵

第一批隊員在湖北經歷“至暗時刻”

武漢疫情是全國疫情的重中之重,而漢口醫院又處於疫情風暴中心,第一批醫療隊員見證了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至暗時刻”。

郭亞兵介紹,因為當時漢口醫院被定為武漢市首批三家定點醫療機構之一,共800餘床位,是以康復為特色的綜合醫院,另外兩家是傳染病醫院。

漢口醫院成為新冠肺炎收治醫院後,病區防護設施來不及改造,發熱患者即蜂擁而至,最緊張時門診量高達2000人,走廊、過道都是病人。

南方醫院醫護隊員作為第一批進入病區值班人員,接手時親歷了病區環境髒,缺人手打掃;病區擁擠,患者及患者家屬多,秩序亂;醫療設施條件和醫護力量不足;院感防控條件和流程欠缺;以及對漢口醫院當地醫療電子系統和工作流程不熟悉等困難。

雖然來之前隊員們有過思想準備,但還是被眼前這一幕所震驚,隊員壓力很大。

廣東支援湖北疫情防控第一批醫療隊護理組總負責人李利說:“醫療隊接手的漢口醫院呼吸六病區,擁有80張床位,是全院危重症患者較集中的病區。第一天進院值班,隊員看到五六個病人搶救不過來,一下子心理都崩潰了。”

還記得那份“請戰書”嗎?南方醫院援武漢醫療隊今日回院

護長李利很想念兒子

還記得那份“請戰書”嗎?南方醫院援武漢醫療隊今日回院

老將帶著“小湯山”經驗扭轉局面

面對艱難局面,老將帶著當年的“小湯山”精神再戰疫,最危險的事他們第一時間衝在最前頭。

郭亞兵要求值第一個值班,還要參與各種管理工作,如參與制定院感防控新流程及專家組診療方案修定等工作,3次為漢口醫院整體防控和加強學科建設提出書面建議,均被漢口醫院及時採納。

閒下來在酒店,還不忘給隊員打氣,時時鼓勵大家:“要有信心,做好防護不用怕。”

隊員們克服初期心理障礙,積極參加病區整改和患者救治工作。廣東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的漢口醫院護理人員有122人,來自9家醫院,李利第一時間主持了護理團隊排班、協調漢口醫院與各醫院隊伍、安全監控護理人員以及整改優化護理流程等工作。

早期由於醫護人力不足、醫療物資短缺,護士們迎難而上,除正常診療,做好無菌操作、三查七對、手衛生、終末消毒等常規工作外,著手運用“五常法”(常整理、常整頓、常清掃、常清潔、常自律)落實物品定位,還充當起“清潔工、運輸隊、後勤人員”等多重角色,積極參與醫療垃圾分類、病區清潔、落實限制性探視制度、建立陪護人員管理檔案等工作,從根本上將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降到了最低。

經過醫療隊全體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病區隔離措施改善、環境乾淨、整潔,病人搶救成功率、好轉率、治癒率得到明顯提高。

還記得那份“請戰書”嗎?南方醫院援武漢醫療隊今日回院

肖冠華太太來接車


傳承“小湯山”精神培養下一代

“因為他們有抗擊非典的經歷,也有這個經驗,所以有他們帶隊,隊員才感到安心。”

南方醫院重症醫學科肖冠華醫生說,“在去的路上大家都是很擔心的,我在飛機上,心裡反覆示範穿脫防護服的細節,畢竟真要用到防護服的機會很少。而我認識的一個護士登機後也是很緊張的,但沒想到坐在她旁邊的正是李利護長,李利一直給她分享著小湯山的故事,大家懸著的心才放下。”

跟著前輩去戰疫,年輕人收穫良多。肖冠華有兩點感受最深:一是要有信心,二是要有專業知識。像郭亞兵是感染科專業,對預防傳染病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隊員也就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

郭亞兵表示,面對疫情,醫護人員的第一反應是害怕,這是在情理之中,“說不怕那是假的”。

郭亞兵表示,但要學會與恐懼相處,“心理要放鬆,防護要到位。”郭亞兵表示,“經歷過這次抗疫的醫護,他們也積累了不少臨床經驗,懂得如何去處理及面對。”

隊員們同生死,共患難,相處的這73天,將會讓廣東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終身難忘。(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崔文燦
實習生 | 梁曉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