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该怎么去关爱?

在中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始终萦绕在家长们的心头。孩子们的成就彷佛标志着家长们的重大成就。现如今,网络上、新闻里经常有“儿子弑母”、“高中生跳楼”等令人不寒而栗的新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孩子会成为这样呢?现在的家长到底该如何去教育孩子呢?

作为一个家长,深深感觉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孩子难度之大,如果把一个孩子比作一个“谜”语,那么这个谜会有多个谜底。

关爱给的太多,应该让孩子多摔跤

生活现象:小宝要上幼儿园了,早上一起床,必须看一段动画片才肯起床。起床时必须由爸爸妈妈给穿衣服才能赶得上幼儿园的早饭。穿衣、穿鞋甚至刷牙都要父母商量着才行。一不开心,就哭闹着不去幼儿园。一哭闹家长就心疼地妥协。

问题分析:随着80.90后独生子女这一代孩子们的长大,他们的孩子也已经开始到了幼儿、学生阶段。很多家长都是苦恼孩子的自立问题、学习问题、对待家长生活态度的问题上,那么到底什么原因会让这些娃娃们出现这些现象呢?

很多孩子,自从上幼儿园开始,早起穿衣、吃饭、甚至刷牙,都是父母替代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加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经济宽裕,关注点都在孩子们的身上。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想吃什么有什么。这种把孩子伺候的妥妥的家庭氛围,反而给孩子们造成了一种幸福“饱胀感”,从小都不知道什么是“不如意、不开心”。

所以,让孩子“多摔跤”,就是不要代替孩子去做什么,而是让他们学会遇到困难、解决困难,这个解决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中国家长的代劳还是给孩子挪走困难,不学会摔跤、就没有坚强的性格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关爱的方向不对,应该多关心孩子成长的意义:

生活现象:大多数家长在家中的角色是什么?厨师长+后勤员+银行=家长。从幼儿时期开始,家长们就非常关注孩子们能不能吃好,国外进口的水果、名牌衣服和鞋子、进口的食物和饮料。每顿饭三五小菜中,荤素搭配、色泽亮丽。有的直接从饭店定做、请厨师长回家做饭。还有的家长干脆把钱直接给孩子,不管孩子把钱怎么花掉、花在了哪里,只要孩子高兴就行。中学生的钱夹里一打开就是3000员现金。难道这就是家长对孩子们的关爱吗?

问题分析:家长只注重将关爱的方向放在了吃好、穿暖、学习、才艺培养上,每周给孩子安排补课、各种补习班。用“爱”的名义,把孩子的生活填的满满的。我认为更应该关爱孩子内心的世界。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懂得很多,往往孩子的某一句话都是“语出惊人”,而家长还在用老式的教育方法,去关爱孩子的吃、穿、前途上,孩子的目标都是家长给制定的,孩子的努力方向和努力过程都是家长给安排好的。

所以,应该关爱孩子成长的意义。孩子上大学后才知道,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的,从小只将眼光放在了学习上,忽略了真正陪孩子成长的过程。没有很好的陪孩子“玩”,教会他们玩的本领、玩的有意义。应该让他们的童年,更多的是童年的快乐!!

孩子到底该怎么去关爱?

和孩子一起关爱小动物培养“爱心”

孩子到底该怎么去关爱?

和孩子一起游戏,培养动脑动手能力

孩子到底该怎么去关爱?

和孩子一起“玩”的有意义

孩子到底该怎么去关爱?

培养孩子专注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