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一个经常出现在各种书单中的名字。前段时间,终于把这本书看了一遍。书的篇幅不长,故事本身也很简单,书名更是作者信手拈来,“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约等于人民币六毛钱)深陷在泥里,象征世俗的生活。”

我看的版本,是2017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徐淳刚译本,译者本身在导读部分对这本书的解读已经十分精彩,而我个人通过这本书,似乎“颠覆”了之前的一些认知……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坚定地认为:人,生而在世,就肩负着他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如最起码的人类繁衍的责任。所以,之前一直不认可《血色浪漫》中钟跃民的处世方式——为了追求“在路上”的人生,给身边的人却带来了许多的痛苦。但《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的故事,以及书中作者对于人类社会的一些精彩点评,又让我陷入沉思:人类社会本身是很一个极其复杂的团体,在其中生活的每个人的人生又各不相同;每个人所追求的人生真谛也各不相同,每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多种多样,比如本书中的斯特里克兰所追求的“美”是不是也可以算作一种社会责任?虽然他也给身边人带来了种种痛苦,但最后他不是也为人类创造了伟大的画作?正如《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最后也去了可可西里加入了反偷猎大队,也为保护藏羚羊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只是这些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实在与与世俗的框定格格不入,正如本书所说的,其实他们也很可怜——为什么现实不能兼顾世俗的生活和这些“天才”的追求呢?

此外,《月亮与六便士》一书中的“我”对于世俗的各种精彩剖析点评、甚至挖苦嘲讽,都很发人深省、让人反思,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