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经 . 西山经(4 -- 小华之山)

  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

其木多荆[ jīng ] [ qǐ ],其兽多㸲[zuò]其阴多磬[ qìng ]其阳㻬[tú][fú]之玉(【注释】① 荆杞:1. 指荆棘[jí]和枸[ gǒu ]杞,皆野生灌木,带钩刺,每视为恶木。因亦用以形容蓁[zhēn]莽荒秽[huì]、残破萧条的景象。《山海经·西山经》:“ 小华之山 ,其木多荆杞。” 唐 杜甫 《塞芦子》诗:“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明王世贞 《将军行》:“严霜一夜零,华堂遍荆杞。” 清 朱琦 《感事》诗:“楼堞[ dié ]幸少完,室庐剩荆杞。” 2. 喻奸臣。 《文选·阮[ruǎn]籍<咏怀诗>》:“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张铣 注:“荆杞喻奸臣。言因魏室 陵迟,奸臣是生。奸臣则 晋文王 也。” ② 磬石:1. 适宜制磬的美石。2. 寺院中用以召集众僧的鸣器。 3. 山名。在今安徽省灵壁县北。【翻译】再往西八十里,是座小华山,山上的树木大多是牡荆树和枸杞树,山中的野兽大多是【牛乍】牛,山北盛产磬石,山南盛产㻬琈玉)。
鸟多赤鷩[bì],可以御火(【注释】① 赤鷩:赤雉[zhì],即“锦鸡” ,“背负~鸟之毛,服饰甚伟。”② 可以:1、可能或能够。2、表示许可。3、不坏;还好。4、很;厉害 5、可以凭借... ...成为。③ 御:1. 驾驶车马 :~车。~者。2.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 :“百官~事”。~下。~众。3.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用。~览。~旨。~赐。~驾亲征。4. 抵挡 :防~。~敌。~寒。【翻译】山中的鸟是许多赤鷩鸟,能够辟[ pì ]火。)。其草有萆[ bì][lì ],状如乌韭[ jiǔ ],而生于石上赤缘[yuán]木而生食之已心痛(【注释】① 乌韭:一种苔藓类植物,多生于潮湿的地方。又名昔邪、垣[yuán]衣等。 郭璞[pú] 注:“乌韭,在屋者曰昔邪,在墙者曰垣衣。”《广雅·释草》:“昔邪,乌韭也。” 王念孙 疏证:“皆苔属也。” 唐 杨炯 《青苔赋》:“乌韭兮緑钱,金苔兮石髮[fà]。” 唐 崔融 《瓦松赋》:“慙[ cán ] 魏 宫之乌韭,恧[nǜ] 汉 宫之红莲。” ② 赤缘木:赤,此处应该是“亦”,也。缘木,顺着树木。③ 已:1. 止,罢了 :学不可以~。死而后~。2. 表示过去 :~经。事~至此。~往。业~。3.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 :~忽不见。4. 太,过 :不为~甚。5. 古同“以”。【翻译】山中的草有(一种)萆荔草,它的样子像乌韭,但生长在石头上面,也攀缘树木生长,(人)吃了它能治愈心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