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葡萄膨大著色期的精細管理,為提高葡萄產量和品質打好基礎

葡萄膨大著色期是葡萄的二次膨大期,這一時期也是防止裂果現象發生、提高果實著色和含糖量以及病害防治的關鍵時期,由於即將進入採收階段,因此,許多果農朋友往往對這一時期的管理容易出現懈怠的心理,一些管理措施做的粗放不夠精細,導致葡萄產量、品質和賣相都下降,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

做好葡萄膨大著色期的精細管理,為提高葡萄產量和品質打好基礎

一、葡萄著色期之裂果管理

在葡萄的漿果近成熟期,果實常常出現果皮開裂,進而裂口形成幹疤或因滋生病菌發生爛果,降低了葡萄的商品價值。

1、引起裂果的主要原因

  • 負載:葡萄樹負載越嚴重,葉果比小,著色延遲,容易誘發裂果。
  • 缺鈣:近幾年,在葡萄生長後期,缺鈣現象日趨嚴重,鈣肥不足也容易導致裂果現象的發生。
  • 乾溼度不均勻:葡萄果園的乾溼度不均勻,尤其是北方葡萄園,大多處在乾旱地區,前期乾旱少雨,後期多雨,往往在著色期容易出現裂果。
  • 病蟲害:病蟲害發生比較多的果園,裂果現象也比較嚴重。如白粉病為害後,會導致葡萄果皮彈性下降,從果頂出現縱裂;紅蜘蛛為害後,在果面形成褐色鏽斑,從果蒂部開始出現縱裂;另外,藥劑使用不當也容易出現裂果,尤其是乙烯利和赤黴素。
做好葡萄膨大著色期的精細管理,為提高葡萄產量和品質打好基礎

葡萄裂果現象嚴重

2、葡萄裂果的應對措施

那麼,針對這幾個方面的問題,果農朋友應該如何採取具體措施?在管理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

  • 科學負載:按標準示範園的要求進行留果,一般的做法是一斤葡萄葉果比要達到1:25~30,而當前大多的葡萄栽培,葉果比相對不足,甚至還達不到1:10。
  • 科學補鈣:多數果園在後期管理中,存在補鈣不足的現象,為了彌補鈣元素的不足,在後期可葉面噴施0.3%的氯化鈣或硝酸鈣和0.1%硼酸混合溶液,在葡萄果實著色成熟期前後每隔7~10天噴施一次,連噴2~3次。
  • 調節乾溼度:乾旱地區的果園,在果實的膨大著色期,一般要求每10~15天要澆小水一次,不宜大水漫灌,在7~8月多雨的季節,還要注意做好排澇工作。在著色期要適度乾旱,忽幹忽澇是最容易發生裂果的。在7~8月份左右,果園的草要多,生草覆蓋後,果園的乾溼度比較均勻,對防治裂果也有不錯的效果。
  • 病蟲害防治:近幾年,發生炭疽病、房枯病、白腐病嚴重的果園,裂果現象也比較嚴重。因此,在膨大著色期,要加強防病保葉的工作。
做好葡萄膨大著色期的精細管理,為提高葡萄產量和品質打好基礎

二、葡萄著色期管理之上色與增糖

葡萄的色澤與口感是葡萄品質的重要指標,也最終影響葡萄的賣相與經濟收益。然而許多果農朋友目前在實際的生產管理中,存在上色不均、增糖困難、著色不易等問題。

葡萄著色不好,首先與負載有關係,負載重的果園著色比較慢,糖分也比較低;其次,與施肥不合理有密切關係,氮肥比較多,鉀肥比較少的果園,葡萄越輕,上色越慢;再次就是藥劑處理不合理,如吡效隆、赤黴素用量過多,導致果實顆粒太大,最終導致負載較大,上色就比較慢;最後還是葉果比的問題,葉果比失調,葡萄的光合作用速率就大打折扣,有機營養和糖分的合成減弱,上色和增糖就會出現問題。

做好葡萄膨大著色期的精細管理,為提高葡萄產量和品質打好基礎

1、控氮補鉀

從果園管理上來說,首先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重點是補充鉀肥。在葡萄的膨大著色期,施肥要以低磷高鉀的肥料為主,最好選用水溶肥,吸收和利用效率較好。

在實際的施肥管理當中,建議每7~10天衝施一次3%硫酸鉀5㎏和0.3%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在做好地下補充的同時,每10~15天葉面噴施1次0.3%磷酸二氫鉀溶液。通過地下和地上補鉀相結合,解決葡萄的增糖著色問題。

2、做好溫度調節工作

增糖上色與溫度有密切關係,在膨大著色期,增糖上色的最佳溫度為25~30℃,超過35℃,葡萄的上色就特別困難。在葡萄生長後期,正值炎熱季節,大多數溫度都在32℃左右,配合根施和葉面噴施鉀肥,上色就比較容易。

3、合理打葉摘副梢

葡萄要上色快,就要有合理的光照,提高葡萄植株的光合作用。因此,在膨大著色期,要打去下部光合作用差的老葉、病葉;另外,還要疏除影響光合作用的過密枝和摘去比較長的副梢。

做好葡萄膨大著色期的精細管理,為提高葡萄產量和品質打好基礎

三、葡萄膨大著色期管理之病害防治

葡萄進入二次膨大期,果實日漸成熟,這一階段是獲得優質高產葡萄的關鍵時期,除了注意提高葡萄果實的品質之外,還要注意一些病害的防治。葡萄著色期高發的病害主要是霜黴病和潰瘍病。

1、膨大著色期霜黴病的防治

霜黴病的防治最根本的是要加強前期的預防工作,如果前期忽視了預防工作,後期的防治難度就很大。首先,在發病前就要重點噴施保護劑,藥劑可選用代森錳鋅、朋克、波爾多液,將病菌的基數降下去;其次,除了前期的預防工作很重要,後期的摘心管理也很關鍵。

我們都知道霜黴病主要危害葡萄的幼嫩葉片,因此,要適期做好摘心,摘心管理工作到位的葡萄植株,葉片的木質化好,病害發生的就輕;最後,一旦已經發生霜黴病,就要通過藥劑來防治,藥劑可選擇金科克、烯酰嗎啉、黴多克、霜脲錳鋅等,近幾年在葡萄霜黴病的防治上都有不錯的效果。對於發病的葡萄園,要加強治療,治療之後緊接著要打保護劑,在治療劑和保護劑交替使用的同時,還要加強果園溼度的管理,儘量避免出現霜黴病發病的適宜環境。

2、膨大著色期潰瘍病的防治

潰瘍病果農朋友也叫腐爛病,關鍵也是要做好前期的預防工作,如果後期已經發生,要控制就為時過晚。在進入5、6月份以後就要重點進行預防,藥劑可選用苯醚甲環唑、氟硅唑丙森鋅、嘧菌酯類等來進行預防。潰瘍病的發病多發生在套袋果實的內部,一旦發病嚴重,就要將套袋取下,通過噴施嘧菌酯、苯醚甲環唑等藥劑來進行控制,然後再進行套袋。

做好葡萄膨大著色期的精細管理,為提高葡萄產量和品質打好基礎

四、葡萄膨大著色期管理之採收問題

要生產優質葡萄,最後的一個管理環節是適期採收。近幾年,果農在葡萄種植時往往會產生一個誤解,認為葡萄著色後就是成熟了,其實,顏色並不是判斷葡萄是否成熟的標準,而是應該根據含糖量和生育期來決定。

對於戶太、巨峰這類品種,著色越好意味著成熟越好,但是不是所有的品種著色好就代表著成熟。因此,要正確確定葡萄的成熟期,一般要檢測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如夏黑葡萄,真正進入成熟期後的含糖量應該在19~22,戶太一類的葡萄含糖量應該在16~18。市面上經常出現上色好而品質差的葡萄,就是許多果農朋友把著色與成熟混淆了,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因此,在採收時,要根據含糖量確定是否進入採收期。

除了檢測含糖度以外,葡萄的生育期也是判斷葡萄成熟的重要指標。如夏黑葡萄,生育期在80~90天,就要根據花期倒推成熟期,就比較科學,其它品種的葡萄的採收也是這個道理。當前葡萄的採收普遍存在早採、盲目採收,導致葡萄的品質下降。

另外,在著色成熟期,許多果農朋友盲目使用催紅劑、催熟劑,促使葡萄的成熟期提前10~15天,葡萄通過非自然途徑催熟,往往品質比較低下,使得許多優良的葡萄品種失去市場。因此,對於通過化學藥劑催熟,能不用則儘量不要使用甚至要禁止使用。

做好葡萄膨大著色期的精細管理,為提高葡萄產量和品質打好基礎

在葡萄的著色成熟期,防裂果、提高著色和含糖量、病蟲害防治以及適期採收是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因此,果農朋友要儘量將這些工作精細化,為最終獲得高產和高品質打好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