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幼小衔接的娃看图说话

疫情期间,幼小衔接的孩子上网课不现实,不上网课又让人担心升级后跟不上,我就带娃边玩边学。

我带幼小衔接的娃看图说话

(这棵盛开的三角梅旁)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拉长了这个寒假。目前,孩子们还不能进入课堂,进行正常的学习。这不禁让人备感抓狂。

中小学生在家对着电脑和手机上网课时,作为家长的我们,没有一个人不担心孩子眼睛的。现在小近视眼那么多,上网课会不会加快了近视的节奏可想而知。可不上网课,我们又担心开学后孩子跟不上。虽然纠结,但我们也不能误了孩子学东西。

除了中小学生,还有一个群体不容忽略,那就是处于幼儿园升小学阶段幼小衔接的孩子——他们年龄小,眼睛特别稚嫩,不适合长时间对着电脑和手机学习。再说幼儿园也没有规定幼小衔接的孩子要上网课,但孩子整天这样在家不管不顾的玩着,我相信很多家长会像我一样有焦虑感。

茏茏正是处于幼小衔接的阶段,下半年就该上小学一年级了。不知道其他家长怎么想,我是真担心他在这个长假玩荒了,没有衔接好而影响到一年级的进程。我琢磨了一下,决定从辅导他写看图说话开始。因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就要写看图说话了。这些都是在为三年级写作文打基础。作文的成绩在考试中所占的比分,就不用多说了,我们都知道。

其他我不擅长,但作文和看图说话没问题。于是,前不久,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茏茏学看图说话。当然,就算不为写作文打基础,也可以锻炼、培养他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上周的一个傍晚,我带着来来和茏茏出门放风,来到小区附近偏僻的地方,这里有农田和待建的建筑。空旷的原野上,有疯长的野草,而野草上空的蓝天上,挂着一弯月芽。

我带幼小衔接的娃看图说话

(看,天边的月芽)

此时,太阳还没有下山,但月亮已经出来了。我赶紧让他们看天空的月亮,并且开始引导他们(主要是引导茏茏),我说:“咱们用这个月亮来说一句话,说说这个月亮像什么好不好?”

他们都很乐意,但一时想不起来怎么表达,我就先说:“月亮多像一张被咬了一口的饼呀!”

来来想了想,说:“月亮像一张飞向天空的月牙饼,照亮我们的路程。”

这好像启发了茏茏,他开心地说:“月亮像一张饼,被掰开了,一半在天上,一半在地上。”

我用大拇指按了一下他们的鼻子点赞说:“恩,不错,但是妈妈这个头儿没起好,咱们都想到了吃的哈哈!”

他们哈哈大笑,来来说:“我又想到一个——月亮像弯弯的眉毛。”

茏茏说:“我也想到个——月亮,像被我咬了一口的饼干。”

虽然还是把月亮比作了吃的,但我感觉茏茏的思维正在慢慢打开。

两天后,我们又在路边看到一只老鼠,钻到正在盛开的三角梅一旁的洞里,它跑得很快,身子钻进了洞里后,尾巴才跟着进了洞。我还没说话,茏茏就大叫:“老鼠!”

我赶紧抓住这次机会,跟茏茏商量:“你给妈妈说一下,刚才看到的老鼠是什么样子的?给妈妈说个看图说话。”

来来的课本上有看图说话,我曾经尝试着让茏茏说过。

茏茏想了想,说:“老鼠从草丛里蹿出来,跑到了洞里,尾巴上像绑了一把火一样快。”

说完后,他就仰起了小脸,我用大拇指在他鼻子上按了一下,说:“点过赞了!”他开心得眼睛弯成了月亮。

晚上做饭时,我趁热打铁,继续让他说“看图说话”。

我指着刚打进碗里的鸡蛋,问他:“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的这些让你想到了什么,你给妈妈说一下吧!”

茏茏看了一会儿鸡蛋,说:“鸡蛋就像陨石落在地球上,大坑里有很多零零散散的火,就是鸡蛋液,还有几粒火星上掉下来的很烫很烫的碎片。远处看就是很小的碎片,但近看就像房子一样大。”

……

就这样,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是玩耍时,还是做其他事时,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想象、去总结。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也是丰富的。而我们成年人的眼光,早已被条条框框禁锢成了篱笆墙里的影子。我们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就像那天看到的月亮,如果成年人不发挥想象的话,对成年人来说,正确答案就是月亮,月芽。而对孩子来说,挂在天上的那弯月亮,不仅仅是月亮,还是各种美好的事物。

而看到老鼠钻进了洞里,我想,很少能有成年人想到,老鼠跑得快得像尾巴上绑了火。

关于鸡蛋的看图说话,我是万万想不到陨石和火星的。


cz\u001e�7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