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42-岁寒而知松柏

《论语通读》42-岁寒而知松柏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只有到了天寒地冻的时节,才能知道松柏是林中最后凋落的啊。

你听到这句,有什么感觉,这句子美不美?

孔子仅仅在说自然界里的苍松翠柏吗?当然不是,他说的是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不到关键时刻,一个人的内在修为到底有多强大坚定,是看不出来的。

就拿子路来说,听过前面课程的讲解,你应该对他印象很深了。

后来他去了卫国的大夫孔悝(kuī)家里做采邑的总管。当时卫国发生了政变,孔悝跟卫出公的父亲蒯(kuǎi)聩一起作乱,子路听说了急急忙忙赶回城里。

同样在卫国做官的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羔逃了出来,给子路通风报信,告诉他不要白白回去送死。可是子路觉得自己吃孔悝的饭就不能躲避孔悝的危难,坚持进了城。

子路要求蒯聩不要重用孔悝,见他们不听,打算放火烧了他俩登上的高台。蒯聩于是派人攻击子路,打断了子路系住帽子的缨带。子路说,君子就算是死也不能不戴帽子,就停下来系上缨带,这个节骨眼上就被人打死了。

子路临危不惧,这叫勇;不徇私情嫉恶如仇,这叫知义;君子死而冠不免,这叫守礼。别看平常这个人直性子急脾气,没少被老师敲打,关键时刻有勇、知义、守礼,这就叫“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后来,中国文化里还把经冬不衰的松竹梅叫做岁寒三友,用来象征君子的高洁和风骨。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有智慧就不会困惑,有仁德就不会忧虑,有勇气就不会畏惧。

知者、仁者、勇者,字面上看可能是三种人。但夫子并没有把知、仁、勇绝对割裂开来,它们都是君子必备的品格,是完整浑成的素质,互为表里。

仁者不忧,难道仁者没有忧虑吗?当然不是,这里说的就是君子坦荡荡,没有个人利害得失的考虑,不会患得患失,所以无忧。

他还特意挑明,知、仁、勇其实是进学的三个阶梯,你只要一心向道,求仁得仁,必然会一步一步学有所成,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这句话,历代的读书人都非常重视,它涉及到了智、仁、勇的关系。

宋代大儒朱熹是这么解释这句话的:

“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所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此学之序也。”

朱子是说:如果你是真正的智者,你的智慧足以明理,就像用烛光照亮黑暗一样。一旦明了理,当然就能克服自己的私心,由于心中一片光明正大,怎么还会忧虑呢?明理无私的刚正之人,其浩然之气足以合乎道义,面对世界自然不会产生恐惧 。

这话说得有意思,你看,朱子不愧为理学大家,上来就开宗明义,把智和理联系起来。

这里说的“烛理”,意思是洞明天理,智者心里明明白白,通晓大道。而真正懂得了大道,当然能够为人处世公义为先,可以战胜私欲,不落俗谛。这就像孟子说的,心中自有浩然正气,那他面对世界怎么会有恐惧呢?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孔子说:有人可以共同进学,却未必能趋于大道。有人可以同趋大道,却未必可以立于礼。有人可以立于礼,却未必能通达权变。

这句是在告诉学生们,虽为同学,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对所学的道理领悟和理解也不同。后世学者从中读出了更深一层的意思。

实际上,这句话涉及到学习的四个境界、四个阶段,可以和夫子前面讲的知之、好之、乐之做比较,其最高境界是相通的。乐之者,就是可以权的境界。

为什么这么说?你体会一下,这个“乐”字与“权”字的关系,乐是游刃有余,物来顺应的意思。那么,这个权字,该怎么理解呢?

明代学者王龙溪曾经回忆先师王阳明,说他的老师讲过悟道的三重境界:从文字上悟来的叫解悟,从情境中得来的叫证悟,最高的境界叫彻悟。所谓彻悟,是能够离开文字和情景,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灵活应对。

他的原话叫“触处逢圆,愈摇荡,愈凝聚”。四百多年前的这个话,讲得真是好!这就是能权变自如的境界。

一个人的学习最终追求的目标,就应该是能把所学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应对自如、灵活机动。

既解决问题又不违背原则,做到中庸圆融,这才是与道同体、无分道艺的最高境界。


“唐棣之华(花),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唐棣树开花,风中摇曳起伏翻动。岂能不想你?实在是相距太遥远了。孔子说:根本就没有真动心吧,(真想)那儿还有什么远近呢?

你听“唐棣之花”这四句,感觉是不是很像《诗经》的韵律?但我得告诉你,这四句并没有收在今天305首的《诗经》版本里。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来,今天流传的《诗经》,确实是经过整理的。

后面的“子曰”,是孔子就着这句诗做的评论。

这句“未之思尔”的“思”字,有味道。咱们前面讲过,“吾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这里说到“思”也是同样的看法,真想的话,不就在我心中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