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大環境向下,是買房還是捂緊錢包,購房者該如何選擇呢?

房價上漲老百姓容易恐慌性購房,但是房價下跌老百姓也很焦急,樓市大環境向下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想買房但是又怕自己在高位接盤了,想抄底也不知現在是不是合適的時機,所以讓人難以選擇。而筆者建議,如果是還在猶豫的購房者,目前大可不必著急入市,或許捂緊錢包比買房更加重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 當前是信貸緊縮的狀態,錢比房子更有價值

對於信貸緊縮這一點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開發商融資困難,所以他們不惜降價賣房來換取週轉的資金。但是對於購房者而言,目前買房貸款要遠比以前困難,首先是銀行房貸利率持續上調,放款週期還很慢,由此來看,即使房價下降了買房也不是個好時候。而且以目前的局勢來分析,2019年市場也難以回暖。

2. 如今商品房的金融屬性在降低,房子變現更難

以前炒房是可能賺錢,但是如今炒房就屬於把自己的錢送給開發商上,首先我們可以看到炒房客都逐漸的退出樓市了,無論是全身而退的還是深陷其中的都基本上銷聲匿跡了,所以房子的價值更是淪為了“紙上財富”。當房子變現難的時候那麼也就意味著房價很難再有大的上漲空間了。而目前正是炒房客變現難的時刻,如果這會兒去買房就屬於幫開發商或者是炒房客脫手。

3. 樓市調控初見成效,房價下跌也剛剛開始

儘管當前很多專家都紛紛分出來給房地產市場吹暖風了,但是我們要跟著國家的政策走,專家的話並不能代表樓市的真實發展情況,他們或許只是某些利益方的代表,而住建部和一些官方媒體都一直在強調國家對於樓市調控的決心和信心,目前調控初見成效,房價下跌才剛剛開始,所以捂緊錢包才是真理。

綜合多方面來看,未來買房的主導權是掌握在購房者手裡的,開發商要順應政策和市場的規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週轉,追求高利潤。過去很多房企都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高價拿地,蓋高價房,最後讓購房者來買單,如今正是購房者可以拿回主動權的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