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官員要做些什麼事,才能長久的被百姓記住,從而青史留名?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人,是我國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一個官員要做些什麼事,才能長久的被百姓記住,從而青史留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當政期間,最大的功績便是推動了變法,從此“王安石變法”成為了中國古代著名的改革運動被載入史冊。

王安石變法發生於宋神宗熙寧年間,公元1067年,宋神宗即位,立志革新,於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召王安石入京,變法立制,富國強兵,欲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

為了挽救北宋王朝的統治危機,王安石頒佈了一系列旨在富國強兵的法律,例如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

但是,由於王安石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於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元豐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

一個官員要做些什麼事,才能長久的被百姓記住,從而青史留名?

變法失敗了,王安石也被排擠出了政治生活,頒佈的法令也都被廢除。但王安石的諸多作為裡有沒有沒有被百姓遺忘的呢?如果說有得話,那就是他的農田水利法推行期間所建設的水利工程了。

1069 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十一月頒佈農田水利法,要求各縣將本縣荒廢土地的數量、原因,以及今後如何立法、召募墾闢;境內河流有無淺塞須要疏浚,陂塘堰埭有無廢壞須要興修等種種事關水利興修的情況一一指出,並提出如何進行修建,合用多少工料;資金不足,可以依照青苗法條例向常平倉借貸,如常平倉官錢不足,還可向富戶借貸,依例出息,官為立簿,代為催還等;在確定工程是否修建前,主管官吏要和各路提刑或轉運官吏協商,對百姓提出修建工程的意見進行調查,工程量大的上報朝廷。各州縣在施工之前,要求繪製成圖,說明具體實施方案並上報。

1070 年八月,北宋政府實行了差官察訪制,派遣官員察訪各地的農田水利事宜。到 1076 年末,全國總共興修水利一萬多處。

總結來說,王安石這一時期力促開墾荒地,重視農田水利規劃,規定水利工程的審核、監督辦法,提出工程經費籌集辦法。北宋中央統一部署、地方政府負責實施(政府主導),政府重視對水利工程的規劃,監督管理體制較完善,有一定的資金保證(資源來源多樣化),水利建設得到農民的支持。最終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最終,王安石的變法雖然失敗了,法令被廢除了,王安石本人也被罷官了,但他修建的水利工程還在發揮作用,人民群眾也一直因為這些基礎設施的存在而享受實實在在的好處。王安石的美名也因為這些設施的存在而一直在民間流傳。

一個官員要做些什麼事,才能長久的被百姓記住,從而青史留名?

王安石變法時期留下的水利設施木蘭陂

無獨有偶,歷史上還有不少官員能夠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留下自己的美名,不是因為他們攻城略地,也不是因為他們曾經顯赫一時。例如秦國的李冰修築的都江堰,蘇軾、白居易在西湖邊留下的蘇堤、白堤.....人們對於這些為民做主的好官會記上世世代代,而當年那些比他們權力更大、財富更多的皇帝宰相們卻早已被世界遺忘。

一個官員要做些什麼事,才能長久的被百姓記住,從而青史留名?

西湖盛景之一“蘇堤春曉”

生命會失去、財富會消散,但那些真正造福於百姓的基礎設施會留下來,成為一位官員留在歷史長河中的航標,長久的被人民所傳誦。

一個官員要做些什麼事,才能長久的被百姓記住,從而青史留名?

都江堰為紀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