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林寺桃花》:人之所以言之鑿鑿,是因為知道的太少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首《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經典作品之一。

公元817年,白居易來到廬山香爐峰上的大林寺,看到一片桃花盛開在繚繞的雲霧中,很是驚喜,於是寫下了這首《大林寺桃花》。

讀《大林寺桃花》:人之所以言之鑿鑿,是因為知道的太少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農曆四月,春天的腳步已經走遠,夏暑即將到來,桃花也已隨春天的腳步走遠,零落成泥。但這山寺之中的桃花卻“不諳時節”的正要準備盛開,不由驚喜萬分。

相比較於前兩句,很多人對後兩句比較陌生,如果說前兩句是在描寫“山下春已逝去、山上春才到”的現象,那麼後兩句則表達出了作者情緒上由“惋惜憂愁”到“驚訝欣喜”的轉變。

讀《大林寺桃花》:人之所以言之鑿鑿,是因為知道的太少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春天在我們心中無比珍貴,因為它美好而短暫,我們常常埋怨春天走到太早,無跡可尋,原來呀,春天是躲進這山裡來了。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是因為“海拔越高、氣溫越低”的自然科學道理引起的,不足為怪。但古詩所描述的從來都不僅僅是眼所見的現狀。

人之所以言之鑿鑿,是因為知道的太少

從小看過很多的寓言故事:一葉障目、井底之蛙、盲人摸象等等,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諷刺意味,諷刺有些人看不到事物的全貌,諷刺有些人目光短淺。其實,這應該是大部分人共有的弱點,只是有強弱之分。

讀《大林寺桃花》:人之所以言之鑿鑿,是因為知道的太少

說“這個肯定是……”的人,可能在春去夏至、落花成泥的時候並不知道有大林寺的存在,那裡的桃花正在爭先鬥豔。


說“這個應該是……”的人,知道在“人間四月芳菲盡”的時候,在世界的某個地方可能上演著“山寺桃花始盛開”的驚喜。

人之所以言之鑿鑿,是因為知道的太少;同樣之所以謙虛謹慎,是因為知道世界之大,看不到全貌,在看不見的地方,不知道正在發生著什麼。

就像這次疫情,山東人民為武漢人民捐贈了大批量的蔬菜,很多武漢市民收到蔬菜很是感謝,順便調侃了一句:能不能順便把食譜也捐過來,有些蔬菜見都沒見過,不知道怎麼吃啊。

看,我們沒見過的東西真的太多太多了。

讀《大林寺桃花》:人之所以言之鑿鑿,是因為知道的太少

等疫情過後,走出去吧,除了腳步還有心靈。

走出去,皆是春夏秋冬的饋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