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材的色彩搭配有什麼學問?

色彩是構成美的重要因素,西方插花特別強調色彩的運用。花材本身色彩鮮豔豐富,但如何搭配才能和諧悅目,則需要掌握一些色彩的常識。

花材的色彩搭配有什麼學問?

色彩的構成

色彩有“無彩色”和“有彩色”之分。無彩色是指白、灰、黑色;有彩色是光譜色彩中的各種顏色,即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彩有原色、間色和複色之分。紅、黃、藍三色為原色,不能混合生成,其他色都可以用任意原色混合調配而成。二原色之間的混合產生間色,間色與間色的混合為複色。

色彩是由色相、明度和彩度三要素構成的。白色和黃色的明度最高,黑色和紫色的明度最低。彩度即彩色中混入無彩色(黑、白、灰)的多少,如純紅色彩度高,而混人白色呈粉紅色,則彩度就低了。明度和彩度合在一起,使色彩有明暗、強弱、濃淡的區別,則稱之為色調。

花材的色彩搭配有什麼學問?

色彩的表現機能

色彩是富有象徵性的,它有冷暖、遠近、輕重以及情感的表現機能。

1.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本身並無溫度差別,但能令人產生聯想從而感到冷暖。紅、橙、黃等色使人聯想到太陽、火光,產生溫暖的感覺,因而稱暖色系,具有明朗、熱烈和歡樂的效果。明度高的色彩炫耀而奢華,彩度低的色彩含蓄而樸實。插花時可根據不同的場合、用途來選擇不同的色彩。

2.色彩的輕重感

色彩的輕重感主要取決於明度和彩度。明度愈高,色彩愈淺,感覺愈輕盈;而明度愈低,色彩愈深則愈覺重。插花時要善於利用色彩的輕重感來調節花型的均衡穩定。顏色深的暗的花材宜插低矮處,而飄逸的花枝可選用明度高的淺談顏色。

3.色彩的遠近感

紅、橙、黃等暖色系,波長較長,看起來距離會拉近故稱前進色。藍、紫等冷色系,波長較短,看起來距離推後,故稱為後退色。黃綠色和紅紫色等為中性色,感覺距離中等,較柔和。明度對色彩的遠近感影響也很大,明度高者感覺前進而寬大,明度低者則遠退且狹小。插花時可利用這種特性,適當調節不同顏色花材的大小比例,以增加作品的層次感和立體感。

4.色彩的感情效果

色彩能夠影響人的心情。不同的色彩會引起不同的心理反應。不同民族習慣和個人愛好,不同的文化修養、性別、年齡等會對色彩產生不同的聯想效果。如中國傳統習慣喜慶節日偏愛紅色,白色則認為是喪服的顏色。而西方則相反,結婚時新娘的服飾喜用白色。所以選擇色彩時需適當留意對方的喜好,以免引起誤會。一般常見的色彩情感有以下幾種。

花材的色彩搭配有什麼學問?

(1)紅色具有豔麗、熱烈、富貴、興奮之情。人們習慣用紅花來表示喜慶、吉祥。

(2)橙色是豐收之色,表示明朗、甜美、成熟和豐收。

(3)黃色有一種富麗堂皇的富貴氣,象徵光輝、高貴和尊嚴,我國皇宮寶殿等裝飾的琉璃瓦是黃色的,以示至高無上。但是在喪禮上,黃色的花卻使用十分普遍。在日本,黃菊只用於喪禮。西方送黃玫瑰表示分手。

(4)綠色富有生機,富有春天氣息,又具有健康、安詳、寧靜的象徵意義。

花材的色彩搭配有什麼學問?

(5)藍色有安靜、深遠和清新的感覺,往往和碧藍的大海聯繫在一起,使人心胸豁達。但從消極的面來看,也有陰鬱、貧寒和冷淡之感。比利時人最忌藍色,不吉利的場合都穿藍色。但有時藍色會成為時尚流行色,視當年流行情況而定。

(6)紫色有華麗高貴的感覺,淡紫色還能使人覺得柔和、嫻靜。

(7)白色是純潔的象徵,具有一種樸素、高雅的本質。西方婚禮上,新娘喜用白色。但是,在我國民族習慣中,白色則有悲哀和死亡悼念的含義。

(8)黑色具有堅實、含蓄、莊嚴、肅穆的感覺,同時又易與黑暗聯繫在一起。

色彩的象徵和聯想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反應,受到歷史、地理、民族、宗教、風俗習慣、時尚流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並不是絕對的,在插花時只能作為色彩運用的參考,而應按題材內容和觀賞對象進行色彩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