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會倒閉嗎?”


瑞幸咖啡的事件,在一夜之間刷爆了屏。起因很簡單,公司自認虛假資金交易。


“瑞幸會倒閉嗎?”


我不炒股,也沒有接觸過美股。可在消費者領域都想都關注一個答案:


“瑞幸咖啡會倒閉嗎?”


於是我在Kevin和他的產品朋友系列社群,以此為話題發起了一個討論。大量的產品、運營、互聯網同學參與了討論。


同時一個投票,你認為瑞幸咖啡會倒閉嗎?


因源於渾水做空瑞幸咖啡的研究報告指出


通過各種手段,19年Q3和Q4,每家門店每天年銷量分別至少誇大了69%和88%。


收集了及玩法用戶數據,發現每件商品淨售價至少認為提高了1.23元或12.3%。


19年Q3廣告指出誇大逾150%,並將這筆費用及計入收入和店面臨;大量股票質押、股東轉移套現與資產轉移,加速危機擴散。


產品經理、互聯網人也是第一批這類產品的使用者,往往有趣、好玩、新穎的產品都是從這批人群擴散出去的。在發出該話題討論後,群裡的同學都積極參與了討論和結果預測。


以下我收集了產品朋友群裡部分同學的精華討論,看看產品經理們都怎麼思考這個問題的吧。


某UI設計同學


很久沒有喝瑞幸了,先喝一杯再聊


某志願者同學


需求是在的,咖啡本來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飲品,自始自終都會迴歸到消費,

穩定且便宜的當然會有需求,

只不過在國內語境中咖啡獲得了遠比咖啡高的附加因素


「抖音工作坊」


投資的話還是要看盈利點,賣貨肯定不是盈利點,叫瑞幸平臺更合適吧


某大廠 產品


某段子說:“越來越看不懂了,一家因造假被曝光而暴跌的股票,因為在美國上市,就被宣傳為民族之光,朋友圈刷屏,那意思就是,我們都是一幫騙子,鼓勵大家多去騙外國人的錢,這是什麼邏輯,哪有這麼看不起自己民族的人,請不要侮辱我們,我們華夏民族,是禮儀之邦,不是阿扎裡。沒有誠信,何來信譽,何談振興發展,百年大計。”


某金融產品


股市-公司運營,是兩回事。


但實錘作假了,在美帝這種國度的,就是信用破產翻不了身了,看看同期神州系暴跌,殃及池魚可少不了。


某產品助理


昨天換手率290%,還是有人在趁亂抄底的。


深圳某產品


現在抄底風險很大。


成都某產品


要是真的倒閉對於我們來說至少不好。


某深圳產品


咖啡行業其實算是一個苦行業,星巴克的利潤率也沒多高。總之不是一個暴利行業。


如果瑞幸不能真的降低成本,那麼最終就只能靠融資和造假了。app應該是有助於降低成本的,但是這部分降低的成本,佔整個鏈條的多大一部分不好說,實際上星巴克去優化的鏈條很長。


不用講社交、無限場景、新零售這樣高級的場景,就看瑞幸能不能做到盈利,或者做不到你做到毛利打平,甚至現金流為正,都做不到那就是為夢想而窒息。


好好的產品不賺錢,非說要靠平臺賺錢,難道不是證明你的產品做得爛嗎


某廣州產品


沒有了優惠券的瑞幸,性價比甚至比全家的咖啡要低吧。


某大廠實習生


喝呀 我的券還有呢。


某產品


瑞幸起初這一路狂奔的趨勢和似乎不可能盈利的商業模式,就不被絕大多數國內市場及圈內人士看好,他們定位也很精準,做數據,講故事給外國人聽,走純資本運作路線,帶著一顆定時炸彈走上了不歸路。


現在市場普遍看空,瑞幸未來一段時間將會無止盡的訴訟,罰款,資本不再砸錢給瑞幸,原本燒錢補貼的模式難以為繼,資金鍊短缺需求下降,大部分人可以預料到的是瑞幸將會迎來一波關店潮,如果我有錢我肯定繼續做空它,還抄底 。


瑞幸服務器都崩了,紛紛出售手裡的價值資產。


某北京產品


看有人會不會相信他的故事以及瑞幸對管理層的“態度” 如果造假這個事情能找到背鍋俠,故事講出來還有人信就不會徹底涼。


喜茶咖啡買一贈一了 。


瑞幸能做到現在 是因為 相信了這個故事 不在國內 是因為沒人相信這個故事 不好搞到投資 商業模式行不通 但 不知道啊 他們覺得行。


所以還是這兩個問題


1. 故事能不能講的通:商業模式

2. 有沒有人信:投資


某互聯網人


瑞幸的成功主要是燒錢補貼,大部分用戶都是以白嫖心態,或者低價優惠券,不用就吃虧的心態消費的。


所以前期瑞幸都是拿資本主義的錢,來發大量的超級優惠券,引導用戶消費,瑞幸用戶群體的忠誠度不好估量。


我個人覺得,這次瑞幸咖啡事件,應該虧的最慘的是美國的散戶,投資有風險,如果是瑞幸高層玩的一手棋,抄底能大賺,如果不是瑞幸玩的手段,那麼估計會虧挺慘。


但是真的虧的很慘,應該會有大佬入資,畢竟現在瑞幸口碑炒的蠻好的。


現在網上的輿論大部分都是誇瑞幸是國貨之光,拿資本主義的錢,補貼國內大眾,讓國人白嫖,瑞幸的用戶市場主要就是國內,反正目前國內的口碑還是挺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