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对小麦生产极为有利!但要防止哪些问题?

农作物生产的多少,无不受到气象因素的影响。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农业生产工程,其他因素再好,没有“天帮忙”或气候的支持不行!而小麦产量如何,是多是少,更多是受冬季气温(也就是我们说的冷冬和暖冬)影响最大。

“暖冬”对小麦生产极为有利!但要防止哪些问题?


2019-2020年度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的?“今冬是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这消息来源于11月5日下午中国气象局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叶殿秀表示:根据会商预测结果,今年冬季,我国是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

暖冬,对这个年度小麦实现丰产丰收肯定是极其有利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历年来,逢是小麦丰产丰收年,几乎都得益于本年度暖冬的支持,它首先表现在了冬后麦田群体较大或群体“合理”上,这为实现“多穗”奠定了基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暖冬,为了保证明年小麦能够实现丰产丰收,更要注意冻害问题。

保证水分 以前因为暖冬,农民该浇冻水不浇冻水了;麦地上冻后,该镇压的不镇压了,结果麦田冻害照样发生、冬春死苗照样严重!这是因为,暖冬更容易让麦田土壤中水分流失,没有适宜水分陪伴的麦苗更容易发生冻害,“寒旱一家”嘛!

选择冬性偏强麦苗 由于冬季气温较高,一些小麦没有进入“深休眠”状态,特别是黄淮偏南麦区,有些麦田的麦苗还处在缓慢生长状态,这样一旦降温或寒潮来袭,小麦冻害同样会发生,所以选择冬性偏强一些的品种和不过分早播,冻害发生就会轻一些,或不发生。

“暖冬”对小麦生产极为有利!但要防止哪些问题?


暖冬也会有倒春寒 气象专家所说,“即便冷冬大概率不会出现,但并不意味着极端低温不会‘现身’,气候变暖正导致着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得越来越频繁。”冷冬与暖冬,多是按照一个冬季气温的平均值来界定的,但对小麦有影响的不光光是平均值,而气温“极端”的升降对小麦的危害才更大,所以暖冬出现小麦冻害也就不再新鲜了。

倒伏严重的年份多是暖冬 大多数的农户,播种量使用得非常大,今年在“借墒播种”大潮的推动下,播期还很早,在播期早播量大条件下,再遇到暖冬气候对小麦群体有明显促进作用,倒伏风险就会大增,这一点应当引起注意,提前采取对应措施进行预防。

“暖冬”对小麦生产极为有利!但要防止哪些问题?


无论遇到暖冬还是冷冬,都要注意这3种情况:(1)品种有欠缺。只要选择的品种冬性不强,幼苗颜色发淡、习性直立、分蘖显少。不说是冷冬,就是暖冬,麦子也很难不受冻。(2)没有种好。播种期较早,播种深度不在3-5 cm米适宜深度内,玉米秸秆没有细碎和深埋,播种后没有及时镇压,该浇冻水的地区或麦田没有浇冻水等。(3)受伤害的麦田。不择时机胡乱镇压的麦田,过早浇水的麦田,除草剂施用不当,麦苗受到较严重伤害的麦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