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對小麥生產極為有利!但要防止哪些問題?

農作物生產的多少,無不受到氣象因素的影響。所謂“天時地利人和”,農業生產工程,其他因素再好,沒有“天幫忙”或氣候的支持不行!而小麥產量如何,是多是少,更多是受冬季氣溫(也就是我們說的冷冬和暖冬)影響最大。

“暖冬”對小麥生產極為有利!但要防止哪些問題?


2019-2020年度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的?“今冬是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這消息來源於11月5日下午中國氣象局的新聞發佈會。發佈會上,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葉殿秀表示:根據會商預測結果,今年冬季,我國是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

暖冬,對這個年度小麥實現豐產豐收肯定是極其有利的。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歷年來,逢是小麥豐產豐收年,幾乎都得益於本年度暖冬的支持,它首先表現在了冬後麥田群體較大或群體“合理”上,這為實現“多穗”奠定了基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暖冬,為了保證明年小麥能夠實現豐產豐收,更要注意凍害問題。

保證水分 以前因為暖冬,農民該澆凍水不澆凍水了;麥地上凍後,該鎮壓的不鎮壓了,結果麥田凍害照樣發生、冬春死苗照樣嚴重!這是因為,暖冬更容易讓麥田土壤中水分流失,沒有適宜水分陪伴的麥苗更容易發生凍害,“寒旱一家”嘛!

選擇冬性偏強麥苗 由於冬季氣溫較高,一些小麥沒有進入“深休眠”狀態,特別是黃淮偏南麥區,有些麥田的麥苗還處在緩慢生長狀態,這樣一旦降溫或寒潮來襲,小麥凍害同樣會發生,所以選擇冬性偏強一些的品種和不過分早播,凍害發生就會輕一些,或不發生。

“暖冬”對小麥生產極為有利!但要防止哪些問題?


暖冬也會有倒春寒 氣象專家所說,“即便冷冬大概率不會出現,但並不意味著極端低溫不會‘現身’,氣候變暖正導致著全球極端天氣事件發生得越來越頻繁。”冷冬與暖冬,多是按照一個冬季氣溫的平均值來界定的,但對小麥有影響的不光光是平均值,而氣溫“極端”的升降對小麥的危害才更大,所以暖冬出現小麥凍害也就不再新鮮了。

倒伏嚴重的年份多是暖冬 大多數的農戶,播種量使用得非常大,今年在“借墒播種”大潮的推動下,播期還很早,在播期早播量大條件下,再遇到暖冬氣候對小麥群體有明顯促進作用,倒伏風險就會大增,這一點應當引起注意,提前採取對應措施進行預防。

“暖冬”對小麥生產極為有利!但要防止哪些問題?


無論遇到暖冬還是冷冬,都要注意這3種情況:(1)品種有欠缺。只要選擇的品種冬性不強,幼苗顏色發淡、習性直立、分櫱顯少。不說是冷冬,就是暖冬,麥子也很難不受凍。(2)沒有種好。播種期較早,播種深度不在3-5 cm米適宜深度內,玉米秸稈沒有細碎和深埋,播種後沒有及時鎮壓,該澆凍水的地區或麥田沒有澆凍水等。(3)受傷害的麥田。不擇時機胡亂鎮壓的麥田,過早澆水的麥田,除草劑施用不當,麥苗受到較嚴重傷害的麥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