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暖冬,还有贪夜蛾风险,玉米生产如何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我省玉米种植面积2700多万亩,是全国玉米生产重要省份,同时也是玉米消费大省,作为生猪养殖大省及医药制造、酿酒生产大省,对优质玉米的需求量巨大。


眼下,正是春播玉米的备耕季节。受疫情的影响,各地的农户们农资都准备好了么?农业专家们又给出哪些建议呢?

2月20日,记者采访了玉米种植户、经销商和农业专家。

疫情+暖冬,还有贪夜蛾风险,玉米生产如何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春播玉米


现状:播种即将到来,农资采购滞后

每年的3月,是玉米播种的季节。
为了如期播种玉米,从正月初十到现在,洪雅县黄村乡的何华已经连续十多天待在地头,跟着工人们一起抢收青菜。“按照我的时间安排,这几天收完青菜,三月上旬,就要开始购买玉米种子、翻土耕地,准备种玉米了。”何华说,今年准备继续种植500亩玉米。

疫情+暖冬,还有贪夜蛾风险,玉米生产如何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渠县种子销售商郭夏东的“流动”种子销售点。

但是受疫情的影响,何华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卖家,帮他把几百斤玉米种子送到地头。“由于没有办理通行证,过去合作的种子经销商不能配送种子。其它的种子品牌,我又不敢轻易尝试。”何华苦恼地表示。

记者从各地了解到,受疫情的影响,今年四川玉米春耕所需玉米种子、肥料、农药、地膜等农资采购压力增大。乡镇的农资销售点普遍备货不足。加上禁止赶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资不能及时到达农户,农户手中严重缺乏农资。多地反映,目前农户种子采购比例仅为20%左右,肥料、地膜采购比例为15%左右。此外,目前,春玉米播前土地耕整进度滞后,农机和专业化服务机手难以及时到位。


建议:六措施保障春玉米生产 提前谋划应急措施

面对农资采购压力增大、土地耕整滞后等现实情况,农业部门、农户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眼下,正是四川玉米生产春耕备耕的关键时刻,我认为要从加强农资供应、农机到位、加大玉米机播技术推广、监测预报、技术指导、提前谋划应急措施等六个方面,保障玉米春耕生产,稳定粮食安全。”四川省农科院国家玉米岗位专家、研究员刘永红表示。

疫情+暖冬,还有贪夜蛾风险,玉米生产如何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刘永红(中)在玉米生产技术培训现场会上。(资料图)


在农资供应和农机耕整方面,刘永红建议,应加强农资供应,推动进村入户到田,同时确保农机到位,加快土地耕整。
针对劳动力短缺、农时紧张等问题,刘永红建议应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不误农时。“玉米机播应注意以下几个技术要点:一是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玉米播种机械。应根据各地地形、田块大小等选择适宜机具,以提高玉米播种机生产效率。二是合理密植。四川春玉米种植密度可达4000株/亩左右。三是适期播种。各地应根据当地春播节气、气温、墒情以及后期降雨规律合理制定最佳播期,使玉米关键生育期避开主要自然灾害,确保避灾稳产。”刘永红表示。


受暖冬影响,今年的玉米病虫害防控工作将十分重要。在防控草地贪夜蛾等灾害方面,刘永红建议:各地要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春季重大天气变化和病虫害爆发情况,及早发布预警信息。组织专家制定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病虫草害的防范措施,推进科学防灾。近期要重点防“倒春寒”、防春旱以及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要及早准备好抗旱物资以及药剂药械,指导农民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建议尽量组织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

疫情+暖冬,还有贪夜蛾风险,玉米生产如何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玉米覆膜

在技术指导方面,刘永红建议,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渠道相结合的方式,为玉米科学备耕、高效春耕进行技术指导。
最后,针对由于疫情、旱情及气候变化导致延期播种、抗旱播种等问题,刘永红建议,要提前谋划应急措施。
“若春玉米由于疫情、旱情及气候变化导致延期播种、抗旱播种,要提前做好物资保障和技术应急方案。”刘永红表示,根据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要提前做好技术方案应对及培训:一是延期后,在可播种范围内,要及时抢墒播种,越晚播越要加大播种量,增大留苗密度,加强水肥管理,确保群体稳产增产;二是错过了适宜播种期,应及时改种蔬菜、马铃薯等短季早熟经济作物,保障增收;三是出现区域持续干旱,要改适雨播种为“座水种”,播种后墒情差的要及时补充灌溉,确保出苗存苗。有集雨蓄水池的地方可利用微喷灌,无相关设施的地方应提水灌溉。

审核:闻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