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的中醫外治療法。

艾灸治病主要是靠其溫通之力,一樣的道理,溫其虛,通其瘀。對於女孩子的養生保健,我們可以常常灸關元,中脘,三陰交,足三里。讓陽化氣,陰無以成形。以簡便的懸灸就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當然,艾灸養生,需要堅持。

1、痛 經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既然會痛經,說明有不通。不通在哪裡呢?胞宮,也就是我們說的子宮。還有衝任二脈不通。還有一種,是不榮,其實質也就是虛還有瘀。婦科學把痛經分為六個分型,氣滯血瘀證,寒凝血瘀證,溼熱瘀阻證。這三類應該都算是以不通為主的。還有,氣血虛弱,腎氣虧損,陽虛內寒,這三個應該以不榮則通為主的。那麼,我們的治療思路就出來了,不通,則通之。不榮,則補之。

從性價比來說,我提倡艾灸。以其溫通之力。溫其不榮,通其不通。初學者,可以直接艾灸灸痛的部分,直接就是把患部的瘀通之,虛補之,也是最不需要技術含量的方法,至穩至妥,誰也不能說你的不是。而且,只要溫通之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必有效。

還有就是一些經驗用穴,比如,痛經要穴,地機,這個是教科書上的穴位。還有三陰交,三陰交為三陰交會之處,針灸之可以,疏通三陰氣機,在腹部有不通和不榮的時候,都可以取這個穴位。我個人最喜歡用的就是承山,因為,痛的比較厲害的,在承山這個位都有一個壓痛,我們把這種反應點,稱之為阿是穴。痛經厲害的,在承山這個位置,很容易有一個縮住了的結節,一摸很容易摸到,如果摸到了,用我們的手揉開,患者就會舒服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