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同学荐书:呼兰河传、季羡林全书集、骆驼祥子、冯骥才散文集

前几天拿到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后,反复看了三遍,结合下学期相关课文内容,遵从部编教材选编思路,并考虑了五年级学生的思维与学习特点,为五年级的同学推荐四本书,也请同学们利用寒假时间好好读一下这四本书。

为了研究萧红,我曾收集了萧红先生的相关书籍不下十本,撰写过不下万字的文章,并做过多次的分享。下面内容均选自之前的文章《民国文学洛神萧红记:悲剧丛中那棵傲人的泣血玫瑰》。

萧红,原名张乃莹,生于1911年哈尔滨呼兰县,著有其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等,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鲁迅称其为民国最有前途的作家。其所创萧红体,文风朴实、自然,融合小说、散文、诗歌手法,颇具代表性。萧红一生,坎坷崎岖,颠沛流离,情感不断挫折,从一个悲剧走向另外一个悲剧,最后用尽生命最后光阴写出其代表作《呼兰河传》,一举奠定民国文坛地位,号称民国文学洛神,然而终究花逝香港,年仅31岁。近年来,萧红研究作品甚多,电影《萧红》、《黄金时代》地上映,让世人再次聚焦那位才华横溢却凝聚悲剧色彩的萧红。

在祖父那里,萧红走进了后花园,走过了一个美好快乐的的童年,从祖父那里,萧红感到了温暖的爱从祖父那里萧红开启了文学的启蒙祖父教她《干家诗》,萧红对文学的热爱,就是从祖父那里慢慢培养起来的。1929年6月,祖父永远都走了,萧红说,我懂得的尽是这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人再同情我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凶残的人。我饮了酒回想,幻想以后我必须不要家,到广大的人群争取,但我在玫瑰树下颤怵了,人群中没有我的祖父。所以我哭着,整个祖父死的时候,我哭着。祖父的离去,让萧红彻底对这个家,完全失去了信心,离开家,成为萧红心中坚如磐石、不可改变的想法萧红离家出走,至死却再也没有回去过

撇开苦难的忧伤外,萧红的文字中弥漫着一种自然朴素、童真般的芬芳,有人说,这就是典型的萧红体,属于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衔接体,其书写风格上融合小说、诗歌、散文的特色。鲁迅先生对萧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曾为其《生死场》作序,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与萧红作品中的后花园,其风格极为相近。

小学五年级下册的第二课《祖父的园子》就出自萧红先生的《呼兰河传》,这是她在香港病逝前的绝笔之作。因此,为同学们推荐的第一本书便是《呼兰河传》。

那么,萧红先生的人生历程是怎么度过的?萧红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萧红体”等等,这些疑问将在2020年春季语文学习课程中予以解答。接下来,先让大家看一下,萧红先生故居的相关图片,这是实景拍摄。

五下同学荐书:呼兰河传、季羡林全书集、骆驼祥子、冯骥才散文集


五下同学荐书:呼兰河传、季羡林全书集、骆驼祥子、冯骥才散文集


五下同学荐书:呼兰河传、季羡林全书集、骆驼祥子、冯骥才散文集


五下同学荐书:呼兰河传、季羡林全书集、骆驼祥子、冯骥才散文集


五下同学荐书:呼兰河传、季羡林全书集、骆驼祥子、冯骥才散文集


五下同学荐书:呼兰河传、季羡林全书集、骆驼祥子、冯骥才散文集


五下同学荐书:呼兰河传、季羡林全书集、骆驼祥子、冯骥才散文集


五下同学荐书:呼兰河传、季羡林全书集、骆驼祥子、冯骥才散文集


五下同学荐书:呼兰河传、季羡林全书集、骆驼祥子、冯骥才散文集


推荐的第二本书是季羡林先生的《季羡林全套书全集》,这套书分为四本,分别是《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们终将遇孤独》、《人生何处不欢喜》、《园林晓月远行人》,这套书是先生的散文集,这本书是晚年先生对人生历程的回忆与记叙,第三课《月是故乡明》就出自这套书。季老先生是国学大师,精通十二国语言,国内外都享誉甚高,因此推荐这套书,慢慢体会其语言之美、人生哲理、人间真情。

五下同学荐书:呼兰河传、季羡林全书集、骆驼祥子、冯骥才散文集


第三本书是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这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课文第十三课虽然节选了两段,题目为《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但是还是建议阅读全书,进一步走近那个久远年代里一个车夫的命运故事,读一读原著,这本书也列入明年春季语文学习计划的终点推介书目。此书只要是原著即可。

五下同学荐书:呼兰河传、季羡林全书集、骆驼祥子、冯骥才散文集


第四本是《冯骥才散文集》,课文《刷子李》就出自这本散文集的“人物写真”部分。我们可以阅读其他篇类似的文章,来进一步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五下同学荐书:呼兰河传、季羡林全书集、骆驼祥子、冯骥才散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