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被“孔融让梨”的故事误导了?

1.孔融让梨的故事


你是否也被“孔融让梨”的故事误导了?

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谦让美德的典范,而“孔融让梨”的故事也作为中国启蒙教育的经典范例代代相传,可这种教育理念真的是对的吗?

2.家里的老大一定要让着小的?


你是否也被“孔融让梨”的故事误导了?

“你是大的,要让着小的”,“你要保护弟弟,他比你小”,“他不懂事,难道你也不懂事吗?”,不知道小时候的你,是否也被父母耳提面命的这样教育过。几千年以来,我们都将儒家尊老爱幼的思想奉为皋镍,认为老大让着小的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许多家庭对于父母而言,一旦老大和小的有争执,父母通常不问事情缘由,就开始责备老大,所有的错都是老大,他(她)不应该和弟弟妹妹争玩具,他(她)的零食应该要让给弟弟,这样的教育在中国许多家庭上演过。 可是,我想说,为什么父母要给孩子灌输“老大就要让着弟弟(妹妹)的”这种理念?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是吗?难道就因为老大先来到这个世界,所以他就注定要承受这些不公正的待遇,连争论孰是孰非的权利的没有?父母们难道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教育理念带给孩子怎么的影响吗?

事实上,父母一味强调“大让小”,“让”的孩子时常忍气吞声,“受”的孩子总觉得理所应当,大的因为隐忍越来越觉得不公平,小的因为大的忍让更加肆意妄为,这对两个孩子的成长都不利。


你是否也被“孔融让梨”的故事误导了?

我想正确的教育,应该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按照他们的本意做出选择,不能一味的教育孩子要孔融让梨,在教育孩子学会奉献与分享的同时,也要让孩子体会到奉献和分享或得到回报的。孩子之间发生摩擦、起争论或者意见不同的时候,要与对方讲道理,互相体谅,而不是谁是老大就要听谁的,又或者你是小的,老大就要让着你,应该是谁最有道理就听谁的,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3.请平等的爱每一个孩子

相信很多80后甚至90后的孩子都深受原生家庭里“重男轻女”思想的伤害,《都挺好》里面的苏明玉,《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她们都是生活在这样家庭里的典型案例。在她们的记忆里,从小到大,家里所有的好东西,爸爸妈妈都会留给哥哥,哪怕是自己苦苦哀求,他们也不理会。她们总是要哥哥吃饱了,吃够了,吃撑了,才允许她上前。如果饭桌上只有一个鸡腿,毫无疑问,是哥哥的,哪怕自己再想吃,母亲也不让。对于有的人来说,那些因在原生家庭里遭受到的父母不公平的爱所带来的伤害,有的人可能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你是否也被“孔融让梨”的故事误导了?

有孩子受优待,就有孩子被冷落,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被冷落的总是孤独无助。

2016年国外《婚姻与家庭》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75%的母亲承认自己和某个成年子女关系更近。200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70%的父亲和74%的母亲会对某个子女表现出优待。

也许,你没有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但你可能生在了一个不被重视的家庭里。

我有一位高中好友,她性格比较开朗、经常大大咧咧的,不够细心,学习成绩也不好,她有一个双胞胎姐姐,姐姐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所以父母总是跟姐姐很亲近,饭桌上的话题,永远都是围绕着姐姐,姐姐学习成绩有没有下降,和老师、同学关系相处得怎么样……等等,父母对于妹妹从来都是放任式,的确,她们在物质上或许都是一样的对待,可是在情感上呢?一个被偏爱,一个被冷落,谁又能说这是一样的爱呢?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遗忘和忽略。


你是否也被“孔融让梨”的故事误导了?

老话说: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即使是双胞胎,也有差异。当我们拿诸如“优秀”、“聪明”、“乖巧懂事” 等标准来区分孩子时,往往就忽略了孩子独有的个性,更是滋生了种种不公平的、不平等的种子,小孩子通常都是敏感的,那些不公正的爱可能对孩子的人生造成很大影响,我的那位高中好友考上大学后,很好回家,和父母的感情一直很冷淡,毕业后更是选择远嫁他乡,很少回娘家。

也许,公平的爱不容易,但不公平、不被重视的爱真的很伤人。我想父母要学习公平地爱孩子,就要先学会接纳孩子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生来天赋秉性不同,就像每一颗种子里藏着不同的生长密码。父母应该学会理性地把爱摆在不偏不倚的位置。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一个充满爱与呵护的原生家庭里长大。希望所有做父母的,能给孩子良好的物质基础,但也要培养其独立性;能对孩子温柔地说话,少劈头盖脸地责骂;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其良好沟通;也能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你是否也被“孔融让梨”的故事误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