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如何開始直立行走的?

環境的變化使得各種生物不得不走出原來的舒適圈,改變自己的生態,只有這樣才能活下來,歸根揭底,還是屈服於生存壓力,在漫長的人類進步中,沒有直立行走的靈長類由於缺少優勢慢慢的滅絕掉了。那站立行走有哪些優勢?

一,站起來能嚇死你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人類學家雅布龍斯基(N. G. Jablonski)和她的支持者們持有的觀點是:動物直立的體態其實是某種威懾行為。在人類和猿類的社會中,當某些個體意識到衝突臨近時,通常會站立起來,讓自己顯得更加高大,以恐嚇對方並且表達自己強硬的姿態。這樣在食物匱乏的狀態下,站著的有可能成為贏家,進而佔有更多的資源,繁衍更多的後代。

人類是如何開始直立行走的?

二,不站著就餓死

著名的“攝食假說”。這派觀點認為,當同一群體中的其他成員爭奪同一種食物的時候,它們會由四肢著地改為蹲坐,或者雙腳直立站起來,這樣就能騰出雙手來採揀食物並快速地送入口中。換句話說,直立的姿勢有效地加快了攝食的速度。這在食物匱乏且充滿競爭的環境下當然是個巨大的優勢。

人類是如何開始直立行走的?

三,站著更省力氣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進化生物學教授丹尼爾·利伯曼(Daniel E. Lieberman)提出觀點說為了應對食物的匱乏,古猿們不得不從一個攝食地遷徙到另外一個攝食地,但是兩地之間的距離往往相隔很遠,在能量補充困難且需要長距離轉移的環境中,一種節能的移動方式就有了巨大的優勢,那就是站起來用雙腿走路。學者把黑猩猩放到跑步機上,發現黑猩猩這種依賴四肢的移動方式在相同的里程中所消耗的能量竟然是人類的4倍。

人類是如何開始直立行走的?

摘自《進擊的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