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飲半年「虧了50萬」換來4點血的教訓……提醒您,這些坑別踩

有時會胡思亂想,例如:50萬元,用火少,可以燒多久?

按照一天燒100塊,可以燒14年,

按照一天燒300,可以燒4年多,

按照一天燒500,還可以燒2年多...

但是用來投資餐飲,只需要 半年…半年…半年…

做餐飲半年「虧了50萬」換來4點血的教訓……提醒您,這些坑別踩


餐飲投資熱,燒掉辛苦錢

在中國只要有人和你談投資項目,10個人,其中就有9個人,會談及投資餐飲業? 這到底的是為什麼呢?:

理由一、民以食為天:中國14億人口,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餐廳,並且一片繁榮,隊長如龍?

理由二、表面看利潤高:在製造業只有個10%的利潤就了不起的年代,一個土豆2元,炒熟了可以賣15元,還有什麼行業比得上做餐飲?

理由三、餐飲行業門檻低:當你聽說 “村口王師傅” 這種水平的人,也能靠餐飲發財了,對你的刺激啊...憑什麼我不可以?

因為上述原因,很多手上有點錢的人(很多都是打工的辛苦錢),最終被身邊餐飲創業者一鼓動,投資餐飲,結果看著那點辛苦錢,全燒沒了!

而我是做超市起家的,而且還算小有成就,所以當我開始投資餐飲時候,我得瑟起來可以更高調,可惜我最終沒有逃過失敗的厄運,短短半年,就把自己五年起早貪黑做超市賺到的50萬虧光了。

今天,就跟大夥分享一下,我是如何虧掉這50萬的?

做餐飲半年「虧了50萬」換來4點血的教訓……提醒您,這些坑別踩


項目一:以色列咖啡館

地點:惠州惠城區麥地某酒店二樓

發起人:我的小舅子,有一些餐飲資源,在看到別人投資咖啡館賺錢後,拉我投資,我出錢他出力。

投資額:50萬

項目介紹:選擇開在一家國內知名四星連鎖酒店的二樓,和一家養生館,採取聯營的方式,即共享兩千方的鋪面,咖啡館作為養生館的休息室,等同於店內店模式。

裝修:因為主打一款以色列咖啡豆,故取名“以色列咖啡館”,裝修風格帶異國風情,裝修花費了20多萬

員工

:請了一名咖啡師,三四名服務員。

結局:因養生館生意差,沒能帶來客源,而租金人工費用高昂,最終半年後跟養生館一起轉讓,我投資的50萬,僅僅拿回10萬。

做餐飲半年「虧了50萬」換來4點血的教訓……提醒您,這些坑別踩


項目二:牛排杯

地址:深圳東門某商場四樓

發起人:一兄弟,牛排杯是他的第二次創業,拉我與另外兩個兄弟入股。

投資額:啟動資金20萬,四人合股各出5萬,平攤股權,後各追加三至五萬不等。

介紹:牛排杯項目並沒有加盟,而是採取自主運營,

裝修:店鋪面積約30方米,沒有轉讓費,裝修設備大約花了10萬

人員:設店長1名,請了4名員工,兩班制。採取(堂食+外賣)。

結局:因商場四樓客流量少,虧損半年後關門。

做餐飲半年「虧了50萬」換來4點血的教訓……提醒您,這些坑別踩

餐廳投資失敗經驗分析

這就是我的兩次投資徑流,都是僅僅半年就虧光。

後來慢慢學習了一些餐飲知識後,覆盤自己的兩次餐飲經歷,我得出了這四個教訓。

1、投資零經驗的人,成功概率等於買彩票。

黃金週期:一個餐飲項目,三個月不能扭虧,半年還不賺錢,基本上就可以判斷這是一個失敗的項目。

經驗基礎:我投資的兩個人,都只有“餐飲小白”,按上面(週期理論)需要他們三個月內從入門到精通,即學即會,迅速盈利!!!!

——現在想想,我當時是不是以為自己上輩子拯救過銀河系?

2、把餐飲創業等同於廚藝創業。

過去的“餐飲創業”更準確的應該叫“廚藝創業”就是把烹飪這門手藝變現,比的更多是誰做的更美味。

但現在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風潮,餐飲創業這條路上來了更多的人才,BAT出來的做餐飲,搞營銷策劃的做餐飲,搞供應鏈的做餐飲。

現在“餐飲創業”這個內涵已經變了,光菜品做的好還不夠,剩下的靠口碑發酵,這種成功似乎已經不太可能發生在這個時代。

3、選址失敗,滿盤皆輸。

俗話說做餐飲 “7分靠選址、2分靠選品、1分靠服務” 所以,你選的項目再好,做的再美味,選址不行滿盤皆輸。

如果說餐飲選址“金角、銀邊、草肚皮”之說的話,那麼我這兩個項目的選址可以稱之為 “沙漠” 簡直寸草不生。

4、沒有複議權、沒有退出機制。

我們第二個項目是,四個合夥人各出資五萬,平攤股權,其中1個朋友A全權負責運營,我們3只有分紅權。

在選址我提議 “四樓人流少,牛排杯更適合做街鋪”。但是決策權不在手,也沒有複議權,所以明知是錯,我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對方錯。

虧損三個月後,我本已對項目感到無望,但是其他幾個朋友都追加投資,我礙於情面,又只能硬著頭皮追加投資,因為我們沒有商討過退出機制,什麼都是跟著情面走,結果是又多虧了幾萬塊。

做餐飲半年「虧了50萬」換來4點血的教訓……提醒您,這些坑別踩


餐飲投資的四點經驗

1、看透機會的“點 與 面”。

:在同一條步行街的兩家餐廳,以前的競爭形式是,大家都是這個商圈的兩個“點”,“點對點”的競爭比的是東西好吃,價格便宜,我就贏了。

但是今天這個商業形態,“點”可以自由選擇依附在什麼樣的“面”。

:同樣這兩家店,一家靠步行街的人流獲客,另一家可以選擇靠抖音引流,一個依靠的是線下商圈這個“面”,另一個選擇短視頻這個在崛起的“面”,同樣的生意,你選擇在不同的“面”,帶來的影響就會千差萬別。

其實在牛排杯失敗之後,這個朋友A還在繼續倒騰餐飲,去年他見到一家***火鍋做得好,也開了一家,這次他拉入投資,我卻婉拒了。

後來,我特別研究了那家***火鍋店,卻發現不同的結果。

那家店不僅在美團上推廣,找了美食大咖在抖音上面引流,我還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這家店還跟一個租房平臺合作,在租房app上找流量——這就是通過尋找崛起的“面”給點賦能的案例。

所以,不能只說看到一家店的“點” 要看到他,流量來源的 “面”

因為他沒認識到這一點,果然,朋友投資了***火鍋這個項目,東西真的比那家店好吃,然後三個月內又倒閉了。

做餐飲半年「虧了50萬」換來4點血的教訓……提醒您,這些坑別踩


2、投資源,慎投機會。

當有人說有一個機會多好多好,現在就是缺錢,等你投資。

當你也認同他這個“機會說”,頭腦一熱,錢就投了,唯獨忘記一點,那就是“資源”你沒有審視一下你們的 “資源結構” 是否夠得上這個機會。

正如那句話:你的實力配得上你的野心嗎?

一個餐飲項目的資源結構包括:客戶資源、商鋪、廚藝、供應鏈、營銷、管理、運營、資金 ..... 每一項都很重要,可以說是缺一不可的。

在合夥人的資源結構中必須全部覆蓋到這些點,如果不能做到,想著靠自己摸索慢慢學習,那麼我告訴你,你的錢就是這樣燒掉的。

做餐飲半年「虧了50萬」換來4點血的教訓……提醒您,這些坑別踩

3、公司化運作,別談太多人情。

合理的股權結構是5:3:2,或者6:3:1,第一股東不少於50%,第二股東不少於10%。

為什麼要這樣設置呢?當第一股東有51%以上的股權對公司才有控制權,你才是這個組織的leader,決策才會有效率。

而對於第二股東股權要大於10%,是因為一個合格的合夥人,他對公司的價值貢獻要大於10%以上。不然,你找個合夥人,你95%股份他才5%,你的貢獻是他的19倍,那就沒有合夥的意義。

做餐飲半年「虧了50萬」換來4點血的教訓……提醒您,這些坑別踩

4、選址要慎重,不要想著顛覆

選址的時候,一定要先通過工具,例如下面的《外賣數據-熱力圖》清楚的知道:

1、該地區,適合做什麼品類,總銷量多少?

2、該品類,方圓3公里內,總共多少家參與競爭?

3、該品類,每個店鋪平均單量多少,如果生意都不好,建議你也不要再加入競爭了,別想著顛覆這個行業;

4、謹慎加盟:小心很多品牌公司跟你吹,說自己品牌全國多少家,銷量有多好......別聽他的,你自己用(這軟件)查查就知道了,避免上當受騙。

下圖,可以看出商圈的結構、生意狀態、

做餐飲半年「虧了50萬」換來4點血的教訓……提醒您,這些坑別踩

下圖是點擊【更多】後,展開的數據,可以看到每類(餐品)的 “總銷量、店鋪數、平均銷量”▼

做餐飲半年「虧了50萬」換來4點血的教訓……提醒您,這些坑別踩

下圖,可以看出該商圈內【店鋪排行榜】能看出哪家店鋪,在該商圈內訂單量最大,點擊該店鋪,還能看清楚店鋪的活動、聯繫方式、生意波動▼

做餐飲半年「虧了50萬」換來4點血的教訓……提醒您,這些坑別踩

下圖,可看出該商圈的【品牌排行榜】,再次點擊進去,可以看到該品牌,全國店鋪數量、每家店鋪生意、每家店鋪地址、聯繫方式、活動、生意波動...等, 幫你從一家店鋪的表面,看到其背後品牌的實力▼

做餐飲半年「虧了50萬」換來4點血的教訓……提醒您,這些坑別踩

最後,提醒您:餐飲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有啥不明白的,歡迎私信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