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分《返老還童》:從三個維度剖析電影中表達的人生觀


豆瓣8.9分《返老還童》:從三個維度剖析電影中表達的人生觀

文 | 穎丫


《返老還童》又名《本傑明·巴頓奇事》是由美國華納兄弟、派拉蒙影業聯合出品的奇幻愛情影片,該片改編自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所著同名小說。

講述了一出生便擁有80歲老人形象的本傑明·巴頓,在時間的推移中,不斷變年輕,直至嬰兒時期期間的奇妙故事經歷。

豆瓣8.9分《返老還童》:從三個維度剖析電影中表達的人生觀

《本傑明·巴頓奇事》

該片由兩條線的結構組成,以本傑明為主人公的從老到年輕的故事作為主線,以本傑明和女孩黛茜的愛情故事作為副線,把主人公本傑明人生的奇妙傳奇故事與他和黛西的愛情故事融合在一起,從而增加了電影表達的豐富性和層次感。

而且還採用倒敘加插敘的結構敘述故事,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奇思妙想、腦洞大開的回憶錄影片,它假設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違背自然規律的個人成長史,下面將從三個維度去講講電影中表達的人生態度。


01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看淡生與死

也許你會奇怪,生和死明明是那麼重要的事情,為什麼要看淡,那是因為,生和死是世間一瞬的事,在細胞與細胞的結合中有了一瞬生,在細胞與細胞的衰竭中又有了一瞬死,一瞬,是多麼輕又淡的時間概念。

本傑明出生在1918年一戰尾聲的戰勝歐洲新奧爾良一個姓巴頓的家裡,他的母親難產而死,而本傑明也生的與眾不同,他一出生就長著一副80歲老公公的臉,身體機能也是80歲老人的樣,可是他的身體還是像嬰兒一樣小。

他的母親在生他的時候去世了,而他的父親因為他生的如此怪異而拋棄了他,他的父親把他放在了老人院的門前。

我在想,為什麼他的父親偏偏把本傑明放到老人院門前,而不是孤兒院,明明本傑明是一個剛剛出生的孩子,也許是因為,人的年齡越大,離死亡的距離越近,而老人院正是一群高齡的老人,也藉此父親的行為來表達電影中的隱喻,那就是——死

與死相對的,那就是生。

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就意味著生機、生命、生息,而本傑明就是一個生命的代表,這又是另一個隱喻,那就是——生

把一個剛剛出生的小孩設定成一個擁有80歲老人身體機能的老小孩,這意味著生和死不分開,即相對又相合。

在影片中,也有很多情節暗喻著生和死,例如一開始就是一個奄奄一息的老人,她很累,說話很費勁,躺在病床上,費力的告知女兒幫忙拿一本日記本。

豆瓣8.9分《返老還童》:從三個維度剖析電影中表達的人生觀

黛西

這就是本片的女主人——黛西。

此時的黛西早已進入晚年,她通過一系列的回憶,把男主人公本傑明串在了她的回憶裡,這樣開篇就是老人躺在病床上的表現方式,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看過的《宋氏三姐妹》,影片的開頭也是類似的表現手法,病重的宋慶齡躺在床上思念遠在美國的妹妹宋美齡,同樣也是慢慢進入回憶。

豆瓣8.9分《返老還童》:從三個維度剖析電影中表達的人生觀

回到電影,一開始便是一個躺在病床上的年邁老奶奶,這第一時間就會產生與死亡有關的聯繫,因為這樣說話疲憊的老奶奶形象,還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無疑就會想到:她是要死了麼?

再說說本傑明,生活在老人院這樣一個老人堆裡,本傑明自白道:“這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成長之地,我的身邊是一群早已擺脫了半世包袱的人,他們只關心天氣,洗澡水的溫度,還有夕陽的美麗。”

這句自白也是生和死隱喻的結合,原本象徵著緩慢、衰老、死亡的環境中,本傑明卻自白“這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成長之地”,而成長本身象徵的是朝氣、蓬勃、生命。

除了情節、旁白都透露出生和死的意喻,還少不了色調的渲染,影片的整體色調都篇暗掉,就像是被死亡籠罩著一樣,但是老人院裡,卻還一切祥和、歡樂,這樣的對比,無疑也是深深體現出生和死的矛盾。

豆瓣8.9分《返老還童》:從三個維度剖析電影中表達的人生觀

影片極力渲染死亡的安詳氣息又不失展現個人生機,這樣大幅度的色彩和畫面結合的隱喻是:在人的一生中,生和死是固然是最重要的事,但是生死只是非常輕淡的時間概念,所以更應該看淡生死,享受當下。

在影片中,雖然是在講述故事,但卻不曾將死亡的可怕氛圍渲染的太過分,例如影片中,在老人院的一個老人去世了,描述葬禮的時候沒有過多的鏡頭渲染,只有兩個鏡頭就把一場葬禮表達出來,輕輕將此帶過。

還有一名老人,有點兒像老年痴呆,他見人就說自己曾經被雷劈過7次,其實這只是想告訴我們,人生多有不可預料的事情,而老人活到了現在,意味著他熬過了那些不可預料的事情,被雷劈的幾率很小,被劈死的幾率更小,影片里老人沒被劈死也隱喻出活在當下的重要性,即使知道生活的艱苦和不可預料性,也能積極的對待生活和人生。


02

人生最值得的事是學會接納另類的人,學會活出自我

除了生和死的隱喻外,影片中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學會接納“不正常”的人,所謂不正常,可以是像本傑明一樣身患“殘疾”的,也可以是說自己被雷劈七次的痴呆老人,也可以是帶本傑明去河邊坐著的奧蒂先生,也可以是想成為大藝術家的另類船長。

要麼是身體的不正常,要麼是精神的不正常,要麼是行為舉止的不正常,總而言之,共同特點就是與常人不同。

被雷劈過七次的老人被老人院眾多老人所接納,奧蒂先生曾經把自己關在動物籠子裡等奇怪的行為舉止被本傑明所接納,而本傑明也是幸運的,他也被眾多人所接納著。

黛西是福勒夫人的孫女,是一個符合自然規律成長的小女孩,她與本傑明相識在老人院的一場聚餐中,相見的時候,黛西還是一個活潑的小女孩,而本傑明是一個看起來年邁的老男孩。

黛西從一開始就沒有排斥本傑明衰老的樣子,她半夜把本傑明叫醒,兩人鑽到了鋪著一塊垂地布的桌子下面,點著一根蠟燭聊天,女孩黛西越發覺得本傑明有趣,於是和本傑明成為了好朋友。

每週末黛西都會來老人院陪她奶奶過夜,那是本傑明最喜歡的日子。

本傑明越來越長得年輕,他在顛簸的船上幫忙,還帶著黛西出海。


豆瓣8.9分《返老還童》:從三個維度剖析電影中表達的人生觀

對於本傑明來說,黛西接納了他原本獨特的外表,黛西沒有因為本傑明衰老的外表而把他看做是一個老人,她把本傑明當做是自己年齡相仿的孩子,實際上本傑明也是與小黛西年齡相仿,這就是黛西的接納。

關於對本傑明的接納,這裡不得不說本傑明的養母,本傑明的養母是與愛人約會的時候,在樓梯間發現了嬰兒本傑明,雖然她被本傑明的樣貌所嚇到,但是還是義無反顧地收下他,通過醫生的檢查,發現本傑明的身體機能其實快不行了,但是本傑明的養母始終不放棄。

在本傑明很晚回來的時候,養母哭著說:“我都快擔心死了”,在宣佈自己懷孕的時候,又一言難盡的看向本傑明,在本傑明招人唾罵不檢點的時候,她抱著本傑明說他是個大小孩,她撫養著本傑明,一切都像養自己孩子一般。

當然,這裡也不能少一個特殊的角色,就是一個妓女。本傑明在出海休息的時候,船長麥克帶著看起來略老的本傑明去了妓院,當眾多杵在樓梯穿著暴露的女生看到剛剛脫下帽子的本傑明時,誰都不想招待本傑明,只有在樓梯角站著的一個女性,沒有一絲猶豫,牽著本傑明上樓。

豆瓣8.9分《返老還童》:從三個維度剖析電影中表達的人生觀

雖然整部影片都在述說本傑明奇特的一生,但是也把應該傳達的寶貴人生觀念給展現了出來。本傑明出生就是個另類,而電影中單單有個本傑明還不夠,還要出現一個見人就說自己被雷劈七次的痴呆老人,還要出現一個把自己關在動物籠被人觀賞的怪人奧蒂先生,還要出現把自己當做大藝術家紋身一身的船長,這些人其實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另類不正常,無論語言上還是行為上。

但是這些人都活自己,做自己,沒有約束自己,這與本傑明的生父巴頓有明顯的對比,生父巴頓從一出生見本傑明就覺得另類,也沒想過是自己的孩子,不接納小小的本傑明,直接就放在了老人院前。

這些陪伴本傑明成長的人,無論是黛西還是他養母,還是帶本傑明出去玩的奧蒂先生,還是不嫌棄本傑明看起來年老就接受本傑明應聘做水手的邁克船長,這些所有人都在體現著一種價值觀,那就是接納另類的人。

原來,其實很多人都是特別的,他們有自己期待的生活,他們有心中期望的自己,或許,他們只是勇於活出自己罷了。

這讓我想到《脫口秀大會》的卡姆,他的脫口秀表演很誇張、滑稽,他看起來很猛、很囂張,也許,這與大多的其他脫口秀演員比起來,卡姆誇張的肢體動作貌似顯得有些另類,但是,正是因為他在舞臺上活出自己所期盼獲得冠軍的樣子,也收穫了不少喜歡他的人。

看似一部略顯沉重的電影,卻生出了這樣陽光的人生態度,在當今,大家都害怕與別人不同,小到上課的孩子不敢上課舉手回答問題,好像這樣特別另類,大到有“社交恐懼症”或者“廣場恐懼症”心理問題的年輕人,其實都是害怕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害怕嘲笑而形成的一種心理壓迫感。

其實都不必害怕,人生最值得的事情就是即要學會接納那些另類有趣的人,自己也要學會活出自己。

豆瓣8.9分《返老還童》:從三個維度剖析電影中表達的人生觀


03

人生最美好的事是擁有愛情

在人的一生中,無論是曾經擁有過愛情,還是此時正在經歷愛情,亦或是將要到來的愛情都是一場美好的際遇。

在本傑明17歲那年,他決定離開家出海打工,本傑明到了一個旅館,遇見了一個女人,叫伊麗莎白·阿博特,兩人共處在小旅館的茶水間聊天聊了一夜,但是這個女人是有夫之婦,而這個時候的黛西已經是一名芭蕾舞舞者了。

在旅館的每晚,本傑明都與伊麗莎白·阿博特相處在一個房間,這些所有,本傑明都把它寫在明信片中寄給黛西,黛西看到本傑明寫的明信片後有些失落。

在影片的感情線中,本傑明和黛西的感情是主線感情,而本傑明與人生中途認識的伊麗莎白·阿博特女士的感情是副線感情。

整部影片一開始出現的不是本傑明,而是老到命在旦夕的黛西,通過分段讀黛西的日記把本傑明的故事穿插其中,到影片的最後,依舊是黛西回憶著本傑明,這條主線感情貫穿著影片。

在某一天晚上的旅館,本傑明一如既往地走下旅館見伊麗莎白·阿博特女士,可是那一晚,伊麗莎白·阿博特女士並沒有出現,那一晚,本傑明一個人坐在旅館大廳的沙發上,整整一晚,直到天亮。

後來的每一晚,伊麗莎白·阿博特女士都不曾再出現,本傑明只是收到一封伊麗莎白·阿博特女士的信,信上寫:

It was nice to have met you (遇見你真好)。


豆瓣8.9分《返老還童》:從三個維度剖析電影中表達的人生觀

而這句話在英語中已經是過去式,也就意味他們的感情結束了。

這一段副線的感情把人生總有過客體的道理現得淋漓盡致,有些愛情也只是曾經擁有,你可以為此傷心過,可是,日子還在,你仍然要繼續前行,那些曾經的愛情也不必過於糾纏,嘆息即止。

下面來說說主線感情,主線就是黛西和本傑明的感情,兩人從小就相識,從小玩到大,可是那會的本傑明還是頂著一副老漢的身軀,而黛西也從小就覺得本傑明不一樣,至少是和她奶奶一樣的老人不一樣。

漸漸地,兩人都在成長,本傑明越來越年輕,黛西也越來越成熟。

黛西在一場車禍中傷到了腿,作為芭蕾舞者的她不得不從舞臺上下來,待傷好點,她仍然不能跳舞,黛西選擇回到曾經本傑明在的那個老人院,接著兩人見面在一起了,很幸福,他們一起劃遊艇,一起在湛藍的海里游泳。

在本傑明看起來沒有很老,黛西也沒有很小的這個時間節點上,他們在一起了,就是在這個合適的時間經歷著人生最美好、最浪漫的愛情。

豆瓣8.9分《返老還童》:從三個維度剖析電影中表達的人生觀

兩人度完蜜月,緊接著就把城裡的房子賣了,又買了一間木屋住,黛西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後來,黛西懷孕了,生下一個女寶寶,而這個女寶寶也茁壯成長,可是幸福的日子不長久,本傑明覺得要為女兒重新找一個會逐漸變老的父親。

豆瓣8.9分《返老還童》:從三個維度剖析電影中表達的人生觀

本傑明在決定離開之前,賣掉了避暑別墅,賣掉了他生父的巴頓紐扣公司,賣掉了帆船,把這些錢都存入一個賬戶,讓黛西和女兒後患無憂,在一個天還沒完全亮的早晨,在黛西不可置信的目光中,走了。

再後來,本傑明越來越年輕,直到年輕到9、10歲孩子般的模樣時,黛西接到了一個關於本傑明的電話,她再次找到本傑明,從那以後,能稱得上奶奶的黛西每天都會過去福利院看本傑明,日子一天天過去,本傑明越長越小,他甚至不記得很多事情。

豆瓣8.9分《返老還童》:從三個維度剖析電影中表達的人生觀

本傑明長到五歲的時候,黛西就開始撫養本傑明,時光在流逝,黛西一直撫養到本傑明不會走路,再到不會說,連“黛西”也不會說。

在本傑明的一生中,有兩段愛情,一段是過客,一段是相守一生,可是每一段愛情,他都珍惜,他都過得快樂。

可是愛情也不單單隻有愛情,在主線感情線中的黛西和本傑明,除了愛情的關係,也突破了親情的關係,雖然年齡和樣貌上有過不匹配的時光,可他們始終經歷了友情、愛情、親情,這可以說是幸福婚姻的一個榜樣。

無論哪段愛情,都沒有發生過爭吵,即使遇到問題,例如本傑明說要給女兒重新找個父親,黛西也沒有因此爭吵,也許,沉穩的人相愛是一件和睦的事情。


04

總結

整部影片雖然主題深沉,但卻透露沉穩的氣息,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設定,也沒有較大矛盾的婚姻,一切都是那麼平平淡淡,就像一間佈滿灰塵的屋子裡,照進了一縷暖陽,在陽光照射下的光線中,把漂浮在空中的灰塵顆粒看得很清楚,很清楚......

影片除了使用插敘的手法來演繹人生與回憶的結合,但是在故事的細節上還是做了很多細小情節的插敘,例如黛西晚年所在的地方正在經歷一場“颶風”,醫院牆上的電視正在時事播報“颶風”的情況,這些小的情節和人物沒有任何關聯,但卻是為結尾颶風導致海嘯的水湧上城市做了鋪墊,最後以城市被水淹沒消失作為結局。

更為動人的是影片到最後的抒情,影片最後說道:

“有些人,生來就喜歡坐在河邊(例如電影中的奧蒂先生),有些人,會遭雷劈(例如影片中被雷劈七次的老人),有些人,聽得懂音樂(例如電影中會彈琴的奶奶),有些人,是藝術家(例如電影中的邁克船長),有些人,會游泳,有些人,精通紐扣(例如電影中本傑明的生父),有些人,喜歡莎士比亞(例如電影中本傑明的養父),有些人,天生就是母親(例如電影中本傑明的養母),還有一些人,喜歡跳舞(例如黛西)。”

一句話,把電影中出現的人物都串在一起,不得不說,導演日常的觀察細緻入微,原來這個世界是如此多彩,原來每個人也如此有趣。

愛默生說:“人的一生就是進行嘗試,嘗試的越多,生活就會越美好。”

就像影片中,無論是哪個角色,誰都是在嘗試人生,嘗人生的百味,試人生的百情,每個角色都在演繹自己的人生,一生的概念有點模糊,不外乎就是生與死,有生才有人,有亡才有人生,故所謂生和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而一生中,最值得和最美好的事情不外乎是接納不一樣的人,即使他 \\ 她是另類,即使他 \\ 她好像不那麼正常,可是真正接納特別的人也是最難辦到的事情,因為要說服自己真的很難,如果做到過自己主動接納特別人的經歷,那便是一生中最值得的事情。

愛情,有過多少段不重要,傷情多少回不重要,流過多少淚不重要,重要的是試過之後悟道了什麼,也許一段情感不足以摧毀一個人,只要眼界放高點,沒有幾個情坎是過不去的。

人生,把重要的生死看淡點,把值得的自我活出點,把值得接納的有趣收好點,把美好的愛情溢滿點,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