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钱不够花吗?

你钱不够花吗?

北京是个全年降雨不超过10次的干燥北方城市,所以,夏季的暴雨按理说是所有人都期待的来临:暴雨带走的闷热温度、湿润清新的干净空气、以及冲刷之后干净的街道。

但北京的街道无法承受庞大的雨量,所以总会在雨季的北京看到这样的场景:男男女女站在地铁站前,犹豫着是否脱掉鞋冲进过膝的积水中。

你钱不够花吗?

那是一个闷热的傍晚,手机里躺着暴雨预警的提示短信,简单收尾当天的工作后,便开始等待下班时刻的到来,预备着一到时间便抓起包赶紧回家。

不想淋雨,更不想脱掉鞋子走进雨中,所以快速地下班回家成了最佳选择。

做出同样选择的必然不是我一个人,所以在平日本就拥挤的13号线上,在那天更是挤出了几场肉眼可见的感情线,即使汗水与香水混杂让人不觉愉快。

硬生生从各种人体接触中伸出了一只得以喘息的手,便开始刷起了租房软件:

“还有一个月房子就要到期了——好像又要涨价了——房子太小斑宝跑不开——嗯,再看看吧,尽量选一个大一点的便宜点的房子——或许,只能搬去更远的地方?”

正在各种选择各种纠结的时候,手机响了:

是一条短信,来自陌生的号码。

你钱不够花吗?

自从有了微信后,便再也没有用过短信这种东西,虽然每个月的通话套餐中总是赠送15条短信额度,但几乎没有用上的机会。

点开信息,长长的文字看起来毫无逻辑,反应了半天,才勉强捋出了几个零散的重点:

1、北京热吗?

2、上班累吗?

3、吃得好吗?

4、有的穿吗?

结合上面四点的铺垫,终于看透了这条短信的中心思想:

你钱够不够?

原以为是一个N年不联系的人妄图借钱,正在准备翻白眼退出短信界面的时候,看到了落款:杨安林和黄忠贤。

原来,是外公和外婆啊。

你钱不够花吗?

外公外婆总是换手机号,三个月前存的号码已然变成了他们的第五个过去式。

工作繁忙,平日便没有打电话的习惯,到了周末,也只想在床上呼呼大睡积攒新的能量为下一周做准备。

所以,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已经多久没有给他们打过电话了。

你钱不够花吗?

地铁到站的时候,阴沉沉的天空已经坠不住大雨,虽然一出站就拔腿开跑,但终究是赶不上雨滴自由落体的速度。

果不其然,落汤鸡一只。

匆匆冲了个澡以防感冒,便开始处理被雨淹没的鞋,就在这个时候,手机再一次响起。

这一次,不是短信,是电话。

我接起来,是预料中的口音:

“雨桐啊~我刚才呀,看到你们那边的新闻,说下大雨了,你淋到没有呀?”外公如是说道。边上,还能隐约听到外婆的嘟囔。

“外公好呀~我运气特别好~刚到家它们就下雨了~”

“没淋到就好!吃饭没有啊?”

“正准备吃~”

“你那个老是吃外卖,对身体不好哦!你要是没时间自己做,就买贵一点的外卖哈!”

“嗯嗯,外公放心!”

“我看你妈妈发的照片,穿的衣服旧趴趴的,去买点好衣服嘛!”

想了一下,应该是我参加某次活动的照片,那天穿着黑T恤和牛仔裤,看起来确实没什么精神。

“我衣服多得很,放心哈外公!”

“唉呀,我家雨桐就是朴素得很,不像其他家娃娃,买这样买那样的。”

惭愧得很,小时候在家对穿衣服没概念,所以总是穿得像个男孩子,对漂亮衣服也没什么追求,工作以后便开始臭美各种买买买,但是每次回家我都懒得带衣服,所以总是穿得像个种地的,且一整个假期都不换,所以外公外婆总是觉得我“太朴素”。

你钱不够花吗?

“外公放心哈,我不会亏待我自己的~”

“好好好,那就好,我们就放心啦!”

寒暄着聊了半小时,外公说他们要去遛弯儿了,挂电话前,外公说:

“雨桐啊,钱够不够?不够的话,外公外婆给你,你一个人在外面,要吃好的,穿好的哦!”

26岁,工作三四年的人,早就忘记家里人给钱是什么感觉了,于是,在听到外公说这话时,竟然有点不知道如何回复,只是机械地说:

“你们放心,我有,我有。”

“那就好,那你好好吃饭哈,我们出去耍了哈!”

“嗯嗯,外公外婆要注意身体健康哦~”

你钱不够花吗?

躺在床上,窗外狂风大作,斑宝粘兮兮地窝在我身边,窝着窝着,便像是要睡着了。

手机不安分地叮叮响,看了一眼,是还没退出的租房软件在弹出各种房屋推荐。

你钱不够花吗?

他们好像,总是在担心我没钱花。

无论是我还在老家读书的时候、出国的时候、刚工作的时候,还是现在。

在老家读书的时候,他们说:雨桐,钱够不够?这里有两百块钱,你拿着去和同学多买好吃的!

出国的时候,他们说:雨桐,钱够不够?外婆没有多少钱,你揣着这两千块,去外面读书要吃好的,穿好的哈!

刚工作的时候,他们说:雨桐,钱够不够?你也工作了,我们不拿多的给你,就两千块钱,你揣起去,租个好房子,买套好衣服哈!

现在,我已经工作三四年了,他们还在说:

雨桐,钱够不够?

你钱不够花吗?

曾经,有人问我,觉得世界上最温暖的话是什么,我想了很久很久,也没给出确切的答案。

是“我爱你”吗?好像情感太浓烈,远远超出了“温暖”该有的分量。

是“我想你”吗?如果我还未踏入社会独自承担独自生活,或许这会是一个浪漫的答案。

直到那天,电话那头的这句“雨桐啊,钱够不够?”,让我陷入了情绪。

在外公外婆的世界里,我总是钱不够,不论我是否已经长大,不论我是否已经能自己生活,不论我挣了多少钱。

你钱不够花吗?

钱总是能把一个人最狼狈的状态展现得淋淋尽致。

没钱的时候,吃不好,穿不暖,住也住不起。朋友露出满面愁容问上一句:能借我点钱吗?自己也只能尴尬地摇头回应:不是不想借,而是我也只是刚刚好而已。

而我的“刚刚好”,其实已经胜过了大部分的人,还有很多人,收入比我低,处境比我难:

在我愁苦17平米带独立卫生间的三四千房租时,多的是人还在纠结着如果搬出了地下室,会增加多少生活成本;

在我下单肯德基套餐外送的时候,多的是人即使工作了一整天但依然在回家后下厨房煮一份简单饭菜,而这样做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省生活费;

在我旅行回来之后盘算着这笔支出如何能填补上时,还有很多人,都没有充裕的钱支撑他们出去玩一圈,别说是出国了,甚至连去一趟上海,可能都需要认真斟酌考虑。

但是,真正爱你的人呐,永远都在担心你钱不够用,吃穿用度没有照顾好,所以无论我过得好不好,他们永远都会想:

“你,钱够不够?”

你钱不够花吗?

窗外,暴雨结束的末尾,淅沥雨点替代了刚才猛烈暴躁的瓢泼大雨,他们温柔轻轻地洒向楼下的草坪和沥青路。而天边,露出了即将落山的太阳泛出的、那一天、最后的橘色阳光。

曾经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有人问我,觉得世界上最温暖的话是什么,我想了很久很久,在“我爱你”和“我想你”之间踌躇犹豫。

而现在长大了,工作了,才意识到,这世上呐,哪有什么最温暖的话,有的,只是真正把你放在心里的人,对你最现实、最俗套、也最真实的爱罢了:

“你,钱够不够?”

给文章点在看和转发是最大的肯定与支持哦。

▂▂▂▂▂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