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下的诱惑:孩子无法面对诱惑?大人能吗?

昨天带孩子去影楼照相,3周岁的照片拖了1个多月才照,这是孩子第二次来影楼,第一次是百日的时候,孩子看起来很适应,助理带着孩子选衣服,梳头发,打扮的美美哒,看着孩子特别开心,照相也很配合,摄影师的话孩子也能听懂,我还挺欣慰的。但我发现一个事,

孩子好像越来越HIGH,越来越在状态,助理和孩子说:“你跟我走吧,我以后天天带你来照相,行不行?”孩子竟然说:“行。”终于照完相了,孩子不情愿的回家了,说不想上学了,还要照相。

我说,照相那只是留个纪念,那是舞台,不是生活,你需要做的,是上幼儿园,听老师的话,孩子听我这么说一直撅着嘴。

闪光灯下的诱惑:孩子无法面对诱惑?大人能吗?

我心里感叹:这对孩子的诱惑也太大了吧,我的第一反应,以后再也不带她来影楼照相了,仔细想想,这样对吗?

生活中的诱惑太多了,每件新鲜的事对孩子都是诱惑,不仅仅是在商场看到的玩具,美食,一切她感兴趣的,新鲜的都是诱惑。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作为家长,要守住底线,帮孩子渡过诱惑,而不是杜绝,以后会有更大的诱惑,要有和诱惑抗衡的能力。

孩子没有抵抗诱惑的能力,难道成年人有吗?还真不一定。

闪光灯下的诱惑:孩子无法面对诱惑?大人能吗?

人世间的诱惑无处不在:金钱是诱惑、倾国倾城的美色是诱惑、位高权重的地位是诱惑、暴利的职业是诱惑、欢畅淋漓的娱乐是诱惑,甚至漂亮的时装、可口的美味佳肴都是诱惑……

诱惑有多可怕?诱惑会使人丧心病狂

古时候,有两个非常要好的叫花子,在行乞的生活中相依为命,一同挨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苦难日子。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这天,两个又冷又饿的人准备在一座破庙中过夜,突然甲在佛像的供桌上发现了一个已发霉变味的硬邦邦的馒头,虽然两个人都饥肠辘辘,但甲还是把馒头掰成两半,两个人分着吃。吃过后,乙建议再找找,说不定还能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两个人就开始在小庙里四处搜寻,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人竟然在角落的草堆里找到一个袋子,里面全是钱,面对如此巨大的一笔横财,两人欣喜若狂。乙说:“上天对咱们可真不薄啊,这么多钱,咱两人一人一半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甲也激动地说:“是呀,是呀,这么多钱,以后再也不用受苦了刚才半个馒头也没吃饱,你看着钱,我去买点吃的。”乙附声说:“多买点好吃的,咱现在有钱了!”甲出去了一会儿就回来了,人还没到庙门就喊:“我买东西回来了,看买了什么,烧鸡,还有酒。”甲刚进门,后脑就被什么东西打了一下,晕死过去了,躲在门后的乙走出来,将他翻过身来说:“兄弟,对不住了,我会好好安葬你的。”说罢,拿起甲买来的酒和肉大口吃起来,半个时辰不到,就觉得腹中剧痛难忍,原来酒中有毒药,一会儿就一命呜呼了。

诱惑使昔日相依为命的人,互相残杀。英国著名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诱惑是一种慢性毒药,杀人于无形之中。”诱惑,就像是一簇美丽妖艳的罂粟花,它特有的外表和香味可以使人为之神魂颠倒,让人的潜意识里发出一种马上占有的信号。所以,珍爱生命,远离诱惑。

闪光灯下的诱惑:孩子无法面对诱惑?大人能吗?

在面对这些诱惑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办?

1学会约束自己

著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曾对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一群儿童进行了一个有趣的试验:他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一粒包装精美的糖果,并告诉他们:“这糖果属于你,你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能坚持到我回来再吃,就会得到两粒同样的糖果。”说完,他就离开了。有些孩子一直耐心等待米歇尔归来,在等待的十几分钟过程中或将头埋入手臂中,或自言自语,或跳舞唱歌,或玩弄自己的手脚,甚至努力让自己睡觉。最后这些自制力很强的孩子终于得到了两块糖果。相反,有些小孩则比较冲动,米歇尔刚走开,便马上拿走糖果。十几年后,当这些孩子成为青少年时,两种反应的孩子在情绪与杜会方面的差异非常大。四岁时就能抵抗诱惑的孩子到青少年时期显得社会适应能力较佳,较具自信,人际关系较好,也较能面对挫折。沉不住气的孩子则有约三分之一表现出退缩或惊慌失措,羡慕别人、冲动易怒、常与人争斗等特点。

诱惑有着多种多样的变化形态,如童话里的“狼外婆”或化作美女的毒蛇,以巧言令色的手段使你进入圈套。

诱惑总是在考验年轻人的意志,而且只要屈服一次,你的意志就会越来越薄弱,你的美德就越来越少。

总而言之,每一种诱惑都是一场博弈。面对诱惑,要学会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

报纸上曾刊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1998年8月,辽宁省锦州装卸中心组织每名职工捐一件棉衣支援黑龙江灾区。当时职工王春杰家里的棉衣都已捐尽了。王春杰到叔爷公家要来一件棉袄捐了出去。10多天后,叔爷公打电话问王春杰,交棉袄时看没看见棉袄袖子里藏着一个烟盒,烟盒里装着两个金戒指、一条金项链。王春杰怔住了——想在10多万件棉衣中找回误捐的金饰品无异于大海捞针。到了9月底,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条新闻,黑龙江省桦川县灾民李淑梅主动上交受捐棉袄中夹带的金饰品……几经辗转,金饰品物归原主。43岁的李淑梅,平生第一次摸金子,从发现金首饰到交给村治保干部却不到10分钟!

生活中确有不少人为了祖国、社会的利益,拒绝诱惑,赢得了人民的赞誉,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价值也是一样,像卢梭说的那样:“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闪光灯下的诱惑:孩子无法面对诱惑?大人能吗?

2拒绝诱惑

泰戈尔说:“顶不住眼前的诱惑,便失去了未来的幸福。”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诱惑无处不在,而摆脱诱惑的唯一方法就是勇敢而坚决地拒绝。

拒绝诱惑是成就自己的根本。

比赛结束后,一位著名的芭蕾舞演员获得冠军,霎时,采访她的记者把她围个水泄不通。其中一个记者问道:“请问,您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呢?”舞蹈家的回答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当时舞蹈家兴奋地回答说:“我最喜欢吃的食物是草莓冰淇淋!”谁都知道,冰淇淋是含有很多热量的甜食,吃多了会使体重迅速增加的,这对舞蹈演员,尤其是芭蕾舞演员是致命的打击。于是记者又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么请问,您大概多长时间放纵一次呢?”舞蹈演员笑着说:“这个嘛!我至少有15年时间没有享受到那么美妙的滋味了!”还有一个故事,说是一位青年画家举办个人画展获得成功,记者问他成功的秘诀,他说了两个字:“拒绝。”继而他解释说:“当我拒绝了浮躁的诱惑,我才能静下心来学画;当我拒绝了功利的诱惑,才能使自己的创作路子走得正。我的成功是从拒绝诱惑开始的。”

人的一生要面临不同的诱惑与选择,大大小小、林林总总,有的无足轻重,有的则事关生死,如何去做事,每个人心中都应当有一杆秤。

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在名剧《哈姆雷特》中,用句“To be or not to be ? That's a question”将生命的意义摆在我们面前。的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闪光灯下的诱惑:孩子无法面对诱惑?大人能吗?

前几天看《幸福三重奏》,看到张国立和邓捷夫妇的日常生活,看到张国立老师老了很多。再牛的人,也有老的时候,再棒的人,也要回归生活,回归平淡。

佳人艳丽,终究会有美人迟暮的一天;功名再高,也如海市蜃楼一样,到头来只是虚幻一场;金钱再多,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百年后,能让世人记得的只有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闪光灯下的诱惑:孩子无法面对诱惑?大人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