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成年:沒有被溺愛的兒子,只有被寵壞的父親

近兩年關於父母與子女的話題越來越多,相關的綜藝也層出不窮,《我家那閨女》、《我家那小子》,以及《女兒們的戀愛》等等。

前不久又新增一檔聚焦青春期的孩子與“更年期”代際成長綜藝節目《一路成年》,這檔綜藝號稱是成人版的《爸爸去哪兒》,自開播以來卻屢登微博熱搜,引起眾多網友的圍觀。

一路成年:沒有被溺愛的兒子,只有被寵壞的父親

不管是影帝梁家輝、達康書記吳剛,還是“惡人徐錦江等等,節目中的父與子、父與女的相處,也折射出了當代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父親與孩子的相處模式。其中徐錦江與兒子徐菲的相處,更是讓眾人大跌眼鏡。

關於徐錦江我想大多數人都是熟悉的,從《鹿鼎記》的鰲拜、到《倚天屠龍記》的金毛獅王,再到《仙劍奇俠傳》的拜月教主,徐錦江給我們塑造的多是凶神惡煞、滿目戾氣的形象。但沒想到實際生活中,身高一米八的徐錦江居然是一個實打實被兒子“寵壞”的父親。

一路成年:沒有被溺愛的兒子,只有被寵壞的父親

節目先導片裡,一早醒來沒看見兒子和老婆的徐錦江,就對徐菲進行“瘋狂連環扣”,從早飯、中飯、看視頻、玩pad,事事都要打電話去找兒子幫忙解決。據不完全統計,在徐菲離家的半天時間裡,徐錦江足足打了有三十幾通電話。

誰能想到,有著滿臉胡茬的徐錦江內心居然住了一個黏人、呆萌的“小公舉”和“小綿羊”。而作為兒子的徐菲每次都很耐心地指導,把生活安排地妥妥當當,還不時地安慰不適應、焦慮的父親。相比之下,他們好像對調了父子的位置,徐錦江有十分依賴自己的兒子,徐菲就有百分地“寵著”自己的父親,他們自己也樂在其中。

一路成年:沒有被溺愛的兒子,只有被寵壞的父親

其實,回過神來想想,徐錦江不過是一個需要關愛的老人而已。就跟我們的父母一樣,越到年紀大的時候,就越發希望子女能夠陪伴在一起,多和自己說說話,多關心自己,就這樣他們就知足了。

有很多人都不理解徐錦江父子的相處方式,甚至有人覺得作為父親的徐錦江太過黏人。但實際上,我們更多的是羨慕這種與父親的相處模式。

我們從來都是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下,不管風雨多大,都有父母替我們來擋。在與父母的相處裡,作為父母永遠都在扮演“強大”的一方,而子女永遠是“弱”的一方。在《一路成年》裡,我們看到了願意向孩子示弱的父親,看到了依賴孩子的父親,也看到了一個需要孩子來保護的父親。

一路成年:沒有被溺愛的兒子,只有被寵壞的父親

被父母照顧是一種溫暖,被孩子照顧是一種暖心。看似願意示弱的徐錦江,其實也是故意而為之。他不忌諱在孩子面前示弱,相反,他更覺得,與兒子的相處是一種互相學習、互相成長的過程。正如他自己說的:成為彼此的力量,才能走得更遠。

我們慢慢長大成人,父母卻倔強地像個孩子。絕大多數父母,強大了一輩子,臨老了想要給自己留一些父母的樣子,所以從來都不願意向孩子示弱,也從來都不願意向孩子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他們就慢慢地等,慢慢地期待,希望作為子女的我們能明白他們的所思所想,也能主動邁出那一步靠近他們。

一路成年:沒有被溺愛的兒子,只有被寵壞的父親

《奇葩說》有一起關於父母的話題,顏如晶說: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而孩子則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觀眾。父母已經陪我們走了半生,在這路上我們總理所當然地認為父母永遠是強大的。

我們把父母當做依靠,父母何嘗不把我們當做依靠。哪怕他們不願意主動示弱,但並不代表他們就不需要我們的陪伴、保護與關心。既然不是每一個父母都能像徐錦江一樣主動示弱,那換我們做子女的來主動,主動陪伴、主動關心、主動保護、主動讓父母可以依賴。

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卸下“強大”的盔甲,給孩子一些主動“寵壞”你們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