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不是性格缺陷,《内向高敏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里自由生活

坚信自己天生的性格优势!没有任何一种性格优于或劣于另外一个,它对你的影响才是最关键的。—鲍里斯•格荣

生活中,一说到内向的人,也许我们的脑子里会马上联想到,天生就不爱说话,不喜与人相处的特定人群心理学上认为,“内向”(Introvert)是一种气质指向,具体表现在人的言语、思维与情感指向于内部,并且是从童年早期便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人格特征。

如果,有一位心理学家告诉你,内向高敏者同样拥有不凡的特质,还能在外向的世界里拥有自由的生活,那你会怎么想呢?

心理学畅销书《内向高敏者》,是一本写给内向高敏者人群的人生指南,给内向高敏者实际的建议和启示,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寻找未来发展的可能。

内向不是性格缺陷,《内向高敏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里自由生活

《内向高敏者》的作者是西尔维亚·洛肯博士,德国知名性格咨询专家、语言学家、权威分析师。她的“生活中的性格心理学系列”作品《内向高敏者》《性格拼图》《内向心理学》出版后都成为畅销书,广受好评,成为热门公众话题。2012年,她登上《明镜周刊》封面故事,并于同年获得德国“年度演说者”殊荣。

洛肯博士自2003年起,她开始专为性格内向者这一特定人群做咨询工作。多年来她陪伴周围的内向者一步步走向成功,其中包括企业领域、科学领域的领导者,还有经理人、科技人员、社会工作者、自由工作者与创业人士。

本文将以《内向高敏者》为样本,来告诉我们身边内向的朋友们:内向不是性格缺陷,内向高敏者也可以在外向的世界里自由的生活,以及对内向高敏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建议。

01内向不是性格缺陷,内向高敏者身上拥有哪些特质?

在《内向高敏者》这本书的卷首处写到这样一句话,洛肯博士自己就是一个安静的内向者。

但她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知名的性格咨询师,登上《明镜周刊》封面故事,还荣获了德国2012年度最佳演说者的殊荣。

本书作者西尔维亚•洛肯在书中采访到了问到运动员鲍里斯•格荣,你有没有对于内向高敏者的特别建议呢?

鲍里斯•格荣说,坚信自己天生的性格优势!没有任何一种性格优于或劣于另外一个,它对你的影响才是最关键的。

深以为然。

Susan Cain在TED演讲中说到,内向不是缺陷,是同样值得欣赏与赞扬的。

内向不是性格缺陷,《内向高敏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里自由生活

那么内向高敏者身上拥有哪些特质呢?

  1. 认真负责:对待任何事务都能够专项整治;
  2. 坚韧不拔:对某项事件能够持之以恒;
  3. 善于分析: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进行复杂的构想和系统性的规划;
  4. 有同理心:能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寻找自己和他人的共同点。
  5. 谨慎小心 :不会为了体验刺激而离开舒适区,只有在他们感到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时,才会选择离开舒适区

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内向高敏感的人在处理任何事件时都会特别认直且负责,特别让人放心,他会独立思考,跑出限制,想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它会让工作更便利,产生的费用更低。

同事小丽就是一位内向高敏者,每次开会领导说完话之后都会问大家的意见,同事们都积极地侃侃而言,只有小丽一个人安静地坐在位置上,手里在小本子上做着各项记录,小丽虽然不会主动的积极发言,但每一次开完会领导都会叫她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小丽每次给出的解决办法都是我们全员想不到的意外答案,想得问题特别透彻,而且分析地有理有据,好几次都受到领导的表扬,所以小丽在公司特别受到大家的尊敬和领导们的坦护。

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性格的人,每一种性格的人都有其优劣势,比如小丽虽然在工作上特别地专注负责,但在生活中,她也有自己的缺点。

02内向高敏者优势下的阴暗面

每个优势都有它的“阴暗面”就像每束光都会投下阴影一样。

即使黑暗的那一面也能在你的成长中起作用,甚至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就我们常常有过这样的感受:只有在疼痛的时候,你才会开始改变。

心理学家珍斯亚森多普照夫曾经指出,我们眼里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其实是我们对自己看法的反射。

那么,内向高敏者的劣势有哪些呢?

  1. 恐惧:过于小心,妨碍行动和决定
  2. 被动:钻牛角,哪握这会起到消极作用
  3. 自我否定:否定或看低自己的特色和需要
  4. 孤僻:不爱交际,导致自己可能变得无依无靠

就像书中举到的两个案例:

1、29岁的丽萨曾说,我就是没法像别人同事一样推销自己,其它人在肥田喜事如此面前好像总能轻易地表现自己。

2、46岁的亨利曾说,朋友们周末总想出去玩,但是我常只想窝在沙发里安静地看书,或者睡个午觉,我是不是早衰了?

其实,以上这两个案例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是常常遇到的,内向高敏者在大家的眼里总是最被动的,做什么事都要别人也提醒他,不然他不会主动去响应他人,他们更喜欢自己独处。

罗永浩在一次演讲中说到,

你们别看我站在台上能扯淡那么久,其实我是个很内向的人。参加超过5个人的饭局我就会全身不舒服,每次饭局后回家都要一个人狠狠读一天书才能缓过来。

刚开始在新东方上课的时候,每次紧张到身体发抖、腿脚发软、舌头打结。

内向不是性格缺陷,《内向高敏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里自由生活

在创业纪录片《燃点》中,罗永浩讲到自己会恐惧演讲。他说创办锤子科技六年来,很大的一部分不快乐来自于演讲,因为他害怕镜头。

鲁豫曾经采访他,他说,

“我有社交恐惧,我不愿意参加任何圈子的聚会。我骨子里其实是内向的人,社交场合上,如果认识的人少于一半,我就基本不说话了。”

从一名培训机构的英语老师到一名创业者再到因为欠供应商370多万,罗永浩上了失信名单。他被限制高消费,他的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可见内向高敏者的身上所带有的缺点可以小到影响人际关际大到影响自我的价值 。

内向不是性格缺陷,《内向高敏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里自由生活

内向型任爱佩特特里克珲特认为,内向高敏者和外向活跃者改变自己的动因是不同的,这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的人格核心不同。动因和大脑中的“谨慎中心”和“奖励中心”相关,内向型 大脑的“谨慎中心”影响力明显大于“奖励中心”。

内向高敏者不会为了体验刺激而离开舒适区,只有在他们对所处的现状感到不满之时,他们才会选择离开舒适区,重新找到新的生活方向。

03内向高敏者,同样可以在外向的世界里自由的生活

有研究表明:世界上70% 以上的成功者其实是性格内向的人。

比如,爱因斯坦、比尔盖茨、巴菲特、村上春树等都是内向性格的人。

那么,普通人中的内向高敏者,他们或许不像以上成功人士那么优秀,但他们却也是一群优秀的奉献者,他们要怎么改变现状,让大家走进他,了解他,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呢?

如果屏幕前的你正是内向高敏者,我们应该注意在优势下隐藏的阴暗面,

可以通过以下这几点远离阴暗面,如:冥想、倾听,寻求自我需求、将想法变成行动、通过写作建立人际关系。

内向高敏者可以寻求积极的人生意义通过不断追问的过程来改变自己,这样才会拥有更多选项的人生。

心理分析学家莱纳霍尔姆哈杜拉曾这样总结自我效能,一个如果不被人注意,没有人回应的话,是无法成长的。

中庸的平衡,才是正道。

特尔曼研究是心理学界历史最悠久的追踪研究。研究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刘易斯特尔曼,他也是“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的修订者。

在他的这项研究中,获得幸福的关键就是:要有坚韧不拔、谨慎、认真负责、培养良好的生活管理习惯。

内向不是性格缺陷,《内向高敏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里自由生活

作为高敏感者的你,善于分析、小心谨慎、坚韧不拔、简直拥有了获得幸福生活的天时地利人和,你也可以开启拥有幸福生活的密钥。

对生活有所期待而开始行动的人,他的世界也会跟着动起来,而幸福的生活正是与拥有这种行动的人紧密相关。

哲学的始祖亚里士多德在2300多年前就在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过幸福的两种形式,或者说两种对幸福感的理解方式:一种是因内心的喜悦产生的幸福,另一种是由合适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幸福。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合适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行为,是能让我们真正幸福的方法。

所以,内向高敏者也同样拥有幸福的权力和自由的生活,生活中也许我们身边有很多内向高敏者不妨多一些尝试和突破,积极寻找人生中有意义的追求,寻找幸福的生活是我们自己的人生作业,每个人都值得拥有,也有权力去享受。

内向不是性格缺陷,内向高敏者也可以在外向的世界同样拥有自由的生活。

参考资料:西尔维亚•洛肯《内向高敏者》

往期文章欣赏:

作者:程小亦 85后榕城女子,心理学爱好者。书里看人生,影中品百态,笔端抒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