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易老谁之过?千里马和马的主人各打五十大板,不是单方面的错


冯唐易老谁之过?千里马和马的主人各打五十大板,不是单方面的错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唐·王勃

前言

人们常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来形容某人怀才不遇、命运不济。对于李广,因为大家在小学的课本中就学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所以大家对"飞将军"都很熟悉,可是很多人对于冯唐不太了解,特别是为什么要说"冯唐易老",就了解的更少。其实如果把冯唐比作千里马,现在来追究"冯唐易老"的责任的话,那么千里马和马的主人得各挨五十大板。

冯唐易老谁之过?千里马和马的主人各打五十大板,不是单方面的错

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的冯唐

冯唐本人的情商太低

冯唐的为人处事,说好听点是"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说得难听点就是有点"二",属于大家平常说的"杠精"一类人。

冯唐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受过良好教育,才华橫溢,早早就当上了中郞署官。这中郞署官虽说官职不大,可是能常跟在皇帝身边,属于皇帝的近侍,按说晋升的机会很多,可是冯唐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几十年。论家世、学问、机遇,冯唐都是"杠杠的",可他就是晋升不了,这和他的情商过低有很大关系。

1、大怼汉文帝

有次汉文帝经过中郞署碰巧遇上冯唐,两人聊起了天。在聊天时,汉文帝得知冯唐来自代国,便倍感亲切,因为汉文帝当年就封在了代国,这是老乡见老乡啊,两人的共同话题自然就多了起来。

汉文帝谈到当年在代国时听说过李齐将军的事迹,感慨不已,并问冯唐是否也知道李齐将军的大名。咱们的冯唐直接把汉文帝怼了回去,"李齐算什么啊?徒有其名,比起廉颇和李牧,他差远了!"当场就给汉文帝闹了个下不了台。

汉文帝十分尴尬,只能顺着冯唐的话往下说,"廉颇和李牧肯定是了不起的人物呀,可惜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

这是领导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呢,可是冯唐坚决不给领导这个台阶,继续把汉文帝往死里怼,"依着您现在的用人理念,就算现在廉颇和李牧活着,您也不会重用他们的!"

汉文帝脸都气变色了,一句话也没说,扭脸就走。

冯唐这下把汉文帝给怼火了,毕竟还有许多随从在场啊,这老头是一点面子也不给!

冯唐易老谁之过?千里马和马的主人各打五十大板,不是单方面的错

其实汉文帝还是个很不错的领导,换别人估计得开除冯唐

2、拐弯抹角还是怼

汉文帝回到宫里,越想越气,就把冯唐喊过来,问他为啥一点面子也不给,非要当着众人的面说那么难听的话。冯唐这才收敛他那股"二"劲,给汉帝道了个歉。

见汉文帝消了气,冯唐又拿原来云中城的驻守魏尚为例子辩解:说什么古时候的高明的国王都会给在外打仗的将军很大的自主决断权力,还说当年李牧在镇守边疆的时候,就把征收上来的税金都赏赐给部下等等,最后才说到正题,"原来云中城的驻守魏尚不就是做了和李牧一样的事,把税金赏赐给部下,您却一直阻止他,前一段魏尚不过是多报了几个敌人的首级,就被您抓进大牢。"

冯唐这七绕八拐地又回到了原点,"依着您现在的用人理念,就算现在廉颇和李牧不活着,您也不会重用他们的!"大家说冯唐这人是不是八匹马再加上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犟牛"?

好在汉文帝这次听进了冯唐的话,不但魏尚官复原职,而冯唐也被任命为车骑都尉,辅佐战事。

很多人都把"有话直说"当成一个人好的品质,是的,这是好的品质,可是,"有话直说"非但不是一种好的沟通方式,而且是很糟糕的沟通方式。出口就是呛人、噎人、伤人三板斧,一般人哪能受得了?

冯唐的第一个老板心胸狭窄,但还知错能改。

冯唐的第一个老板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汉文帝,说他心胸狭窄这是相对而言,就如同说谁好谁坏一样,都得有参照物。

咱们拿三国时的蜀汉刘备来做参照物,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时,那是个啥胸怀?

冯唐易老谁之过?千里马和马的主人各打五十大板,不是单方面的错

汉文帝的胸襟和刘备比,差得太多

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

咱都不用多分析当时刘备受多大的不待见,光从张飞气得要用火烧诸葛亮的房子就可看出,诸葛亮当时对刘备有多傲慢!

可即便诸葛亮这样傲慢,刘备对他依然毕恭毕敬。汉文帝的胸襟和刘备比起来是不是差得太多?

虽然后来汉文帝听从了冯唐的话,将魏尚官复原职,把冯唐也任命为车骑都尉,但从他被冯唐三两句话就怼的面红耳赤来说,他胸怀的宽广层次还差点意思。

冯唐的第二个老板心胸狭窄,城府太深。

冯唐的第二个老板是汉景帝刘启,也就是汉文帝刘恒的儿子。汉景帝上台就任命冯唐当了楚相,可没过几天不罢免了他。至于冯唐为啥被罢免,史书中并没有记载,

但从史书上记载的两件发生在汉景帝身上的事情上分析,汉景帝不可能容下冯唐这样的人。

1、报复邓通

邓通是汉文帝的侍臣。有一次汉文帝的毒疮发作,红肿流脓,溃烂不堪,钻心地痛。御医们想尽了办法就没起作用,邓通一着急,上去用嘴帮汉文帝吸出了脓血,汉文帝是感激不尽。

后来汉文帝让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景帝刘启也照邓通的样子,用嘴吸吮汉文帝的毒疮。刘启连一口浓备都还没有吸出,就恶心地吐了起来。

事后刘启听说邓通曾帮助他爹用嘴吸脓血,不但不感激邓通,反而怀恨在心。刘启一当上皇帝,马上给邓通按了人罪名,将邓通革职查办。最后邓通被饿死在街头。

大家看,这郑通是招谁惹谁了?要怪只能怪他郑通运气不好,遇上了心胸狭窄的汉景帝刘启。

冯唐易老谁之过?千里马和马的主人各打五十大板,不是单方面的错

心胸狭窄,城府太深的汉景帝


2、把一心效忠自己的晁错当替死鬼杀掉。

晁错位列三公之一,是朝廷的御史大夫。晁错帮汉景帝做出了削夺各王的封地,即削藩的政治策略,这是集中国家权力,稳固皇权统治的一项重大国策。

这国策刚一开始实施就遭到各宗王的抵制,你刘启要从人家的嘴里往外刨食儿,人家不可能不抵制呀。各宗王一起举兵反抗,还自称这不是叛乱,因为人家打出的大旗是"清君侧"!

"清君侧",清谁?几个宗王说的很清楚,清的是御史大夫晁错。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几个宗王造反的借口,可是汉景帝刘启一看事情不是他想要的,马上就坡下驴,当街把晁错处以"腰斩"之刑。

像汉景帝刘启这种性格怎么可能容下"心直口快"的冯唐?想也不有想,肯定是冯唐在言语上行罪了汉景帝刘启,才被罢免。

说实话谁也不愿意把一个天天给自己添堵的主儿放在身边。你冯唐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咱用不起你还不行?罢免你都是轻的!

冯唐的思维模式和统治者坚持的"黄老思想"有冲突

无论是冯唐本人情商低,还有他的两位老板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这都是"冯唐易老"的表面现象,"冯唐易老"的根本原因是冯唐的思维模式和统治者的"黄老思想"有冲突。

汉初统治者坚持的"黄老思想",主张严格执法,而冯唐的思维模式是根据实情法外开恩。依照"黄老思想",皇帝也只有"执道生法"的权力,不得犯法,更何况其他人?

冯唐既然能让汉文帝法外开恩,放过了云中城驻守魏尚,就一定会不断地让他的老板们对这样的事、那样的事法外开恩。冯唐的老板们哪能都有这份耐心,最后肯定是让冯唐回老家凉快去!

听雪者说

说冯唐的老板们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那得看冯唐有多大利用价值。冯唐有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帮着刘备打下蜀汉江山的能耐,史书上没有记载,所以咱们也不再过多对冯唐的老板们就这件事品头论足。

而对冯唐本人咱们可以多讲几句,性格决定命运,冯唐的性格就决定了他必然有"易老"的结局。

冯唐易老谁之过?千里马和马的主人各打五十大板,不是单方面的错

现代生活中和冯唐有同样性格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总是因此而得罪人,总是以"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您别介意。"来自我解围。

别人都不介意吗?不一定吧!如果您是这样的人,您数一下自己办此吃过多少次亏,心里就会有数。还是改掉自己"直言快语"的交流方式,用一种"委婉"的,让对对感到舒适的主式去和人交流,你会发现外界的一切都好了起来!



听雪之无声,察未动之机。听雪者评文说字只是就事说事,各位切勿对号入座,祝大家身心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