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計劃將大量優良牛奶倒掉


美國計劃將大量優良牛奶倒掉

由於新的爆發導致牛奶供應過剩,北方几個州的農民計劃大量生產優質牛奶。


另據報道,作為美國最大的乳製品生產州,威斯康星州奶農被迫倒了10萬加侖牛奶。


據乳品生產商菲爾約翰遜(Phil Johnson)稱,兩週前,紐約的牛奶市場陷入混亂,當時許多人正在準備家庭檢疫,並在冰箱裡囤積食品。之後,牛奶需求驟降。


許多乳品廠產能過剩,因此他們不再向奶農購買牛奶,開始將牛奶倒入下水道。


美國計劃將大量優良牛奶倒掉

一方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醫療壓力不斷增加,社會交往也受到影響。


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督促農業部購買剩餘牛奶,並將其重新分配給慈善機構的“食品銀行”和“兒童營養計劃”。在此之前,奶農必須保持牛奶流入下水道。


1929年至1933年世界經濟大蕭條期間,由於供求關係混亂,美國出現了“奶農賣不出去,人買不到”的尷尬局面,“倒奶”也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象徵。


1933年5月24日至10月21日,為了提高牛奶價格,威斯康星州農民倒出牛奶,發動大規模罷工。


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歷史教科書的場景,最近幾天回到威斯康星州。


報告解釋說,造成牛奶過剩的原因是關閉了通常在餐館提供牛奶的學校,並限制了每家商店的牛奶購買量。許多美國家庭在新的皇冠流感爆發之初囤積牛奶,現在牛奶需求量很低。


一些奶農說:“我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去雜貨店買食物,但我們的食物被直接扔進了下水道。”


除了經濟衰退,迫在眉睫的糧食危機也令人擔憂。


世界糧食及農業組織(world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專家近日指出,各國政府為緩解疫情而採取的限制措施,以及疫情帶來的恐慌性購買、勞動力短缺和物流挑戰,可能導致政府層面的糧食生產短缺、物價上漲和糧食保護主義。


該組織預測,疫情對全球糧食供應鏈的干擾將在4月或5月發生,並呼籲各方儘快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保持全球糧食供應鏈的活力,減少疫情對整個糧食系統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