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祈願人間與天堂都幸福安康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以節日形式出現的。它是天下華人歸鄉祭祖的日子,更是傳承中華孝道和美德的重要節日。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裡,安放著每一個人精神的故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否有著某種喻意?歷經數千年風雨滄桑,一道謎題至今無法破解——為什麼每年的清明節,一場細雨如約而至,總是那麼徹骨寒涼?彷彿有了這一場雨,清明才更能顯現出它的莊重和悲涼。

每年的清明節,我們為故去的親人呈上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獻上一瓣心香。此情此境,那些日常瑣碎的情節,那些歷歷在目的過往,總會在心海掀起波浪。

對故去的親人們,說一說深埋在心底的憂傷,表一表刻骨銘心的思念,訴一訴血濃於水的真情,敘一敘不願向外人道的衷腸。在心中默默祈禱,祈願人間與天堂,都幸福安康。

生者與死者,不因陰陽兩隔而疏離和遺忘。這個節日,有著更深層次的內涵和意義,那就是“將生死並置”:一方面緬懷至愛的故人,另一方面崇尚親近自然、珍愛生命的光亮。

生命就是一場人間旅行。它的含義博大精深:它如滄海一粟,微小卻綿長;它如一粒砂石,平凡卻堅強;它如一顆流星,短暫卻輝煌。它是一株參天大樹,為後人撐起一方陰涼;它是一把熊熊火矩,把未知的前路照亮。

新土舊痕,掩埋的只是音容笑貌,卻掩埋不了親情、往事、真愛和芬芳。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就是努力把以後的每一個日子,都過得活色生香。

歲月帶走了的是時間,帶不走的是靈魂。而親人們的愛,就像這一縷春天的陽光,它永遠恆溫,常駐心房,使我們對工作和生活,永遠充滿激情與嚮往。

擦乾被淚水模糊了的雙眼,抬起因悲痛而低垂的頭吧。放眼望去——雛鳥正展翅離開巢穴,蜜蜂把甜蜜帶入陽光,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的油菜花金黃,連沉寂多年的老樹,都重新換上了新裝……

所有的一切才剛剛起頭,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春雨浸潤著大地,一切的生靈都在努力向上。對那些糾結或者悲傷,說聲再見吧!放眼望去,周遭萬物蔥蘢,一片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